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垣的阴火论

上述讲的这些方剂作用清虚热兼养阴血,用药规律就是滋阴清热的药物配合清透浮热的药物,如果热盛耗津严重,还要加上养阴血的药物,来清除身体的虚热,去骨蒸潮热。

身体的这种虚热,还有另外一种情况,也就是李东垣所说的“阴火论”,关于“阴火论”和对“阴火”的理解,更是众说纷纭,李东垣提出阴火,在他的《脾胃论》和《内外伤辩或论》中,多处提到阴火为肾火、肝火、胃火、五志化火、虚火等,所以我们如果想用某一种定义来说明阴火,难免有狭隘之处,而是要结合临床,理解阴火。

我们理解的阴火,就是由于饮食劳倦或误治之后,伤及脾胃,使脾胃元气损伤,运化失常,引动阴火,阴火就是身体不在其位没有发挥正确作用的火,比如说肝肾之火应该是在下焦温煦全身,心肺之火,在上焦以清降为主,天一生水,把上焦的阳气化为水降下来,脾胃居中为升降出入的枢纽,负责全身的气机循环,脾胃健壮,清阳一升浊阴则能降,肝随脾升,胆随胃降,各司其职,这样身体运行正常,风调雨顺,但是当脾胃虚损时,脾气不升,清阳不能升,火也降不下来,阴火不在本位开始流窜时,人体的清阳升浊阴降的规律就会被打破,所以阴火可以表现为上焦的心火,肺火,中焦的胃火,也可以表现为下焦的相火,湿热等,火在上焦,症状多见头闷头疼,口舌生疮,面部长疮,下面火不足,不能温暖肠胃,就会出现脾胃虚弱饮食不调等问题,下焦的相火,导致下焦湿热,常见妇科问题,这种阴火在治疗的时候,如果单纯用清热的方法,用药后当时见效,但会伤及脾胃元气,也容易复发。

这种脾胃虚弱,饮食劳倦或精神因素导致的阴火,患者多见发热倦怠,头疼恶寒,骨蒸劳热,阴火发热有时表现为热势较盛,四肢肌体发热,筋骨间也热,且表热如火,扪之烙手,发热多在午后,阴火发热是脾胃内伤,卫阳不足,常表现为畏寒,遇风寒则会更明显,因为中气不足,则容易少气懒言,疲劳倦怠,浑身懒洋洋的不爱动弹,这也可以说是身体存在的表证,其次患者多见肠胃不适,不思饮食,或食后胁肋胀闷,恶心不消化,伴有烦躁,身体虚热,心情郁闷,惨惨不乐。

所以李东垣在治疗这种阴火的时候,通常会考虑中气不足,身体虚弱的情况,用药降阴火,以甘温除热法,还要顾及到身体的中气,补中益气,保护脾胃,补脾同时升阳,解表,还要加上清虚热降阴火的药物,用药思路就是补脾升阳泻火,其中包括补中升阳、升阳散火和升阳除湿。

李东垣的第一个补脾升阳泻火的方剂就是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首先是一组补脾胃的药物,人参、黄芪、苍术、炙甘草,泻阴火的药物黄芩、黄连、石膏,升阳药用升麻、柴胡、羌活;还有一类药物是养血滋阴降火药,比如生地、当归、白芍。

这四类药物也是李东垣惯常使用的制方思路,他的甘温除热的方剂,也多是以这四类药物为基础进行加减,他认为阴火产生的本质是脾胃虚弱,所以方剂中首先会用到补脾固中土的六君子汤,陈皮、半夏、茯苓、甘草、人参、白术,气虚加用黄芪,同时用味清气薄,上行升散的药物,发散郁热,比如羌活,独活,升麻,防风,柴胡,葛根;羌活、防风散太阳之火,柴胡发散少阳之火,升麻、葛根发散阳明之火,独活发散少阴之火,这类发散药使外表得以打开,解表升散,火郁得以解散,使阳气升腾,引清气上升,火郁发之,为了防止这类发散药升散太过,耗伤正气,方中配合人参、甘草益气健脾,散中有收,去除邪气郁热而正气不伤,有时还会加上白芍,敛阴清热,从这两组补脾益气升阳的药物,可以看出李东垣甘温除热的治疗原则,如果患者出现心烦不止,燥热较重时,需用用到清热药,比如黄连、黄芩、黄柏和石膏,但这一组清热药,通常方中用到的时候用量很少,李东垣在方中标注少许,从权(适量),而且不会同时应用多味清热药,这也可以说明李东垣用苦寒泻火药时,适可而止,旨在保护脾胃,体现甘温除热的制方思路。

李东垣另一个补脾升阳泻火的代表方剂就是升阳散火汤,是治疗内伤发热的名方,升阳散火汤以“火郁发之”为主旨,治疗这种四肢发困热,肌肤热,平常倦怠恶寒,脾胃虚弱,这种发热其实就是脾胃气虚,血虚生热,中气不足是本病的根源,方中药物还是以这四组药物为基础进行加减,补脾的药物炙甘草与生甘草同时应用,甘温补中气,甘温除热,就是用补中的思路,使火收回到脾土中,我们还可以这样理解,着火了之后,可以用土覆盖灭火,这也是甘草缓冲安中补脾土,使人体脾气足,中气足了之后,虚火虚热才能够回潜到脾土中,这也是使内热消除的一个思路。生甘草和炙甘草,又加了人参,补脾固中,第二组药物葛根、升麻、羌活、独活,上行升散,火郁得以解散,达表而散火,又加了白芍收敛外散之热,几组药物共同起到升阳补脾散火的作用。

(0)

相关推荐

  • 李东垣《脾胃论》的现代临床应用

    和在一起.如人参芍药汤参芪扶脾阳麦冬.五味滋养肺胃之阴又如黄芪人参汤.清暑益气汤均体现扶脾阳为主兼顾养胃阴的治则. 3.升清阳与降浊阴同施 清浊升降失调原因劳倦饥饱伤脾胃之元气造成营气下 ...

  • 李东垣验方集锦——升阳散火汤

    李东垣<脾胃论>升阳散火汤 [组成]葛根.升麻.羌活.独活.人参.白芍各五钱(各15g),柴胡八钱(24g),生甘草二钱(6g),炙甘草三钱(9g),防风二钱半(7.5g). [用法]加生 ...

  • 李东垣升阳除湿汤最有名的3个方子

    李杲生于大定二十年(公元1180姩)卒于元年(公元1251年),终年71岁他家世居真定(今省,因真定汉初为东垣国所以李杲晚年自号东垣老人),富甲一方曾从学医.其医论以为饮食不节.劳役所伤及情绪失常易致 ...

  • 中医脾胃里的“阴火”是什么?应该怎么治?

    中医脾胃里的"阴火"是什么?应该怎么治? 原创 姜增威,徐晓梅 中医药导报 昨天 作为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的<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等著作,一直被视为研 ...

  • 李东垣的“阴火”、朱丹溪的“气有余便是火”之新解读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出处 李东垣首次提出"阴火"学说,日:"火与元气不两立,火生则乘其土位,此所以病也".此元气即正气也,即为一身正气,而脾胃为后天之 ...

  • 关于阴火本质 李东垣“阴火”理论

    李东垣"阴火"理论探析 李东垣以 <黄帝内经>理论为基础, 总结前人的 经验, 又根据他本人多年的临床医疗实践体验, 以 脾胃立论, 创脾胃学说, 为内伤发热证治提供了 ...

  • 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所说的“阴火”,该如何理解

    在<脾胃论>中,李东垣有这样的论述:"若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喜.怒.忧.恐,损耗元气.既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 ...

  • 李东垣“阴火理论”之甘温除大热,泻阴火

    继而上一篇文章我们探讨了李东垣之补中益气汤,其药类法象,以人法天地. 在补中益气汤方后加减中,有一条:心烦而乱,少加黄柏以救肾水,能泻阴中之伏火.如烦犹不止,少加生地黄补肾水.水旺而心火自降. 气虚之 ...

  • 《脾胃论》:李东垣的一方,可透发阳气,泻除阴火

    升阳散火汤,别名有柴胡升麻汤.柴胡升阳汤,是李东垣所创方剂,出自<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中,该方以<内经>"火郁发之"为立法宗旨,即人体气机运行不利,郁而化 ...

  • 李东垣先师的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是和黄元御...

    李东垣先师的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是和黄元御先师的思路是一致的,都是取法于天地气运规律的.

  • 李东垣效方集锦——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正宗配方组成剂量]柴胡45克,炙甘草30克,黄芪30克,苍术30克,羌活30克,升麻24克,人参21克,黄芩21克,黄连15克,石膏少许. [用法用量]上药切碎,每服9克,水30 ...

  • 李东垣的千古名方,补脾胃泻阴火、可调理口腔溃疡和慢性胃炎

    人以道立 · 一点号 原创 昨天 . 修身养性,厚积薄发.为你提供全面的养生攻略. 关注 说到调理脾胃的大师,金代医学家李东垣可谓是开山鼻祖.他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他的&l ...

  • 李东垣阴火病机及其用药规律研究

    目的:通过深入探究东垣原著,以期明了东垣阴火病机种类及其范围;同时运用方剂计量学方法对东垣与当代学者治疗阴火证治方药进行分析研究,以期探明东垣阴火证治疗用药规律及其与当代学者阴火证治疗用药之间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