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梅校长令人感动,但教育理念依然需要刷新

近日,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中张桂梅校长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
张桂梅不顾自己多病体弱,全身心投入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用来描写张桂梅,很写实,一点都不夸张。
网上有很多关于张老师的视频,看这些视频,很难做到不落泪。但是,有一个视频,让人感到,张老师的教育理念,有值得商榷之处。
在一个视频中,一群女生在操场上列队,握拳宣誓:“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 ,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这是张老师为她的学生所拟的校训。
在大自然中,巅峰与溪流、草芥本无优秀与平庸之分,但是,在华坪校训以及更多的场合它们被用来比喻人,巅峰即人杰,溪流、草芥是无名之辈,是芸芸众生——这是现实中人和人的区别。
因为传统与现实的种种原因,在一些地区,女性权益未能得到充分的尊重与实现,包括受教育的权利。
张桂梅在几十年的教师生涯中,经常遇到这样的事:女生读着读着,就不来上学了,张老师赶到大山里去把女生找回来,原来家里劳动力不够,父母就让女生留在家里干活了。很多女生就这样失学了。张桂梅老师创办华坪女高的动机,就是要让那里的女生受到尽可能多的教育,让更多的女生升入高校。但华坪女中也有学生流失现象。
张老师把“草芥”的命运写进校训,也把她的痛心、同情写进校训。张桂梅创办华坪女高,就是要改变这些女生如“草芥”般的命运。张老师功德无量。
但是,华坪女高的校训的问题是,不是引导学生树立平等观念,而是强化“人上人”观念。
具有平等思想的人,即使他登上巅峰,也会感谢大地,感谢溪流与沟壑——遍布大地的,正是无数无名的沟壑与溪流。登上巅峰,是为了守护大地,成为大地的骄傲,而不是藐视大地,远离大地。这就是“人”与“人杰”的区别。如果成了“人杰”就蔑视普通人,这个“人杰”就还未升华为“人”。
教育若与现实完全妥协,完全一致,甚至强化现实中不合理不文明的价值观,就走到教育的反面了。教育是要有理想的,要有超越现实的因素,要能够引领人的精神超越现实。若非如此,不能称为教育。
什么是现代教育或者说文明教育的理想?培育“人”。如果仅仅是培养“人杰”,这不是以文明为最高价值的现代教育,还是皇权时代的价值观,“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种极其陈腐的、反文明的价值观,不应写进现代学校的校训。遗憾的是,现实中“人杰”很多,“人”很少。
现实中,绝大多数人,都按照“存在即合理”行事,按照利益原则行事,争取成为“人杰”,而不争取成为“人”。这就是张老师这样的教师少之又少的原因。令人惋惜的是,张老师艰难办学的行为,有理想主义的色彩,没有理想的人,不可能办起华坪女中。但华坪女中的校训,却与之相背。
张老师对她的学生说,考上大学,就不要再回来,甚至要她们不要回来看老师。一个叫黄付燕的女生,抱着不足一岁的孩子,由丈夫陪着,回学校看望张老师,并且要捐两千元给学校。没想到张老师很生气,要她“滚出去!”
黄付燕惹张桂梅生气,除了没有听她的话,回学校来了,还有一个原因是,黄付燕的孩子还不到一岁,她暂时不去工作,在家带孩子,成了所谓的“全职太太”。
在张老师看来,这是依附男性,女性不独立、不争气的表现。这就有点极端了。“全职太太”也是有其价值的,传统观念轻视家务劳动,但现代社会称其为“家政”,认为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工作。张老师还没有从传统观念中走出来,这跟“校训”所表达的理念一致。
编后:
该文为作者投稿,并不代表晓看君观点。晓看认为,对农村女生来说,“走出大山,上大学”是她们唯一出路。张校长采取这种教育方式,就是在反复强调这一观念。某些说法和做法,或许有偏激之处,但恐怕是农村地区教育工作者不得已的做法。
不过,这篇文章提出来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那就是什么是现代教育理念?走出大山,并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才是最重要的。在走出大山之后,又该往哪儿去?恐怕就是这篇文章想要关注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