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见!64件!北朝-唐发愿文造像记高清原图、全形拓分享,演绎北朝民间书法多重style 2024-06-15 07:47:18 民间书法,在中国书法传统的系列中不可或缺,尤其是19世纪以来,各种类型的甲骨文、简牍、残纸、帛书、瓦当和砖铭等文字物品陆续大量出土,不仅仅开拓了我们的书法视野,书法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和补充。甲骨陈介祺藏“永受嘉福”瓦当陈介祺藏 千秋万世文字砖敦煌初唐写本《道德经义疏》而这次我们要分享给大家的,则是包括64件首次公开的北朝到唐的造像,其中53件有造像记~这些造像,都是1980年黄骅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对旧城和岭庄的两个窖藏进行了一次抢救性考古挖掘时发现的,大都是东魏、北齐所制,仅一尊为唐代造。造像记书法风格多样,有钟繇式的小楷,也有典型的北碑书风,楷书、行书、草书,书体多样,是北朝河北地区高城民间高手书法的一次集中展现,一起来欣赏下:这批造像虽多残缺不全,或仅存造像基座,但在个别造像上隐约可见彩绘的痕迹,造型也反映了时代特色:此外还有些画像石也颇为有趣: 这些造像记,全部收录在了下面这本新书里:高城佛光:黄骅市博物馆藏北朝石刻造像菁华黄骅市博物馆 编定价:598.00元这本图录共收录了黄骅两处埋藏坑出土的64尊白石造像,其中52尊造像刻有发愿文,其中44尊刻有纪年,除一尊为唐代造像外,馀均为东魏、北齐时期的造像。刻有北朝纪年发愿文造像中纪年最早的是东魏兴和元年(539),最晚的是北齐武平七年(576)。发愿文刻有造像日期、功德主居住地或籍贯、姓名、造像缘由和祈望。这些刻有纪年发愿文的造像填补了文献记载中北朝时期古黄骅地区佛教信仰的空白,为后人研究古黄骅地区乃至冀东南地区佛教信仰与造像艺术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收录64件出土残损石造像其中63件北朝,1件唐代照片+全形拓+录文全方位展现造像整体与局部著名佛教文物考古专家刘建华研究专文刘建华,河北博物院二级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杂项类)、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责任鉴定员。河北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文物考古学会副会长。曾任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河北管理处处长、河北省文物出境鉴定中心主任、河北省博物院副院长。主要从事佛教考古、佛教造像、石刻、雕塑鉴定与研究。本书中所收的石刻造像均为黄骅市博物馆所藏。为1980年黄骅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对旧城和岭庄的两个窖藏进行了一次抢救性考古挖掘,出土残损石造像64尊,这些造像大都是东魏、北齐所制,仅一尊为唐代造,其发现意义重大,不仅从实物上证明了黄骅历史悠久,且政治地位也极其特殊。这些精美的石造像也从侧面证明了当时的黄骅(高城县)是一个繁华的城市,经济发达,人民生活水平较高,这与当时黄骅盛产海盐同时又是盐业管理机构长期所在地有关,说明了城市繁荣与盐业经济唇齿相依的紧密关系。这批石刻造像首次整理汇集出版,以飨读者。这本图录是以照片、全形拓、录文的形式全方位地向世人展现造像整体与局部的方方面面,让读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分析、研究这批白石造像。佛像雕塑立体全形拓应是各类传拓技艺中最难的,它要用浓淡墨拓表现凹凸不平的高浮雕、浅浮雕的立体感和深浅不一的衣纹层次,实乃不易,人物面部的轮廓以及头部、颈部的衔接也很难做到与实物大小无误。近年来,龙门石窟、巩县石窟已经成功地将全形拓技艺运用到石窟小龛雕刻上,效果很好。黄骅市博物馆将每尊造像的全形拓片加进图录中的做法是一种新的尝试,这在以往出版的佛教造像图录中是没有的。这是因为全形拓需要有丰富经验的传拓专业人员来做,费时费力,同时又增大了工作量和制作出版经费,这种尝试是需要勇气的,图录的出版彰显了黄骅博物馆领导与同仁的远见与气魄,的确是功在千秋的大好事。”——《前言》 刘建华书影推荐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 赵超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全国各地陆续发现了多批佛教造像窖藏。它们作为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给佛教考古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如河北曲阳的修德寺造像、山西沁县南涅水的佛塔造像、山东博兴的龙华寺造像、山东青州的龙兴寺造像、四川成都的万佛寺造像、河北临漳的北五庄造像、甘肃泾川的大云寺造像等。这些造像窖藏少的有数十件,多的达上千件。应该都是古代佛寺的僧人将残损的造像统一埋藏的,也有推测这些埋藏与历代灭佛有关。就现有的这些发现来看,其中主要是南北朝时期的佛造像。这些造像显示出不同的造像风格,表现了明显的地域特征,对于佛教造像分期与艺术流派传衍的研究极具价值。 有关学者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将汉唐之间的佛教艺术演变过程比较清晰地展示出来。上述造像窖藏出土地多属于当时文化政治的中心地区。而僻在海滨的河北黄骅也发现了一批北朝及唐代佛造像,则带给我们更大的惊喜。如研究者所说,这里的造像独具特色。其一为基本由白石(汉白玉)制作,显示出它与曲阳等石刻之乡的密切联系。但是造像雕刻又不尽似曲阳北朝造像,还有地方民间工艺的痕迹。其二为保存有多件刻写大量造像题记的造像座,提供了丰富的文字资料。由此,它不仅让我们了解到一些新的佛造像雕刻艺术形式,还使我们对于古代黄骅的居民信仰、社会状况,乃至黄骅地区的经济往来、政治地位有了新的认识。可以说它们是古代黄骅地域文化的一张辉煌名片。黄骅佛教造像早就在《中国艺术史研究》上做了报道,并引起了海内外学界的关注,但是长期未能见到全貌,学界深以为憾。现在,经黄骅市博物馆诸同仁的不懈努力,将全部造像及题记摄影拓片,由上海书画出版社精印出版, 提供给读者完善精美的艺术资料。特别是由在佛教艺术考古研究上师承有绪、造诣深厚的刘建华研究员对整体资料做了详细认真的分析考证,在造像的渊源、分期断代、艺术特征、史料价值与其反映的佛教信仰等方面都有精到的论述,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准。这不仅对深入了解黄骅出土佛造像的文化内涵极具帮助,就是对于认识北朝佛教艺术的全貌与有关佛教史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研究成果。《高城佛光:黄骅市博物馆藏北朝石刻造像菁华》 赞 (0) 相关推荐 黄骅王志敬:我的书法梦 我的书法梦 王志敬 我一直认为学书法是需要"悟"的,我学书法的道路是漫长的.艰难的. 我对书法的兴趣源于小时候看到的一本隶书字帖.如鳖如龟的字形,蚕头雁尾的捺笔深深吸引了我. ... 天龙山石窟第8窟隋摩崖功德碑考 内容提要 天龙山石窟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早已为世人所重.历东魏.北齐.隋.唐.五代,400年间,先民们在这里留下精彩的石窟艺术宝库,是中古时期的重要文化遗产.上世纪以来,天龙山石窟遭到严重人为破坏,加之长 ... 『艺术名家提名展』——花鸟画家陈墨 落花无言 人淡如菊 --记花鸟画家陈墨 文/宁保成 陈墨出生于河北省青县,后居黄骅市.自幼聪慧,喜简静,爱书画,敏而好学,小从父辈中学习书画文墨,早年画工笔,精研宋元小品,追求画的意境,用简约的形 ... 水泉石窟 | 北魏龙门的”卫星窟” 洛阳,九朝古都.历史文化厚重,地处天下之中,自古以来皆是四方必争之地.洛阳还是佛教传入中国的第一个官办寺院所在地,东汉"明帝梦佛"后始有白马寺.北魏平城迁都洛阳后,皇室延续佛教信仰 ... 64件北朝 唐发愿文造像记高清欣赏 ·这64件首次公开的北朝到唐的造像,其中53件有造像记~这些造像,都是1980年黄骅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对旧城和岭庄的两个窖藏进行了一次抢救性考古挖掘时发现的,大都是东魏.北齐所制,仅一尊为唐代造.造像记 ... 64件!北朝-唐发愿文造像记高清原图、全形拓分享 民间书法,在中国书法传统的系列中不可或缺, 尤其是19世纪以来,各种类型的甲骨文.简牍.残纸.帛书.瓦当和砖铭等文字物品陆续大量出土,不仅仅开拓了我们的书法视野,书法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和补充. 甲骨 陈 ... 黄骅市出土北朝-唐发愿文造像记高清原图、全形拓分享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全国各地陆续发现了多批佛教造像窖藏.它们作为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给佛教考古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如河北曲阳的修德寺造像.山西沁县南涅水的佛塔造像.山东博兴的龙华寺造像.山东青州的 ... 64件北朝-唐发愿文造像记 这64件首次公开的北朝到唐的造像,其中53件有造像记~ 这些造像,都是1980年黄骅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对旧城和岭庄的两个窖藏进行了一次抢救性考古挖掘时发现的,大都是东魏.北齐所制,仅一尊为唐代造. 造像 ... 全方位,多角度,全面展示新见208件古代玉印(附摹辑古玉印稿1482种) 玉印,存世量也比较少. 可是为啥这么受关注呢? 录斋想,不外乎两点: 一,本身材料的特殊性.或玉石.或水晶.或玛瑙,材料本身就很珍贵: 二,艺术风格的特殊性.玉的质地比较坚硬,与铜.金.银等金属的质地 ... 鹤鸣九皋,历代官窑30件仙鹤纹瓷器鉴赏(附高清图)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仙鹤纹是我国陶瓷经典纹饰之一,是仅次于龙纹与凤纹之下的一类纹饰.仙鹤纹,顾名思义,是以仙鹤为表现主题的纹饰. 经典纹饰--仙鹤纹 仙 ... 五代 南唐画家 周文距高清工笔国画人物!喜欢的收藏关注 合乐图 宫中图 卷 宫乐仕女图 文苑图卷 重屏会棋图 夜宴图 浴婴仕女图 西子涴纱图 仕女玉兔图 庭院童戏图 观音图 宫女图 雀莺莺像 罕为人知的日本高水平书法《伊都内亲王愿文》(高清) 罕为人知的日本高水平书法《伊都内亲王愿文》(高清) 【辽】牛河梁遗址采集的两件红山文化玉玦形龙高清细节图览 标本7,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此件征集于牛河梁附近张福店(富山乡北山). 整体蜷曲如环,缺口未断,内缘相连.环孔和背部小孔均为对钻,环孔圆滑,无纹饰,用于穿系佩挂.兽首,大立耳,圆眼,吻部前凸,口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