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四川•记忆】王凌霄 ‖ 西康省时的周公堰

西康省时的周公堰

王凌霄

周公河是雅安最大的江河之一,它发源于洪雅的瓦屋山。因为瓦屋山终年白雪皑皑,原始森林连绵不绝,所以周公河的水源充足。周公河流经的地方没有工厂、没有人口稠密的城镇,河水四季常青,水质仍保持了它的清澈泠冽,是人畜最佳饮水源。

雨润周公河,李万平 摄( 图片来自网络)

雅安人对周公堰有着特殊感情。我读初中时就要经过周公河,那里有一渡口,一只小船摇摇晃晃载我们渡过,河中经常见到体型优美的雅鱼。我读师范学校时,曾参加过义务劳动,就是去修周公河堰。我参加工作时,也在它的地段,因此与周公河、周公堰有不解之缘。
上星期天,管理周公河堰的管理员张明全找我摆谈,他是管理周公河堰的最后一任管理员,他说他对周公河堰感情特别深厚,
张明全带着忧伤的感情,讲述了雅安周公堰的始末。
1942年,刘文辉时任西康省主席。

刘文辉(图片来自网络)

西康省会虽在康定,但其军事、政治、财政、文化中心都在雅安。刘文辉把西康省府设在康定是有深意,也是为了减少几个军阀对他的虎视眈眈,所以他的24军军部仍然在雅安,西康省所在地康定只是一个边区小城镇,人口不到一千,没有任何工业企业,只有一个省政府的牌子,由省主席张为炯在康定坐守。张为炯为人诚实忠厚,他就安安心心地守在那个地方。
因为刘文辉原在四川省的一切家当都迁移到雅安,所以对粮食的要求就特别重要,离雅安只有几公里的大兴乡,就是刘文辉取粮的最为方便和最为重要的基地。而大兴乡又有一万多亩水稻田,是产水稻的好地方。大兴乡虽依山傍水,但田地离青衣江还有几里路,并且青衣江的河床比较低,因此这一万多亩水稻田仍处于严重缺水状态。为解决大兴乡一万亩水田还有草坝乡、和龙乡一千多亩水田的灌溉问题(大兴乡是雅安县的大米主产区,自古就有雅安粮仓之称,刘文辉征粮在雅安县主要就是靠大兴、草坝、中里),他非常支持修周公堰。
修建周公堰是西康省政府出钱,大兴乡农民自己筹集一部分。采取谁受益谁出钱的办法,出钱最多的有高家、顺路、穆家。周公堰于1921年初动工,历时近一年建成。
堰头开始于周公山南麓的毕家山下,到大兴乡场上,总长7.8公里。刘文辉修建周公堰虽是为一己之私,但客观上为雅安人民做了好事。周公堰的水源来自瓦屋山。瓦屋山终年积雪,山高林密,水质清澈,是人们饮用水的最佳选择,它源途流经丙灵、望鱼、大河、沙坪、进入周公河,进入沙坪后河面宽阔,保证了周公堰的水源四季常青,既解决了人畜饮水,又保证了那一万多亩水稻田的灌溉。周公堰虽规模较小,但在当时已经是了不起的大事了,开渠那天,刘文辉亲自带领西康省的要员到场并讲话,刘文辉还为“周公渠进水闸”题字。
原西康省主席刘文辉为周公堰题词(作者  供图)
张明全是周公堰渠的管理员,所以对此事特别关心,到处寻找刘文辉的题字。几经周折,终于在雅安县的粮食二仓库找到了这块刘文辉的题字。(如图为工整的楷书体,落款是刘文辉三字)
1950年2月,雅安解放。解放后的西康省委、省政府拨款,组织庞大的施工队伍,并号召各单位组织人员进行星期天义务劳动,维修周公堰。大家热情高涨,修建速度很快。扩修后,堰渠加宽加深,7公里长的堰增加到17.58公里,支干道有洪支渠和黑支渠两大支渠,其余为灌溉派生的32条小支渠,排水量增加了5倍,为蔡农乡、大兴乡、草坝乡、和龙乡的人民带来了极大利益,而且在源头修建了周公河水电站,它在历史上有着巨大贡献。老百姓欢呼雀跃,热烈拥护,因此周公堰非常出名,曾经辉煌一时。
周公堰有一个机构比较大的管理站,最后的管理员张明全说,在我的前面有四任,他们都非常负责,工资又少,但毫无怨言,只觉得管理周公河堰是一个非常光荣的任务。现在,每个乡、社、群众都吃的是自来水,田地都开发成经济区,各种大电站代替了小水电站,周公堰的功能消失,我也成为最后一任管理者。
最后张明全高兴地说,这几十年变化太快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家家户户不仅都富起来了,而且我们都成了城市人!那神情十分爽快。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0)

相关推荐

  • 安仁:刘文辉人生历程

    刘文辉公馆,即刘文辉旧居陈列馆共有三个院落,收藏了刘文辉生前用品,将刘文辉的少年.青年.主政西康.抗战.起义等历程以院落分布的形式展现,真实再现了他审时度势,顺应历史潮流,爱国的一生,从中可以感受到中 ...

  • 四川省近现代人物——刘文辉

    刘文辉 刘文辉(1894-1976),字自乾.生肖:马.四川省大邑县人. 早年先后就读于成都陆军小学.西安陆军中学和北京陆军第一中学. 1917年于保定军官军校炮兵科毕业后回四川.相继任川军参谋.营长 ...

  • 飞夺泸定桥时,敌人为何不炸桥,而是拆木板?

    很多年后,军阀刘文辉之子刘元彦说:"在泸定桥,红军就是被放过去的....." 真实情况确实如此吗? 说放过去,可能有些夸张,毕竟,红军的先头部队,不是从容走过去的,是在血与火的拼杀 ...

  • 1949年春节刚过,刘文辉准备从成都返回...

    1949年春节刚过,刘文辉准备从成都返回雅安,安排起义事项. 为了确保安全,刘文辉调第一三七师副师长巫朝汉(解放后曾任四川省政协委员,洪雅县人大副主任)到成都,巫朝汉到达后住武侯祠.第一三七师特务营董 ...

  • 四川“生活过高”铜元初探

    在四川钱币学界和收藏界,"边铸"当一百文铜元,俗称"生活过高"铜币,一直以来是众多藏家所追逐的.极具四川特色的重点铜元币品.然而遗憾的是,无论在四川的钱币学界还 ...

  • 1944年再进西康雅(安)属康(定)属老照片

    1939年6月至12月,为开发西部大后方,我国电影教育家孙明经骑马投入川康科学考察,历时半年,用电影摄影机和照相机拍摄,一次拍摄所用胶片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在中国的摄影史.电影史.科考史中都很罕见. ...

  • 成都西康王刘文辉旧居啥样?探访安仁新公馆!墙里还发现个小金库

    成都西康王刘文辉旧居啥样?探访安仁新公馆!墙里还发现个小金库

  • 孙明经眼中的西康省

    孙明经,祖籍山东掖县,1911年生于南京,193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37年~1944年间,先后四次完成了行程万里的科考拍摄.1939年6月~12月,为了抗战需要,国民政府准备经略. ...

  • 【方志四川•记忆】王云贵 ‖ 四川柳江古镇保护开发之始末

    柳江 [编者按]烟雨柳江,水墨丹青,无数文人为之不惜笔墨颂唱,无数画家陶醉其间挥毫泼墨,海内外游客凡到此无不流连忘返,依依不舍. 洪雅柳江,一个让人乐不思归的川西小镇.今天,我们畅游古镇,漫步遐思,不 ...

  • 【方志四川•记忆】李海 ‖ 朱纯一:与收音机相伴一生的人

    朱纯一 与收音机相伴一生的人 李 海 朱纯一,四川省仁寿县普宁街人,1950年12月生.作为一个与共和国共成长的人,他与收音机为伴,一起见证了社会的进步,见证了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 说起对收音机的 ...

  • 【方志四川•记忆】桑宜川 ‖ 四川大学语言培训中心忆往

    四川大学语言培训中心,曾是上世纪80-90年代校园里的一道亮丽人文风景.那年月,中国刚打开国门,对外开放不久,大学毕业后的莘莘学子,工作几年后,不少仍渴望到海外去留学深造,要申办签证,必须先通过语言关 ...

  • 【方志四川•记忆】王忠文 ‖ 攀枝花矿山开发史话

    攀枝花矿山开发史话 王忠文 传说很久以前的一天,一个挑着装有破铜烂铁担子的补锅匠途经攀枝花兰家火山时,顿感肩上的担子像似被人使劲在住下拽,当他走出该地段后又觉担子下拽现象突然消失,担子也轻了许多,疑心 ...

  • 【方志四川•记忆】冯明礼 ‖ 攀枝花东区密地街道艰苦创业历程

    攀枝花东区密地街道艰苦创业历程 冯明礼 我于1970年从部队退伍回蓬溪县.同年10月,适逢渡口市到我们家乡招工,与我一起被录用的工友有700多人.我在矿山井巷公司工作了4年多,1975年调至东区参加基 ...

  • 【方志四川•记忆】李卫平 ‖ 老街与仁和之印象

    老街与仁和之印象 李卫平 小时候我不是仁和人,我的老家在今天攀枝花市西区格里坪镇的庄上村,我出生的时候那里属于云南省华坪县管辖.国家实施"三线建设"后,老家所在的平江乡划归渡口市管 ...

  • 【方志四川•记忆】王斌 ‖ 夹马牙

    夹马牙 王 斌 夹马牙,就是用铁钳把小猪嘴筒里两边的马牙(獠牙)夹去.这样,小猪才能更好地吃猪食.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只小猪从市上买回家,放入猪圈,夹马牙是断断少不了的. 那时,我们生产队有 ...

  • 【方志四川•记忆】甘元俊 ‖ 八角遗址话兴衰

    八角遗址话兴衰 甘元俊 九龙场镇位于四川省邻水县南边陲,其规模在邻水诸乡镇中首屈一指,街道之平整宽敝,也堪与邻水城镇媲美.离城镇不远,有一个几十幢房屋的大村落,名叫八角.相传,九龙场镇兴起之先,八角本 ...

  • 【方志四川•记忆】曾宏 ‖ 川南独有的最大高山人工湖:红龙湖

    川南独有的最大高山人工湖:红龙湖 曾 宏 红龙湖今貌 坐落于川南古蔺县城北部的红龙湖,是地球北纬28度线上迄今为止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林带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称号,系四川省自然保护区,最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