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初见贺知章,送上第一首诗并非《蜀道难》,而是这首“歪诗”
很多人私下问小珏,“诗仙”这个称号到底是什么时候花落李白头上的?其实,史书并没有明确记载,但绝大部分专家都认为,这个称呼是贺知章首先叫出来的。当八十多岁的贺知章接受李白的拜访时,见到《蜀道难》后,不顾自己的身份,《本事诗》是这样记载当时场景的:
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
然而,在《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序》中记载,李白初遇贺知章时,献上的第一首诗并非《蜀道难》,而是《乌栖曲》: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
东方渐高奈乐何!
这是一首乐府诗,题目《乌栖曲》是乐府旧题,已经被南梁的众多文人写烂了,大多反映的是宫廷靡靡之风。可在李白的手中,酒瓶却装上了新酒。看起来差不多的内容,却包含了深刻的寓意。
诗歌开篇点题,勾画出日落乌栖时分姑苏台上吴宫的轮廓。同时,李白又用这一句,引出了吴王夫差的典故,无疑是大家气派。一个“醉”字,就将西施的娇媚和吴王的荒淫在读者的脑海中呈现出来,可谓神来之笔。更为绝妙的是,在李白的构思下,吴宫出现在昏林暮鸦的背景中,本身就给读者感受到吴国朝政幽暗的气氛和国力日薄西山的态势。
在第三句中,诗人写宴会的歌舞,却只是一笔带过,落脚在“欢未毕”。时光匆匆而逝,这是沉浸在莺歌燕舞中的当局者无法感知的,他们遗憾的只是春宵苦短,却不会发现第四句中所说落日已经被西边的山峰吞食了大半。
看上去,李白还是没有直抒胸臆,却是在用极其巧妙的手法,讽刺吴王夫差只是拜倒在石榴裙下,沉浸于享乐之中。太阳被遮挡了一半,这本身就是对朝政越来越昏暗的隐喻。
第五句中的“银箭金壶”是古代的计时工具,它的漏水过多,还是在表明时间流逝,更在暗示吴国时日无多。第六句没有人称,但从全文来看,指的一定就是吴王,他在这个时候起身,却只看到“秋月坠江波”。
刚刚还是太阳下山,行文至此又是一夜。就在这日夜笙歌中,不问朝政的夫差终于开始有所觉悟。但是,一个“坠”字,其实已经反映了国事衰微,无可奈何。吴国的衰弱,也就在诗人淡淡的笔墨中越来越明显,到了无可救药之时。
所以,最后一句“东方渐高奈乐何”显得格外分明。”“高”是“皜”的假借字,此时东方微白,天已发亮,歌舞不能继续下去,太平的日子马上就将结束,吴王的好日子当然也已到了尽头。
我们知道,李白说的实际上就是吴王夫差打败越国,报了父仇之后,反而不思进取,被西施所迷惑,最终亡国的故事。《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序》还记载,当贺知章吟诵这首诗时,还夸它“此诗可以哭鬼神矣。”
《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序》是范传正为李白新墓所写的碑文,根据范传正的时代和地位,这个故事的可信度极高。那么,为什么贺知章为什么就说了这句话,没有进一步发表看法呢?
这是因为,李白的这首诗显然还有更深的含义。一般古人用典,都是讽喻当时的朝政,否则就是无病呻吟。李白显然看到了开元盛世下的阴影,看到了唐玄宗由明变暗,发生着和夫差相同的变化。所以,他明写吴国,实写大唐,明写夫差,实写玄宗。
李白年轻气盛,当时又没有官位在身,再加上唐朝包容性很强,不兴文字狱,所以他可以畅所欲言,并不没有人为难他。贺知章却不同,他肯定读懂了李白的意思,所以才发出“哭鬼神”,这不仅是艺术上的欣赏,更是在思想性上的认同。但是,贺知章一生顺遂,也不过问朝政大事,他经历了开元盛世,不愿意看到落幕,所以不愿多言,也不敢多言。
当然,也可能就是他的态度,让李白抛出了更牛的作品《蜀道难》。也就是它,让贺知章再也无法正襟危坐,只能以堂堂文章宿老的身份,成为了李白的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