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上的英式下午茶,是英国经济晴雨表和女权象征
■文丨市井财经专栏作家 叶克飞
前段时间谈了英式早餐,纠正了一个错误认知——许多人因为英式早餐热量超高,就以为是体力劳动者的吃食,其实英式早餐从一开始就属于上流社会,甚至曾经是炫富工具。直到工业革命后,物质大大丰富,英式早餐才实现了阶层下沉,成为全民享用的生活方式。
与英式早餐并称“英国料理双壁”的英式下午茶,其实也存在一个误区。很多人认为如今非常高大上的英式下午茶从一开始就很高大上,其实它虽然最早也是在贵族阶层流行开来,但初衷可没那么高大上,诞生的原因很纯粹,就是——有人肚子饿了。而我们熟知的“High Tea”说法,也不是最初的下午茶形态,而是下午茶的底层劳工版本。
英式下午茶的诞生
下午茶其实并非诞生于英国。有人考证,它起源于法国,大概在1636年就已经在巴黎的贵族群体中流行。更靠谱的考证结论是源于荷兰,荷兰称霸海上时,垄断了欧洲茶叶贸易,下午茶也随之萌芽。当时上流社会家庭的女主人常常在家中开设茶会,时间多是下午两三点。为了讽刺女性对茶的狂热,阿姆斯特丹大剧院还曾经上演话剧《被茶诱惑的妇人》。
大概17世纪中叶,英国首次出现了“下午茶”的概念。
1840年,贝德福德公爵夫人安娜·玛利亚·罗素发现自己每天下午四点左右都会饿,当时英国人仍然是一日两餐,晚餐时间一般是晚上八点。为了充饥,她就吩咐仆人每天下午为她准备一个装有黄油、面包和蛋糕的茶盘。她很快就爱上了这个习惯,并邀请闺蜜们来参加,成为一种聚会方式,并很快引来众多上流贵妇的效仿。
到了19世纪80年代,下午茶已经成为上流社会的潮流,女性会为了享用下午茶而专门换上长礼服、手套与帽子。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上流社会女性在正式场合都会穿束腰长裙,这种为了优雅严重损害健康的穿法,也是对女性的极大摧残。也正是下午茶,让上流社会女性得以通过没那么紧身的长礼服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
这种潮流在英国文学作品中体现最多,比如小说《花园茶会》就描述了贵族家庭准备下午茶会的复杂步骤,包括在花园搭帐篷、请乐队、制作点心、定制糕饼等。
与英式早餐一样,早期的英式下午茶也是炫富方式。首先,茶在当时只有富人才享用得起,能买得起就是财力的证明。为了展示财富,贵族还开始将下午茶搬到室外,展示自己的花园。而在当时流行的肖像画里,贵族们也会让画师画上精美茶器,以显示财富。
有趣的是,如今说起下午茶,人们往往称之为“high tea”。但在传统上,上流社会的下午茶是“low tea”。
之所以有此差别,是因为早期的下午茶,贵族们习惯坐在舒适沙发上享用,茶和茶点放在矮脚茶几上,所以是“low tea”。
后来,一些农场工人因为体力劳动消耗大,没等到晚饭时间就已经肚饿,所以学着贵族的样子,在下午四点左右喝红茶,吃面包与火腿等高热量食物充饥。很多时候甚至还加上各种牛肉、馅饼、腌三文鱼、土豆饼、茄汁焗豆、奶酪炖锅等,等同于晚餐。因为工人们没有沙发,坐的都是高凳子,所以变成了“High Tea”。
到了爱德华时期,随着“旅行”这一概念的普及化,下午茶的“在家”色彩越来越淡,豪华酒店丽兹和高端商场Fortnum & Mason等都开始在下午四点提供茶点,让下午茶成为酒店和餐厅里的服务之一,也习惯坐在高背椅、放在餐桌上享用,所以沿用了“High Tea”说法。
当然,这种酒店和餐厅里的High Tea已经是改良版,形式接近现在的下午茶。人们穿着华丽,围坐在高高的餐桌旁,桌子上有精致茶具、银器和鲜花装饰。每位客人自选茶饮,再共享三层金属食物架上所摆放的小食。当然,不管甜点品类如何变化,食物架上总会存在司康饼和火腿三明治,向英式下午茶的历史致敬。
当年英国人嘲笑美国,经常也拿下午茶说事儿。因为早期美国人引入英式下午茶时,经常刻意强调“High Tea”,结果便被英国人嘲笑为土包子,认为是美国人以为这样更高雅。但事实可没这么简单,为什么?后面会说到。
英式下午茶的套路很复杂
英式下午茶之所以成为饮食界高大上的代表,是因为一整套仪式感的流程和精致的器皿。
从诞生开始,英式下午茶的器具就非常精美,基本配置包括茶杯、茶壶、茶匙、茶刀、滤勺、广口瓶、饼干夹、放茶渣的碗、三层点心盘、砂糖壶、茶巾、保温面罩、茶叶罐、热水壶和托盘等。
一般来说,点心架的第一层放置咸味的各式三明治,经典元素包括黄瓜、蛋黄酱、水芹、烟熏三文鱼、芝士、鸡肉、火腿和黄芥末等。
第二层放传统英式点心司康饼,也是英式下午茶必备,它的吃法是先涂果酱,再涂奶油,吃完一口再涂下一口,其他还有泡芙饼干或巧克力等。关于英式下午茶有一句经典话语,“没有司康的下午茶就像没有刀叉的晚宴”,可见司康饼的重要性。
第三层一般为蛋糕、慕斯或水果挞等甜点。
至于茶,传统下午茶只采用红茶,而且不能是茶包。不过,现在也有许多酒店和餐厅提供花茶和奶茶。
在吃法上,口味由咸至甜,一般从下往上吃。最讲究的是茶,比如茶杯的拿法,不可以将手指穿过杯柄然后勾住,只能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轻轻捏住杯柄,之后微微抬起小拇指保持平衡,但又不能翘成兰花指。而且还要左手托杯垫,右手举茶杯,双手一起协作。搅拌茶则要用茶勺轻轻搅拌,而且不能触及杯子,更不能直接转圈,搅拌后茶勺也不能留在杯子中,应该放在杯垫上。
当然,这种全套下午茶称为“全茶”,想简单点的话,还有简化的轻茶。
英式下午茶是女权利器
现在最喜欢英式下午茶的肯定是年轻女性,排队几小时,拍照几小时,一天就过去了。
但英式下午茶的仪式感和唯美画风,并不能涵盖它的意义。对于女性来说,英式下午茶其实很值得感激,因为它是女性争取权利的利器。或者说,女性今天能拿着手机对着下午茶拍拍拍,将之作为生活品质的一部分,还得感谢旧日女性的努力。
在下午茶诞生之前,社交更多是属于男性的权利,更多属于咖啡馆与茶室。而下午茶从诞生之日起,就有着极深的性别属性。它由女性发明,由女性带起风潮,之后才有男性慢慢加入。尤其是在早期,下午茶都是在家里进行,女主人会发出邀请,然后大家聚在一起聊天。这种长期的社交关系,进而随着下午茶的场景改变(转移至酒店和餐厅)走出家门,变得更为广泛和稳固。
英国文学向以女作家多且出色著称,下午茶的推广也多得女作家群体支持。她们有才情有修养,也习惯阅读与喝茶。早在茶叶进入英国后,女作家们就在作品中极力推荐饮茶这一生活方式。在下午茶诞生后,她们也在作品中频频写到下午茶,也让这一风潮传入民间。
从喝茶到英式下午茶诞生,就是一个女性不再为父权和旧时社会风气所束缚的过程。
下午茶是英国经济的晴雨表
要说下午茶改变英国人生活,得先从茶叶说起。
在史学家看来,“饮茶不仅仅塑造了英国中上层人士的生活方式,改善了英国人的膳食结构,而且促进了英国社会的发展,推动了英国经济的增长。我们甚至可以得出结论:英国工人饮用热茶,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预示着整个社会的转变,及经济与社会基础的重建。”
之所以有此论点,是因为在工业化初期,机器尚未普及,主要仍依靠工人的体力劳动。工人的工作极为繁重,茶叶加面包能提神解乏,成为极好的辅助。
在18世纪后期,茶叶已成为英国工人阶级的主要饮品。而在整个“日不落帝国”,茶叶也随着英国人传到各个,成为“帝国饮料”。
下午茶诞生后,也迅速实现了下沉,从贵族到平民,都有自己的享用方式。
正如史学家布罗代尔所说,“任何文明都需要奢侈食品和一系列带刺激的兴奋剂”。下午茶就是如此,它自上而下发展,从繁复正式的家庭聚会,发展至随心所欲的下午补充能量,本身也是英国经济如日中天的见证。
但随着英国实力的下降,英式下午茶的传播也得到了被传播地的各种“改良”。前面提到美国引入下午茶时,刻意称之为“High Tea”,被英国人嘲笑为土包子。但实际上,美国并非孤例。这种做法也并非基于无知或是单纯的商业考量,更不是因为“High Tea”听起来更厉害,而是因为英国的旧式文明体系随着国力下降而日渐式微,新兴文化也对英国这一母文化开始反制。
更明显的时间段是两次世界大战。因为世界大战引发的经济紧张,英国人的下午茶习惯一度停顿。二战后,这个习惯更是遭遇沉重打击,因为50年代资源匮乏,英国实行茶叶配给制度。此时,咖啡趁虚而入,英国人开始将咖啡馆当成第一选择。
下午茶的回归,是在英国经济走出二战阴霾,实现复苏之后。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人们跟随着政治上对保守主义的重拾,开始探寻英国各种文化传统。但有趣的是,下午茶真正重新成为巨大风潮,居然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事情。人们在经济出现问题的情况下,更加注重传统价值观,似乎也是一种规律。
如今,伦敦丽兹酒店的下午茶是游客最热衷的体验之一,无数人前来寻找戴安娜王妃的痕迹。Hotel Café Royal的下午茶则因为王尔德的流连而为人们所追捧,同样经常在此享用下午茶的,还有萧伯纳、叶芝、柯南道尔和惠特勒等文坛大腕,当然,还有披头士、碧姬·芭铎和伊丽莎白·泰勒。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的咖啡馆是世界上最早的博物馆咖啡馆,下午茶以维多利亚时代经典形式著称。肯辛顿宫旁边的“橘园下午茶”,则是典型的正宗英国乡村花园式下午茶。骑士桥Berkeley酒店的下午茶,则在每季伦敦时装周潮流中获取灵感,成为时尚地标……
这当中当然也有经济考量,下午茶已经成为英国旅行的重要项目。比如afternoontea网站每年在线订餐流水就达700万英镑。价格着实不低,两个人起码多半千元人民币起步的下午茶,为英国带来不少收入。
下午茶在中国的异化
下午茶最早进入中国,是在香港地区。在很长时间里,英式下午茶在香港都是身份象征。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香港经济腾飞,英式下午茶开始流行,进而变得平民化。
有趣的是,英式下午茶在香港不仅仅关乎生活,甚至也成了工作场合,利用下午茶谈事情,不仅仅在商业领域常见,在行政领域也常见。
说起香港下午茶,不可不提的当然是香港半岛酒店。这里不但场地梦幻,茶点也极为精致,器具极度奢华。当然,排队时间和价格也相当恐怖。
下午茶在香港的流行,主要是因为紧张生活节奏下那种难得的闲适感。除了半岛酒店这种高大上的地方之外,香港人也会在普通餐厅里享受下午茶。香港人的“下午三点三”(即下午三点十五分),用菠萝油和鸳鸯奶茶组成的下午茶获取闲适感,是一代人的习惯。
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发达,英式下午茶在内陆城市也越来越流行。在五星级酒店里享用英式下午茶,然后拍照发朋友圈,是许多人展示自己的方式。
当然,就像其他炫富方式一样,下午茶在中国也难免异化。前段时间流传的“假名媛”,就有拼下午茶这一项。
其实在英国,下午茶的仪式感也一直是阶级划分的潜在标准之一。比如在英国俗语中,加了许多糖和牛奶的茶就被称为“建筑工人茶”,换言之,许多英国人认为喝茶加糖代表较低阶层。至于先倒牛奶还是先倒茶,搅拌时是划圈圈还是来回划动,在历史上都可算是英国人判断阶层的潜规则。
但这种潜规则可没法难为那些没有阶层观念的人,所以总有叛逆者明明很有钱,但偏偏要在茶里加两勺子糖。
相比之下,某些中国人对英式下午茶的过分看重,似乎还处于初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