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研究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主动的、自主化了的持久学习方式,它往往成为一个人学习品行的一部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一个人成长中有多方面的作用,它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智力发展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重要手段。因此着力培养中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尤为重要。

一、学生现状

现在的学生普遍养成了一些不良学习习惯,尤其是中职学生,如不做作业,作业马虎、拖拉,作业错了不改正,上课不做笔记,上课开小差等。而且大多数学生都是农村孩子, 学生家长的素质普遍不够高,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没有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如果任其发展,必然影响学生日后的健康成长,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学习习惯的培养。

二、什么是习惯

习惯是指学生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性。中学生的学习习惯是以中学生为培养对象,以学习活动为内容,有目的地经过重复或练习逐步形成。

三、为什么要培养中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1.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习惯就是素质,习惯影响人格。

2.学生时期是养成习惯的关键期,培养始于父母,养成始于家庭,关键在于学生时期。

3.加强德育,提高未成年人的想道德素质,应该求真务实,从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开始。

四、良好的学习对中学生日后发展的重要影响

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路,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少成若天性,习惯成天然。”中学阶段是孩子生理、心理急剧发展、变化的重要时期,正是增长知识,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是是他们日后独立学习的前提和基础。

五、怎样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课前准备习惯

做好课前准备是上好课的基本条件。学校实行三分钟预备制度要求学生听到铃声后,立即停止户外活动加快步子走进教室;迅速到座位上把学习用品轻放桌子上指定的位置;身子坐端正停止讲话眼睛注视前方静待老师进堂上课。每天由值日生负责检查,任课老师要严格要求,加强训练持之以恒,使学生一上课就能投入学习。

(二)认真听课、积极思考的习惯

课堂教学是学生增长知识的最基本途径,是通过传授与接受实现的。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才能真正实现接受新知识,提高学习成绩。课堂学习时要求学生做到:专心听讲,不讲废话、不做小动作;听课时积极思考要一边听一边想并适当做些笔记;不懂多间,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回答问题先举手,得到允许后站起来发言,发言时声音响亮;别人发言时要认真仔细地听,虚心学习,取长补短。

(三)预习、复习习惯

预习是学生学习的起始环节,课前预习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要求学生在每次上新课前自觉地进行预习。对要学的知识作一个初步的了解;把学习的难点、重点和不懂的地方记下来,这样在上课时就可以有的放矢的带着问题听课。课后及时复习,记忆清楚,内容易懂,应当要求学生当天的课当天复习;先全面复习再重点复习;遇到难题时反复复习,温故而知新,复习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知识能被掌握得更扎实。

(四)作业与检查订正习惯

作业练习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减轻过重的学习担负并不是不要布置作业。作业有助于巩固、消化所学的知识,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因此应要求学生做到:创设一个安静良好的作业环境;积极思考独立完成,今日功课今日毕,作业不拖拉不抄袭;作业书写工整,字迹清楚,格式规范,卷面洁净;作业前看清楚题目要求,复习有关内容,作业后仔细检查,自觉验正;作业本发下后发现答错题自觉及时地订正。

(五)课外阅读习惯

课外阅读对于开拓学生视野,丰富知识,提高阅读与表达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课外读习惯,建议做好如下工作: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培养阅读兴趣,一要课内外结合,经常向学生推荐好书。二要校内外结合,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三要増设阅读指导课,激发阅读兴趣,引导正确阅读的习惯。四要开展多种读书活动,引导学生节约零用钱订阅多种书报,要指导学生做好阅读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并且适当开展课外阅读竞赛评比活动。

六、总结与反思

学习习惯是影响各门学科学习的重大因素。因此,所有学科都应该根据教学条件、学习情况、课本、教师所用教学法体系以及所依据的教学理论等等,有计划地、持续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