为什么气温还没高过体温,我们就觉得热了?| 趣问万物

【本文由公众号“把科学带回家”提供,ID:steamforkids】

来源 | 《万物》等

编辑 | Mirror

为什么气温还没高过体温

我们就觉得热了?

图源:pixabay

温度一上30℃,我们的身体就开始渴望空调、冷饮。但仔细一想,人的正常体温不就有36℃~37℃吗?夏日气温很多时候并没有这么高,我们怎么就觉得热了?

热的一大源头其实在我们自己身上。人体是个超级反应炉,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各种复杂的生化反应。即使你现在只是坐着不动,连脑子也没在转,身体依然在自发地运转着,维持各个器官的工作。

人体“反应炉”虽然不像火炉那么剧烈,但依然会释放热量——一部分被用来维持正常体温多余的就需要及时排出去,以免影响工作效率。

能量总是自发地从高向低传递,所以要让身体正常散热,外界温度必须要低于体温。当环境温度在21℃左右时,人体的散热速率最适宜身体的运转,我们也会感到最舒适。

身体多余的热量是通过皮肤表面的血液循环以及呼吸、排汗散发出去的,暴露在空气中的皮肤温度略低于体内温度。而且它所感受到的温度(体感温度)与环境真实温度往往并不一致,因为皮肤周围的气流运动、湿度等因素都会影响皮肤对温度的感知。

因此有时即使外界温度没那么高,但是无风且湿度大,我们依然会感到闷热难耐。

在地球哪里称体重最轻?

图源:pixabay

努力减肥却不见掉秤?教你一个立竿见影的掉秤方法——去赤道。反过来,如果你想让秤上的数字上升,建议去北极或南极一趟。先别抱太大期望,因为你的质量并不会有半点改变,变的只是你的重量而已。

生活中我们已经习惯把质量和重量混用,但它们其实是有区别的:质量(m)指的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单位是千克、克等;而重量(W)指的是物体所受重力(G)的大小,单位是牛顿。它们之间的关系是:W=mg,重力加速度g在地球上约为9.8 m/s2,所以体重秤就可以根据你的重量推算出你的质量。

这里,我们把g默认为定值,这个前提是地球是个质量均匀、静止不动的标准球体。可真正的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且表面沟壑纵横的不规则椭球体。这就意味着,物体与地球质心的距离有远近之分,离质心越远,g值就越小,珠穆朗玛峰上的你称起来会比在附近海平面上轻。

地球质量的不均匀分布也造成了各地g值的差异,脚底有金矿确实会让你在体重称上更有“分量”。不过由地球形状不规则和质量不均带来的g值差异并不大。

影响更大的是地球自转。跟着地球旋转的物体,需要从地球引力中分出一部分力来提供向心力,剩下的分力才是重力。这个向心力非常小,通常忽略不计,如果精确计算起来,物体旋转速度越快,它需要的向心力也越大

从两极到赤道,地球表面一点的线速度越来越大,所以物体在赤道上跟随地球旋转时,引力需要提供更大的向心力,重力分到的就少了。再加上赤道离地心更远,两极更近,它们的g值差异就被拉开了……一点——海平面上,赤道g值是9.780 m/s2,两极是9.832 m/s2

根据NASA测量的地球重力场分布图,想要称出的体重最轻,你得爬到秘鲁的瓦斯卡兰山顶上,虽然秤上的数字可能连1斤都少不了,至少爬山确实有助于减肥。

实在想大幅掉秤,又不想“管住嘴迈开腿”,不如飞去旁边的月球?

死亡后身体为什么会变僵硬?

图源:pixabay

“僵尸”只是传说虚构出来的形象,“尸僵”却是真实存在的生理现象。

一般情况下,人在死亡后的1~3小时内,会从面部肌肉开始变僵硬,关节变得难以活动;4~6小时后,僵硬状态扩散到全身各处;12~24小时后达到顶峰。之后便开始缓解,完全解除需要3~7天,缓解的顺序与僵硬扩散的顺序相同,并且温度越高,整个过程发生得越快。

这种现象不仅会发生在人身上,动物也一样。科学家认为,这是因为动物死亡后,细胞停止合成能量“通货”——三磷酸腺苷(ATP)。这些分子在为我们的生命活动供能的同时,还会抑制肌球蛋白与肌动蛋白的结合,防止它们形成让肌肉变僵硬的肌动球蛋白。动物死亡后,细胞中的ATP浓度急剧下降,摆脱束缚的肌动球蛋白数量猛增,导致肌肉失去弹性,变得硬邦邦的。

这种状态维持几个小时到几天后,细胞中的各种也被逐渐释放出来,开始溶解自己,即发生自溶现象,让肌肉慢慢软化下来。

因此,根据尸体所处的状态,法医可以推测出受害者的大致死亡时间,从而协助破案。

我们为什么没有婴儿时期的记忆?

图源:pixabay

努力搜寻记忆最深处,你是否对襁褓中的自己有哪怕一点印象?

你可能会说这么久远,谁还记得?然而50岁的成人也能清楚地记得小学时发生的事情,7岁的孩子却记不得3岁以前发生的事。

是因为我们在3岁以前都是一片白纸,没有写入任何记忆吗?并不是,婴儿也是有记忆的。对于教过的动作,6个月大的孩子可以记一整天,9个月大的孩子记一个月也没问题,20个月的孩子,在一年后仍然记得。

不过,这也说明婴儿维持记忆的时间确实不是太长。从胎儿时期到婴儿时期,宝宝的小脑袋都在肉眼可见地增大,和我们长大的身体一样,大脑也在飞速生长发育,忙碌地制造大量神经突触,把一个又一个神经元连接成复杂的网络,婴儿时期的突触数量甚至比成年时期的还多。但这就像花园里肆意生长的草木,还得大大“修剪”一番才能有条理,上面承载的记忆也将随着“修剪”消散

动物研究显示,虽然大脑发育早期的外显记忆(受意识控制的记忆)容易丢失,但仍会有内隐记忆(无意识的记忆)残存在潜意识中,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幼年时期的创伤,可能会在无形中对孩子产生一生的影响。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为用户在观察者网风闻社区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