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不被认可时,王健林白菜价买了70幅,如今1幅上亿!
说到收藏吴冠中的画,不得不提的就是王健林了,吴冠中的画,他格外的喜欢,在很早的时候收藏的数量就达到了七十多张,那时候的吴冠中名气还没有那么大。
吴冠中不被认可时,王健林白菜价买了70幅,如今1幅上亿!
历史洪流总会带走一些人,留下一些人,而那些能够留下名字人注定拥有不凡的一生,注定会影响一代或者几代人,在很多人本来平静生活中掀起不小的风浪。
吴冠中老先生就是这样的人,先生虽逝,精神永存。鲁迅先生说过因腹背受敌必须横站,格外吃力,而吴冠中老先生却说"我自己感到一直横站在中西之间、古今之间,但居然横站了五十年,存在了五十年。"
是的,先生其人,就像一根任谁都无法忽视的支柱,独自一人用脊梁撑起了中西方文化的桥梁,用自己撑起了艺术界的一片天。
一、性格如火,燃烧生命与青春
青年的吴冠中骨子里就有着那股子的执拗,心里认定的事就一定会去做,在别人眼里是这样。
所以在19岁时,他为自己取了笔名"荼",从那以后他也真的就像那名字一样热烈燃烧着自己的生命和青春。
很多人也许不知道,少年时代的吴冠中是一心喜爱着文学的,那时候的他是鲁迅的"狂热粉丝",满心满眼都是鲁迅,一心想要称为一名像鲁迅一样的文学家。
鲁迅的精神也一直影响着他,他认为是鲁迅用笔撑住了民族的灵魂,而我们的民族需要有魂,我们的群众也需要思考。
虽然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他最后还是放弃了文学这条路,转而投入了绘画的怀抱,但他自从拿起了画笔,这一执笔,就是一辈子。
在《我负丹青,丹青负我》中他说到"多次谈过我青年时代爱文学,被迫失恋,这一恋情转化而爱上了美术,并与之结了婚,身家性命都属美术之家了"。
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油画民族化与国画现代化的探索和创新,他的作品融合了中西方文化的特点,集中体现了本世纪中国艺术面貌的各种特点。
在那个艰难转换的时期,以他为首的艺术家们在转型过程中苦苦挣扎,艰难探索,在传承传统绘画技巧的同时还要兼顾中西方文化的融合。
再加之世纪初期艰难社会环境,更加重了艺术家们肩上的负担,但吴冠中没有屈服,他在最难的时候踏着苦难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
他痛苦的挣扎在艺术与艺术之间,在巴黎求学四年,一心想要回到祖国的吴冠中回国后发现,在极"Z"思潮下,艺术不是艺术了,而是要为政治服务的。
虽然他想要一心沉迷创作,但有时却也不得不低头,做一个为社会服务的好公民,做一颗任劳任怨的"螺丝钉",默默的垂首画着宣传画。
在他心里一直有着自己的倔强,他始终认为艺术与图画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艺术是一种境界,图画却是艺术的具象,是可以利用来为政治服务的。
但艺术不行,他一生的痛苦就在这上边。虽然在当时社会条件下,他只能偷偷作画,所有的画作都不能发表,甚至为了避免麻烦都要偷偷地藏起来。
但他依然会抓住所有能抓住的机会去作画,即使当时的他以为很可能自己的画会变成"等待出土的文物"。
他没有放弃,心里始终怀着对绘画的热枕,因为他相信,终有一天他的艺术是会被大众承认的,他的心里始终燃烧着不灭的希望之火,纵有大雨瓢泼也是淋不灭,浇不息的。
二、为画成魔,命运压不弯他直立的脊梁,妻子成就他一生的梦想
吴冠中为绘画简直是成痴成魔,无论生活如何清贫,画是一定要做的,在大雨中要作画,在狂风中也要作画,没有钱,自掏腰包创造机会也要作画。
幸而他有一位虽心里怨他,却从不将那埋怨述之于口的贤内助--朱碧琴。为了给丈夫买手表,朱碧琴卖掉了自己的嫁妆,为了怕丈夫穿的寒酸被一同求学的人排挤,她卖了自己的衣服为丈夫置办新衣。
丈夫潜心作画她就默默陪在身侧,在大雨中作画,朱碧琴就为他撑着伞,两人一起淋着大雨,好不容易找来的一把小伞就那样撑在画上。
在山上顶着狂风作画,山风刮的画板一直晃,根本无法下笔,吴冠中急的直掉眼泪,假期就那么几天,不画画,假期就过去了,这时朱碧琴就用身体帮他支撑着画架,让他稳稳的下笔。
那时候的生活很苦,但朱碧琴却从不给他负担,即使他沉迷作画从不顾家中清贫,却始终用自己并不宽厚的肩膀撑起了丈夫的梦想。
对妻子,吴冠中是感激的,他说,"我一生只看重三个人:鲁迅、梵高和妻子。鲁迅给我方向、给我精神,梵高给我性格、给我独特,而妻子则成全,我一生的梦想,平凡,善良,美。"
三、画作争议不断了,我自乐在其中
对于吴冠中的画,是饱受争议的,其实很多人对他的画、他的文章了解并不透彻,很多时候表面上人们贬低的是他的画,实际上针对的,却是他这个人。
年轻时,国内外生活的反复交替让吴冠中看清了很多东西,他说"如果年轻时候我没有出去,可能我对什么事情都容易相信,像我经历这么多,我就什么都没那么容易相信了,到底哪一部分是真理我心里有了个比较,所以我坚持我相信的东西"。
因为相信,所以他始终坚定着自己的信仰,横冲直撞表达着自己的思想,他与徐悲鸿的写实派观点相左,也总是或直白或含蓄的批评当时的极左文艺思潮。
他在文章《笔墨等于零》中表述的"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的观点,在学界也引起了相当激烈的争论。
或许在那个时代真的是很少有能懂他的人吧,很多人不懂他的画,对他的文章也总是断章取义的曲解他的想法,吴冠中当时是何等的孤立无援,可他却一直都在苦中作乐。
当他的作品能够不用顾忌展示在大众面前时,他欢迎各种不一样的声音,一味地夸赞并不是他想要的,他想要的是人们能够懂他的画,能够用各种不同的声音来警示自己要做一个什么样的画家。
他的画只有两个观众,一个是懂画的专家,一个就是看画的群众,他需要懂画的专家鼓掌,也需要看画的群众点头。
虽然有时候吴冠中的思想可能被人们认为有些激进,但他对绘画始终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他可以在整理家中藏画时,将不满意的几百幅作品全部毁掉,目的只有一个:
保留让行家挑不出毛病的画!
对于画作的商业价值,他也是不在意的,为了在中国和全世界范围内推广画画艺术,他捐赠了几百幅画给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美术馆。
在吴冠中眼里画家都是苦难中出来的,因为感受到人生的酸甜苦辣,这样的才华变成艺术品,这样的东西是十分珍贵的是人类文化了不起的回报。
画家也并不能够代表画的质量,作品的高低要经过历史的考验才能说。他的画也的确承受住了历史的考验。
四、声名鹊起,一画难求
吴冠中的画首先是在国外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后来在国内也渐渐火了起来,画作的价值也被更多的人所认同,在他过世后,画作的价格也是日渐水涨船高。
说到收藏吴冠中的画,不得不提的就是王健林了,他热衷收藏,眼光独到,特别喜欢收藏名画。
在二十几年前就开始收藏各种画作,吴冠中的画,他格外的喜欢,在很早的时候收藏的数量就达到了七十多张,那时候的吴冠中名气还没有那么大。
对于王健林来说,当时买画只是因为喜欢,更多的却还是为了投资,在画家不出名时大批、低价买入画作收藏,是很多收藏家常用的手段,也是一种"赌博"。
赌的就是随着时光流逝画家的名气是否会达到不可预测的高度,风险虽大,但如果真心喜欢,却也是稳赚不赔的。
王健林收藏的吴冠中老先生的画,可以说是他在名画收藏上最正确的选择,也是到目前最成功的选择,最早他收藏时吴冠中的画成交价可能只有一两万元,现在却是卖个一两千万不成问题。
4年前,吴冠中的一幅《荷花》被叫价一亿多,因为吴冠中留下的画作并不多,到现在吴冠中的画过亿已经是常态了。
按照目前的价格算起来,王健林的收藏更是价格不菲,更别说吴冠中一生中只画了4张大画,王健林一个人就收藏了3张。
....................................................................
王健林曾表示,这些画他是不会流入市场的,收藏名画是他的爱好,他会投资一个收藏馆,把所有的收藏都展示出来。
....................................................................
这样无论是对画还是对画的作者来说无疑都是最大的尊重。虽然吴冠中的画争议颇多,但就像他本人所说,作品的高低是要经得住历史的考验的。
....................................................................
事实证明,他做到了,他用时间证明了自己和自己的画的价值,他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王健林,如今他的一张画价值过亿,这未尝不是历史和群众对他的认可。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