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中医基础61:经络学说—十五别络

别络,也是从经脉分出的支脉,大多分布于体表。别络有十五条,即十二经脉各有一条,加上任脉、督脉的络脉和脾之大络。另外,如果再加上胃之大络,也可称为十六别络。

别络是络脉中比较主要的部分,对全身无数细小的络脉起着主导作用。从别络分出的细小络脉称为“孙络”,即《灵枢·脉度》所谓“络之别者为孙”。分布在皮肤表面的络脉称为“浮络”,即《灵枢·经脉》所谓“诸脉之浮而常见者。”

本期内容:

1.十五别络的生理功能

2.十五别络的分布部位

1.十五别络的生理功能

(1)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之间的联系

它主要通过阴经别络走向阳经和阳经别络走向阴经的途径,沟通和加强了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之间在肢体的联系。在别络中,虽也有进入胸腹腔和内脏相联络,但无固定的络属关系。

(2)别络对其他络脉有统率作用,加强了人体前、后、侧面的统一联系

任脉的别络散布在腹部,督脉的别络散布在背部,脾之大络散布在胸胁部,因此,加强了人体前、后、侧面的统一联系。

(3)灌渗气血以濡养全身

从别络分出的孙络、浮络,从大到小,遍布全身,呈网状扩散,同周身组织的接触面广,这样,就能使循行于经脉中的气血,通过别络、孙络,由线状流注扩展为面状弥散,以充分发挥对整个机体的营养作用。

(来自:印会河主编.中医基础理论.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87. )

2.十五别络的分布部位

十五别络的分布有一定的部位,其中十二经脉的别络都是从四肢肘膝以下分出,表里两经的别络相互联络;任脉之络分布于腹部,督脉之络分布于背部,脾之大络分布在身之侧部。

(1)手太阴别络

手太阴别络名曰“列缺”。起于腕关节上方,从列缺穴分出,在腕后半寸处走向手阳明经;其支脉与手太阴经相并,直入掌中,散布于鱼际部。

(2)手阳明别络

手阳明别络名曰“偏历”。在腕关节后三寸处(偏历穴)分出,走向手太阴肺经;其支脉向上沿着肩膊,经过肩髃部位,上行至下颌角处,遍布于牙齿根部;另一支脉,进入耳中,与耳中所聚集的众多经脉(宗脉)会合。

(3)足阳明别络

足阳明别络名曰“丰隆”。在距离足外踝尖上八寸处分出,走向足太阴脾经;其支脉,沿着胫骨外缘,上行络于头项部(会大椎),与该处其他各经的脉气相会合,向下绕喉咙及咽峡部。

(4)足太阴别络

足太阴别络名曰“公孙”。在距离足大趾本节后一寸处分出,别行走向足阳明经;其支脉上行进入腹腔,络肠胃。

(5)手少阴别络

手少阴别络名曰“通里”。在腕关节后一寸处分出,顺沿着手少阴本经脉上行,入于心中,再向上联络舌根部,然后归属于眼和脑相连的系带。

(6)手太阳别络

手太阳别络名曰“支正”。在腕关节后五寸处,向内侧注入手少阴心经;有一别出的支脉上行肘部,再上行络于肩髃部。

(7)足太阳别络

足太阳别络名曰“飞扬”。在外踝上七寸处,从本经分出,走向足少阴经脉。

(8)足少阴别络

足少阴别络名曰“大钟”。从大钟穴分出,在足内踝后绕足跟,走向足太阳经;其支脉与足少阴肾经上行的经脉相并上行,走到心包下,再向外贯穿腰脊。

(9)手厥阴别络

手厥阴别络名曰“内关”。从内关穴分出,在腕后二寸处浅出于两筋之间;分支走向手少阳经脉,并沿着本经上行,连系于心包,散络于心系。

(10)手少阳别络

手少阳别络名曰“外关”。在腕关节后二寸处分出,绕行于臂膊的外侧,进入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会合。

(11)足少阳别络

足少阳别络名曰“光明”。在光明穴分出,在外踝上五寸处,走向足厥阴经脉,向下联络足背。

(12)足厥阴别

足厥阴别络名曰“蠡沟”。在蠡沟穴分出,在内踝上五寸处,走向足少阳经脉;其支脉,经过胫骨部,上行到睾丸,结聚在阴茎处。

(13)督脉别络

督脉别络名曰“长强”。从督脉的长强穴分出,挟脊柱两旁上行到项部,散布头上;下行的络脉,正当肩胛部开始,向左右分别走向足太阳经,深入脊柱两旁的肌肉(膂)。

(14)任脉别络

任脉别络名曰“鸠尾”(尾翳)。从鸠尾穴分出,自胸骨剑突下行,散布于腹部。

(15)脾之大络

脾之大络名曰“大包”。从大包穴分出,浅出于渊腋穴下三寸处,散布于胸胁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