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抑郁症患者已经超过一亿:图解告诉你该怎么做——请为爱分享出去!

导读

中国抑郁症患者已经超过一亿。平均每13个人里,就有一个抑郁症患者。当我们自己的心理状态不佳时,当我们的亲人或者朋友,感到抑郁或者难过、迷茫等感觉并不好时:我应该做什么?以及一定不要做什么?多一分了解,就多一份疗愈的力量!

据2016官方统计的数据报表显示,

中国'抑郁症'患者,已经超过一亿。

也就是说:平均每13个人里,就有一个抑郁症患者。或者更多的,是徘徊在抑郁症边缘的,待疗愈疏导人群。

下面,是一份为所有人准备的——《抑郁必备手册》。

当我们心理状态不佳时,当我们的亲人或者朋友感到抑郁或者难过、迷茫等感觉并不好时,我应该做什么?以及一定不要做什么?

快来看看吧!多一分了解,就多一份疗愈的力量!

遇到,心情抑郁的朋友...

不该做的

应该做的

我们一般人都认为:自己的认知、思想都是自己控制的,我们怎么被情绪影响成这样个样子呢?

其实,有时情绪对认知的影响还真的不小。

有的抑郁患者,总结出一个规律:

高兴的时候,想到的大都是乐观的事,悲伤的时候想到的大都是悲观的事。

高兴的时候,由于头脑和身心都被当前的事物占据了,对于事情负面方面感觉比较麻木,不敏感。

悲观消极的时候,对于事情积极的方面感觉麻木,而对消极的方面敏感,所以想到的是事情的负面方面。

这些,不是有意控制的,而是不由自主的。

不该做的

应该做的

抑郁患者,生命能力很低,显得很懒,不想动。

原本勤快利索的人,现在变得无所事事,不想做事、不想上学、不想上班、不想活动。

不要以为,他真的就是懒散,其实那是疾病的症状。

不该做的

应该做的

我们一般人,在工作疲惫时,往往会选择洗个热水澡、上街散个心等方式来缓解,最多就请个假,休息一段时间就能重新回到工作岗位。

但是,抑郁症患者却无法靠休息恢复精力,如果此时继续高强度的工作,对病情将更为不利。

所以,当他们说累了,那就是真的累了,那是身体的疲惫不堪和心累!

不该做的

应该做的

当抑郁的人,觉得自己有病,作为亲人和朋友你应该感到庆幸。

至少,他们能意识到自己有病,就有去医院治疗的可能,离康复也就不远了。

更多的情况是:一个已经抑郁的人,拒绝接受自己的现状,拒绝就医,拒绝面对和疗愈自己。

所以,如果他有主动疗愈的意愿,一定要支持他!

不该做的

应该做的

随着抑郁的加重,很多人会经历从“不开心”到“不想活”的一个转变。

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变得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出现认知、情感、交流方面的障碍,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如果不治疗,病情将从“不开心”发展到“过不下去”,甚至“不想活”。


这个时候,除了给予理解以外,主要的还是帮助其治疗。

不该做的

应该做的

对抑郁症患者而言,轻如鸿毛的精神负担都会带来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

有些压力,对于寻常人不过尔尔,但抑郁症患者实在没有力气来对抗这些。

哪怕,极度轻微的负面情绪,也可能把他推向精神困局的最深处。

不要逼他们,去做任何事情,一个安稳的环境对抑郁症患者非常重要。

不该做的

应该做的

抑郁症的患者,常常会对身边的人或事表现得漠不关心,其实最为贴切的形容是有心无力。

他们,已经没有能力和能量去关照、关心他人了。

不该做的

应该做的

除了经常不想说话外,时常会忍不住情绪失控、脾气暴躁。

希望大家都能理解,对于这种情绪上的失控,抑郁症患者自己也很苦恼。

这个时候,请不要给予更多压力,他们需要的是关爱和理解。

不该做的

应该做的

抑郁症的对面,更多的是“活力”,是身体被病困住了,导致人生也如同被困住了,体内的精力好似被榨干了,导致人生也如同被抽空了。

所以,不要对抑郁症患者说“开心一点”“想开一点”这种话。

导致他抑郁的,并非心情,开心一点、想开一点并不会减轻他的病痛,更何况绝大多数抑郁症患者已经失去了“开心、想开”的精神调节机制。

对抑郁症患者,多一份理解,就会减少一分他们的痛苦。

曾经,一位抑郁的朋友告诉我:当我感觉不好时,请不要用“比较”和“规则”告诉我应该快点好起来。

我更希望,你可以陪伴我,倾听我到底发生了什么,让我感到我不是一个人。

我们身边,如果遇见抑郁的朋友,愿您能给予合适的帮助,一直用关爱陪伴着每一位抑郁的朋友。

来源:中国心理咨询师成长联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