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广告都强调:牙齿不含氟?#葉子口腔科普#
最近收到一条私信问我们,“为什么广告中都在强调无氟牙膏好,而我们还建议孩子使用各种氟化物呢”?这个问题确实引人深思,但这种思考更多的是在于,“为什么广告中都在强调无氟牙膏”呢?
也许是中国经历过一些地区氟斑牙泛滥的现象,以至于现在很多人还“谈氟色变”。氟确实是一把双刃刀,但是如果能正确使用,对牙齿的防蛀效果是得到世界肯定的。
今天,我们就大众对于氟化物的疑惑,来看看美国牙科协会的回答。
氟化物是能对牙齿起到防蛀作用的天然形成的混合物。
氟化物保护牙齿的两种方式:全身用氟(饮水加氟、食物加氟、氟补充剂)和局部用氟(含氟牙膏、含氟漱口水、含氟护牙素、涂氟)。
局部用氟可以使发生脱矿的牙齿再矿化,从而达到预防蛀牙的效果。
大部分氟都会被排出体外。而留在体内的氟,基本上都存在于钙化组织中,比如骨头和牙齿。
当氟被牙齿吸收,就能起到防蛀的作用。
这与每个人的年龄和体重有关。
在美国,各个社区的氟化物含量已达到最佳范围,不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威胁。
而在中国,氟化物对我们的威胁主要在于,某些地区的水中含氟量较高,会造成氟斑牙的现象。
有的。饮水加氟这一举措刚开始实行,就经历了一系列的研究和评估。从其他科学领域来看,关于氟化物如何更好地在人体中被利用的研究仍在进行。这些研究得到了美国牙科协会和美国公共卫生局的支持。
是的。美国牙科协会认为,任何年龄的孩子,只要其牙齿未接触氟化物,就很可能发生蛀牙。
全身摄入氟化物的方式有很多,通常包括饮水加氟和摄入氟补充剂。关于氟剂的补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6岁以下的孩子,可以通过使用含氟牙膏和涂氟,对牙齿进行局部用氟。但是,含氟牙膏的使用量需要得到控制。
对于3岁以下的孩子,每次使用含氟牙膏的用量为大米粒大小;3-6岁的孩子,每次使用含氟牙膏的的用量为豌豆粒大小。
氟斑牙是指童年时期牙釉质形成的阶段,由于摄入过量氟化物导致牙齿颜色、牙齿结构发生变化。密切关注孩子摄入的氟化物量能有效避免氟斑牙。
通过限制局部氟化物产品(比如牙膏)的摄入基本能防止产生氟斑牙。氟斑牙并不能说明饮水加氟的举措是错误的。饮水中适当的氟含量并不会造成氟斑牙。
但是在中国,因为高氟地区的水中氟含量较高,所以高氟地区的孩子较容易产生氟斑牙。这种情况下,除了需要限制局部氟化物产品的摄入外,还需要通过控制水中氟含量来避免孩子产生氟斑牙。
美国牙科协会于1991年要求牙膏生产商在含氟牙膏上贴警示标签,以确保消费者按需购买,降低产生氟斑牙的风险。
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怀孕的女性需要额外增加氟化物的摄入。目前,科学研究还无法确定,额外增加氟化物摄入是否能更好地保证孕妇的全身健康和孩子的口腔健康。
饮水加氟指的是在缺氟的饮水中,将天然氟化物的浓度调节至适合的浓度,从而达到最佳的保护牙齿的效果。
如果是公共用水,则可以通过查看当地的用水供应商的网站或联系相关政府部门来了解饮水中氟化物的含量。如果不是公共用水,则饮水中氟化物的含量需由专业的实验室测得。
大量的数据表明,饮水加氟对牙齿防蛀非常有效。饮水加氟是预防青少年发生蛀牙的有效方法之一。对成年人同样有效。
即便如今氟化物形式各样,但大量的事实表明,在饮水未添加氟化物社区居住的居民,蛀牙率高于那些在饮水加氟社区居住的居民。
时间久了人们的蛀牙率肯定会上升,即使用再多的含氟牙膏和漱口水也于事无补。
有的,食用盐加氟。日常饮食的氟补充剂同样有效,尤其对于在饮水未添加氟化物社区居住的孩子而言。
是的。市场上大部分的瓶装水含氟量都不在0.7-1.2ppm这个最佳区间。
部分家庭净水设备会降低饮水的氟含量,从而增加蛀牙风险。
我们曾对某一地区的自来水和该水使用了某品牌的过滤器后,进行了专业的水中氟化物含量检测,结果发现,自来水中的含氟量对牙齿既起到了防蛀效果,又不会造成氟斑牙。(水中氟化物含量为1ppm时,是最佳含氟量。)
而经由过滤器过滤后的自来水,氟化物的浓度大幅度降低,对牙齿起不到防蛀作用。
大量的证据表明,饮水中加氟是安全的。
可靠的科学证据表明这二者间并无联系。
科学证据表明并不会。
并没有科学证据表明这二者间有关联。
并没有科学证据表明这二者间有关联。
并没有科学证据表明这二者间有关联。
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