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山是否是澄海县城的选址之一
——由冠山民间传说与澄海置县建城说起
冠山是澄海城区邻近的一个人口大乡,在乡里民间一直有这样的一个传说,冠山是明代澄海置县后建设县城的选址之一。相传:明朝嘉靖四十二年新置澄海县,擬设县城于冠山,因与现县城所在地辟望村互争地势之胜,主事官员不断定夺,决定以两地土壤轻重作为两村选一建城的标准,时城内人“臭相”作弊,暗杂铁砂于土中,结果上秤称重输于辟望,故建城于辟望。首任县令周行来任,即筹划规划建城事宜,建城规划图纸完成后就因丁忧去。第二任县令张璿来后,刚开始建城又被调走了。第三任县令蔡楠来后,看着县城周边荒芜一片,建城工程烂尾,后无可依,前不能守。而来到冠山视察后,看到冠山山青水秀,民风淳朴,左有青山叠叠,右韩水滔滔,前良田千倾,后潮州为依,实是一风水宝地,是建城的最佳选择,随后上奏朝廷,力陈应选址冠山为佳,随后朝廷命潮州海防同知何敢复会同蔡楠重新勘查,后因何敢复坚持照首任县令周行所定原址兴建,蔡楠虽极力陈辩,最后无能为力而告终,遂建城于辟望(即今澄海城区)。
这段民间传说流传久远且广泛,上了年纪的乡人大都曾听过,然而几百年来口口相传之故事,它的真实度又是如何的呢?笔者翻阅历代有关史志,尝试解开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
嘉靖三十九年(1560)五月,饶平人张琏起事叛乱,聚众数万,攻城掠地,震动闽、粤、赣三省。四十年(1561),提督两广都御史张臬调集兵力七万六千人进行镇压围剿。四十一年(1562)六月,张琏伏诛。持续两年波及三省的战争终于平息了。当时潮州府海阳县所属上、中、下外莆都等海滨地方乡村,屡受倭寇山寇海盗之残害,民又无城郭官兵可依,生命安全、农业生产与经济发展都受到极大的威胁制约。于是,父老曾栋等乡绅上书请议地方善后之策。嘉靖四十二年(1563)正月,张臬上奏的广东善后事宜条陈摆到了北京嘉靖皇帝的面前:“提督两广都御史张臬、纪功御史叚顾言各条陈广东善后事宜,户部覆行三事。一潮州海阳之辟望为倭奴入寇门户,宜设一全县,以增潮南之藩蓠,应割都图者七。……”
嘉靖皇帝批准了,“上允行乃设澄海县于辟望所”。皇帝为这个新设县取了个名:“澄海”。取澄清海宇之意。这其实已经明确了从地方议案再到中央批准,澄海县的县城将建在辟望,是军事防卫的需要。关于澄海县的创置,《澄海县志》建置有记:“明嘉靖四十二年始设澄海县治。初,潮州属县惟海阳、潮阳、揭阳、程乡四邑而已。后增置饶平、惠来、大埔诸邑。复拆海阳上、中、下外三都,拆揭阳蓬洲、鳄浦、鮀江三都,拆饶平苏湾一都,俱隶澄海。东临大海,西达海阳,南接揭阳,北界饶平。广五十里,广袤六十五里。彼时海氛不靖,蹂躏七都之地,民无城郭可依,官兵远不及援,坐受荼毒。而山寇张琏、林朝曦诸酋复阴相连结,内外夹驱,民益不堪,相率奔窜,七都之地荒虚矣。门户既撤,堂奥孤危,全潮俱警。督府张公臬率师征讨山酋,扑灭海寇,招安地方。甫靖,父老曾栋等议善后之策,奏割七都置县于下外辟望村弹压之,为郡南障蔽”。
澄海置县第一任知县为福建长乐举人周行,周行来任后,即于县治选址辟望村地勘查规划,谋划县城建设事宜。嘉靖四十四年(1565),周行以丁忧离任,只留下了一纸《澄海县建置图》。四十五年(1566),第二任知县张璿开始依据周行留下的建城图纸开工筑城,后来张璿又以大计改教调走。至隆庆三(1569)年,第三任知县蔡楠来任,继续主持县城建设。隆庆五年(1571)十月,澄海县城的城墙终于建成竣工。城周围九百二十五丈四尺,城趾广一丈八尺,城垣高一丈一尺,腰城雉堞各三尺,共高一丈七尺。共设城门五个,东西南北门及小北门。
从这些历史资料来看,从置县议案到置县,再到以后的建城,县治选址一直都是辟望村,那又为何冠山人一直传说冠山那时是县城选址的有力竞争者呢?所谓无风不起浪,此种说法是否有所出实来源呢?
抄本《神山全集》卷之二的记载为这种传说提供了一条线索:“中舍潭,隶神山之阳,由西绕南迄东,深百尺,名曰冰湖玉带。爰是神山清潭,邑推合[名]胜。嘉靖四十二年卜邑冠山,基潭为濠。蔡[周?]侯憩兹土,喜而莅政焉。寻因筑邑辟望,侯谕耆老循旧基筑寨,垂为风水”。
“嘉靖四十二年卜邑冠山,蔡侯(疑为抄本传抄之笔误,或为周侯,姑且按下,待考)憩兹土,喜而莅政焉”。这段记载明确了县治设于冠山,在当代人看来,显然此段记载是错误的,然而,我们不能以当代人的眼光来看问题,而是要以明朝冠山人的眼光去看问题。刘子兴的《冠山书馆碑记》有记:“嘉靖甲子[癸亥],拆海阳置澄海,冠山遂隶澄海。先是,邑治未城,邑大夫往往即冠山视事”。《澄海县志序》也写到:“初,邑治未成,官此地者来无定居,或驻蓬洲、或樟林、或冠陇”。
建城辟望是官方的决定是没有问题,而当时的冠山人看到的是县领导班子在冠山办公,从而导致误认为卜邑冠山。到后来才知道原来是筑城辟望(寻因建置辟望)。嘉靖四十二年置县时冠山乡人看到的是一种真实的假象。这种看到的真实假象在此以后(在看到的那一批人去世了之后)就变成了传说。此段记载还有“侯谕耆老筑寨”,由此可见冠陇寨建寨时间或是嘉靖四十二年(1563),根据近年发现的寨门匾“保宁门”两侧落款:明嘉靖四十二年,孟秋月吉旦立。证明此段记载是正确的。
到了隆庆三年,澄海第三任知县蔡楠到任。“初,澄海无县治官署,令此者视事无常居,楠见冠陇乡山川秀异,俗多冠盖,故蒞事其地,即于神山下建宇居之,又建书院祀考亭,以考亭曾过化也,并置祀田,岁租所入为春秋祭资,又于祠傍立乡约所,日与诸生课文讲学,率百姓宣圣谕六条,一时爱戴,升崖州知州去后,诸生立木主配祀考亭侧”。
在澄海县城筑成之前,相比前任办公地点的不固定,蔡楠把办公地点固定设在冠山,日常处理政务,开辟神山为遨游胜迹,品题刻镌,又于北麓倡建冠山书馆,公余之暇,日与诸生课文讲学,因此使冠山文风日盛,遂为澄海望乡。
蔡知县在任三年以冠山为临时县治,又开辟神山胜景,建书院,乡约所,大有造福于冠山一乡,至今乡人谈起蔡楠仍侃侃而谈,心存感激。至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知县王岱重修县志时,听到民间传说冠山、蓬州也是当时县城的选址之一。为此,王知县还带人走访了冠山与蓬州。“澄海旧无县治,相其原隰,度其广狭,详其位置向背,以为城郭宫室者,邑令周行也。今县治则古辟望司地,旧传蓬州、冠陇皆可为治所。余登蓬州,环堵皆山,风藏气聚,达濠嶂左,水口完固,抑亦佳地,惜局隘不舒。冠陇,神山耸拔,拱包如屏案,岭弓眠海洋,暗拱四山,围抱二水襟合,惜非面南,未符治式。周览今治,前海后江,四水环绕,左澳右濠,峰壑周遭,较二乡为胜”。王岱对冠山、蓬州两地进行实地走访考察,并与今县治作了对比,得出了辟望比冠山、蓬州在地理环境上更胜一筹的结论。从冠山民间的传说故事与历史资料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传说与史实完全对不上号。在考证的过程中,笔者也看到了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四百多年前冠山人看到的这种真实的假象在乡人不断的口述与流传中,不断增补加入了各种情节与剧情,这种口口相传的历史经过四百多年的流传,变成了现在我们听到的故事。
文:明铭
图:转自《家在冠山》公众号&百度网络
特此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