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火拼,小弟下车,决战“最后一公里”
二线企业走入至暗时刻,未来快递行业只剩下几家“头部”最终pk。
文 / 杨泥娃
编辑 / 屠雁飞
互联网行业的寒风似乎正在刮向“最后一公里”。
从京东快递给“兄弟们”降薪开始,外界开始注意到快递小哥们的日子似乎不好过了,直到近日如风达关门大吉、国通快递面临停运危机,这批成全了电商经济的快递企业正在走向另一个阶段。
但更多的不幸似乎发生在二、三线的快递企业中,顺丰与“三通一达”等头部企业依然在如火如荼的深耕细造,“马太效应”下,如风达的离开或许只是一个开始。
“如风达们”举步维艰
4月9日,北京寒雨戚戚,位于亦庄的如风达快递总部门口,仍有几名如风达的员工和债主在凄风苦雨中守着。
一个月前,这些债主曾组了数百人的讨债队伍挤在这里等着如风达的负责人支付工资和回款。但等来的却是新老股东的隔空撕逼。新股东深圳通用物流撕毁了收购协议,而原股东中信产业投资基金方面也不愿负责。
如风达快递成立于2008年,前身为凡客诚品自建物流部门,随着凡客诚品的倒塌,如风达也成了“弃婴”。几经转手,如今只能关门大吉。
不只如风达,对于其他小快递企业们来说,黎明似乎还未来。
被苏宁收购了两年的天天快递,目前仍处于亏损中。电商在线记者观察发现,发迹于杭州的天天快递,网点布局却并不密集,业务量也一直下滑。“今年只能说比去年还是好了点。”负责城西区域的某位天天快递小哥对电商在线说。
所幸的是,苏宁方面始终将天天快递视为战略发展的一部分,还没有放弃对天天快递的扶持。
如果说天天快递还有继续翻身的希望,其他的更多“兄弟”只能说已经走上了穷途末路。
更早一点,3月26日,国通快递的“停工放假通知”流出。国通快递自称2018年下半年以来经营困难,严重亏损,目前已经处于停工状态,预计未来依然长期处于停工状态。
同样也是在2019年3月,媒体曝光原安能快递部分加盟商开始维权讨要加盟费及损失。此前安能物流称,为聚焦快运主业,决定将安能快递转型升级为安锐速运。
全峰快递2017年被青旅物流兼并,第二年就遭到了法院的查封,还被列入失信企业名单。
而另一家中小快递公司,快捷快递与申通合作后没多久,也陷入停业的局面,尽管快捷快递想要尽早恢复运营,可是1年过去了,还是没有动静。
二线快递们正在迎来至暗时刻。
快递圈的马太效应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整个行业却在蒸蒸日上。2018年中国快递业务量累计507.1亿件,同比增长26.6%。行业繁荣的背后,“马太效应”愈发明显,一边是巨头的扩张,一边是二三线快递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
来自国家邮政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2月,快递与包裹服务品牌集中度指数CR8为81.3,这就代表着行业中形成了极高的寡头效应。这也就意味着,在市场份额不断集中的过程中,注定会有一批快递企业被淘汰出局。
市场份额低还导致了品牌知名度不够高。在一篇关于国通快递的报道下,一位读者留言吐槽其服务糟糕,其实是误将国通认成了圆通快递。更有许多自媒体在撰文例举宅急送发展局面时,将其与肯德基宅急送混为一谈。
“快递行业的特点是,规模越大,规模效应就越能显现出来,物流企业无论大小,成本都是相对固定的,因此小快递企业的网络规模越小,成本越是没有优势。”中国快递业协会原副秘书长邵钟林在接受电商在线采访时说。
实际上,从2016年开始,快递行业就出现了分水岭。圆通速递,申通快递、韵达股份、顺丰控股和中通快递5家快递公司都是在这一年登上A股,也拉开了快递业的新格局。
头部快递公司已先后完成上市,资本风口转移,二线快递公司与一线快递公司之间的资本差距已成为难以逾越的鸿沟。一方面,二线快递公司的发展不被资本看好,融资越来越难,反过来制约其发展;另一方面,头部快递企业不仅可以利用自身上市公司的渠道募资,还往往能获得更多资本的认可,例如近两年阿里巴巴先后巨资入股中通、申通。
“未来快递业将是几家上市企业之间的竞争。”邵忠林坦言。
更精细化的竞争
刚说完要给“兄弟们”降薪,京东快递就开始了个人业务的布局。
京东快递近日宣布,个人寄件业务已经扩展到50个城市,这次新增加的有杭州、宁波、中山、烟台、乌鲁木齐等,囊括了大量省会和二三线城市。
对此,邵钟林认为,在进军个人快递方面,京东的主要优势在于多年以来累计的品牌优势和庞大的配送员群体,这让它在开展业务时有很多便利条件。但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客户和顺丰等快递品牌已经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京东想要抢占,还需要一点时间。
不得不说,京东正试图进一步瓜分快递业的蛋糕。
完成了对中腰部企业的合并,几家头部快递公司的竞争也进入了新篇章。
顺丰一直谋求向综合物流服务商转型,业务范围包括物流、金融商业。除了传统的快递业务,还在积极拓展新业务,包括重货业务、冷运业务、同城配以及国际业务。
很显然,为了这些新业务,顺丰花费了很大的力气,由于对于新业务的成本投入不断加大,去年顺丰的净利润已有了下滑的趋势。
近期,顺丰又开始了一项对标“三通一达”的新业务——智能迷你仓,目前还在测试和准备阶段。
随着2018年,阿里入股申通,“三通”已经全部纳入阿里麾下。更重要的是,加入到阿里体系中的“三通”,能够充分利用阿里在大数据、“大脑”方面的优势,加快向智能物流的转型。
“现在已有的一些快递企业的拓展业务和服务形式只是一小部分,例如快递智能柜等,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业态继续展开。”邵钟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