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发展诊断与建设规划
孤山子镇中心小学 孙海英
教师信息素养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保证,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核心素养。为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依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教师(2019)1号)和国家相关文件精神,以《吉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实施意见》和《吉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的要求为指导,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现制定信息化教学发展规划如下。
一、学校概况
柳河县孤山子镇中心小学现有89名教师,其中专任教师64名,专任教师中25-29岁占12.5 %,30-39岁占23.4%,40-49岁占21.9 %,50-59岁占42.2 %教师整体年龄偏大,但大多数能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应用手段。校内宽带200M全面覆盖,拥有两个网络,一个是学校办公网络,另一个是科谊达公司网络,学校共计112台电脑。教学一体机31台,均配有实物投影仪。经过吉林省发展诊断与建设规划调查问卷,我校属于多媒体教学环境。
SWOT分析:
优势:学校信息化教学条件大幅改善。国家教育公共资源服务平台得到应用。
劣势:教师认识不到位,忽略提升工程,信息化环境设备更新缓慢,不同层次年龄教师认识不同。
机会:借助能力提升工程2.0建设课堂新环境,推进信息化教育教学,适应未来发展需要。开展教学创新活动,提高信息技术应用培训针对性与时效性。划分好学校教师层次差异,分骨干教师、老教师、特岗教师与新教师等若干层次推进。
风险:教育资源准备与建设不足,部分教师不认同;优化整合学校培训、电教、教研资源,丰富校园平台内容。
学校信息化环境:多媒体环境。
二、学校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22年,全面构建适合我校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创新发展的新机制,打造信息化教学应用支持服务体系,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每人不少于50学时,其中实践应用学时不少于50%),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的总体发展目标。
(二)近期目标
1.加大硬件投入,完善校园网,更新添置计算机。
2.有效利用学校“多媒体”教学环境,75%以上教师能
够运用信息技术支持课堂教学,让课堂生动、短时高效,提高教学质量,学生能够在信息技术辅助下乐学,乐思,学生个人信息素养得到提升,勇于创新,对全校教师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全员培训。
(三)愿景目标
2020年
1.充分利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以及区域教育资源平台。
2.分层进行培训信息技术,强化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不断改善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80%教师能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3.加强软件建设,完善校本特色的网上存储具有自身特色的资源库。
2021年
1. 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
2.90%教师能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根据需求开展多样化、多种形式的教学。
3.高效和实用的信息化教学基础设施,要以信息化、数字化校园建设为核心,建立科学、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库。
2022年
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库,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全面落实“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学业评价四个维度的信息技术能力结构,建立较为完善的教育信息化管理体系,提升信息化教学管理水平, 100%教师能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生成信息化教学创新成果,最终实现学校的全面数字化、智慧化。
三、基本原则
(一)统筹协调
根据学校和教学改革实际需求,强化学校信息化教学辅助设备设施建设,以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为抓手,把教改工作推向深入,促学校教育信息化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分层推进
以实施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0培训为契机,做好学校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转变工作,带头培训学习信息化教学相关知识。结合学校教师差异发展实际情况,分层次推进教师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0培训,培养一批适应“互联网+”时代下智慧化教育的“新教师”。
(三)融汇贯通
剖析汇总我校课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把教育科研、课堂教学、教师培训等工作融为一体,明确探究主题,形成研究合力,积极鼓励利用优质资源开展信息化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
(四)引领创新
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融合,以信息化引领今后我校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引领支撑作用。
四、主要措施
(一)以“三提升一全面”为总体发展目标:校长信息化领导能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借力提升工程2.0推动我校教学变革。
(二)坚持“实际、实在、实效”和“新理念、新方式、新模式”两项原则;采用“应用驱动”和“典型带动”两项机制。
(三)以“学、用、变”三个维度考量整校推进提升工程2.0情况:线上考核教师学习情况;线下教师是否能有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学业评价;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研修方式是否发生转变,能否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能否助力学校教学创新。
(四)采取“造气氛、建机制、树典型、抓实效、保常态”五步措施。
(五)加强校本研修课程内容管理,确保每项内容有可观、可测的成果;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与时效性;每个学期每个学科至少开展一次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研修活动。
(六)拓宽培训途径,引进培训资源,聘请上级领导和义务基地校领导及教师到校培训,指导活动。
五、推进步骤
(一)启动阶段(2020年10 月15日至2020年10 月30日)
1.解读《柳河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实施要求》,制订学校信息化教学发展规划;校本研修实施方案;校本应用考核方案并予以实施,不断完善信息化教学管理制度,收集整理学校各种教育教学数字化资料,以多媒体学习环境下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性研究为主题,积极实施“以校为本、立足岗位、边学边用、学为所用”。
2.学校在上级部门推荐的微能力中选取10个微能力点,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学校选择A1至A10微能力课程学习选择三个维度为载体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新路径,分学科、分类别、分层次选课学习和实践应用,全员参加吉林省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
(二)发展阶段(2020年 11月1日至 12月 31日)
1.进行网络学习,完成微能力点A1的学习,完善《孤山子镇中心小学信息化发展诊断与建设规划》、《孤山子镇中心小学整校推进信息化建设校本研修方案》。
2.教研组组长制定《教研组校本研修方案》,学员进行
讨论,学科组长发一期简报。
3.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进行学科课堂教学,信息化教学研课磨课、课例分析,课内外作业指导、学习情况分析和学习评价。
4. 信息化教学展示与分享,结合2.0信息技术培训,开展“全员教师展示课”活动,促进整校推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培训。掀起教师全员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培训热潮,鼓励引导年轻教师积极强化训练信息化教学基本功,上好信息化常态课教学,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培训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实现信息化教学专业技能的提高与自我超越。
5. 校本实践考核。
(三)深化阶段(2020年12月至2021年5月)
1.继续2.0信息化培训学习,完成后两个微能力点,
构建完整的网络资源平台,互助互评。
2.案例分析,信息化教学展示与分享,组长发布一期
简报。
3.通过课题研究,探究移动设备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支持教学,精准定位,个性化推送与辅导。着力提升我校信息化教学水平。
4.全面培养一批善用技术、善用资源、善于教学、善
于评价的信息化能力的教师队伍,培养具有较高信息化思维品质和较强实践能力的信息化教学首席教师、教学能手、教学新秀。打造“技术创新课堂”,线下教师能有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学业评价。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充分利用多媒体环境进行课堂教学,真正改革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学习者学习方式,提升教育管理水平。
5. 微能力认证,校本应用考核(互评、平台测评),根据《孤山子镇中心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建立评价制度,组建测评小组,对每一位学员进行考评,评选出优秀组长、优秀学员,开展优质课评选,形成信息技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学校资源。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建章立制
针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工作的开展,组建校级管理团队,组长由一把手校长担任,副组长由教学校长和教导主任担任,明确工作职责,促进学校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教学发展规划的有效实施;制定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实施方案,强化教师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积累和应用。把提升工程2.0参训情况纳入年度督导考核指标体系中,提升工程学时计入教师继续教育学时,提升工程结业证作为晋级、评选骨干教师的必备条件。
(二)分层推进,落实教研
准确评估学校信息化建设及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首先做好学校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转变工作,领导要带头学习领会《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的相关文件精神,学习信息化教学相关知识,有效指导整校推进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的落实。其次,结合教师信息化发展水平差异情况,学校教研组分组情况,推选出教研组长及信息技术水平过硬的教师,摸清平台使用情况,吃透微能力训练点考核规范。再次,教师要根据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自身的信息技术需求,合理选择微能力点,线上学习,线下实践。最重要的是要发挥培训者培训的作用,组员之间,教研组之间互相帮助,多层次研讨,共同提高。
(三)筹措资金,服务教学
按照财政部和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增加部分用于满足学校信息技术和教师培训等方面的开支需求”的规定,学校确保此项经费专项用于信息化教学服务。积极向上争取专项资金,完善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辅助设施设备建设,要形成多渠道经费筹措体系,为学校信息化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四)绿色网络,安全平台
严格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开展信息系统定级备案工作,按照“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原则,将各项网络安全保护技术措施、配套工程贯穿学校整个信息化建设,确保用网、控网的能力。设立专职网管员,确保网络正常运行。建设绿色校园网络,信息化教育资源平台、APP等要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符合核心价值观,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建立网络舆情处置应急预案,发现信息安全事件,要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报告,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孤山子镇中心小学
2020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