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口述史,温州开先河,新书出版,听老艺术家娓娓道来!

与时间赛跑,打捞即将流逝的历史记忆。继《温州戏曲口述史》面世之后,温州市文化艺术研究院联合市越剧演艺中心、温州广电传媒集团音乐之声频率,历时三年采集、整理、编著而成的《温州越剧口述史》近日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这也是我国首部越剧口述史。
《温州越剧口述史》项目负责人、主编施小琴表示:这部书通过对13位越剧艺术家的访谈实录,展现了20世纪中叶以来越剧艺术在温州的流播形态,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批温州本土和外来的艺术家们以极大的热情和努力,融汇创新,在温州的戏曲舞台上奋力耕耘,使得“南戏故里”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
我市著名编剧张思聪在序中认为:该书和《温州戏曲口述史》中有关越剧的内容加在一起,构成了温州越剧发展的全景图。这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原所长王安葵在通读全书后,感谢编者给了他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认为“每一位受访者谈得都很真实生动,组合在一起,描绘了一幅当代温州越剧动态的历史图画”,更表示“这样的书对研究戏曲美学很有用”。

“他的一生就像他所从事的艺术工作一样,在书写着美丽”

越剧是我国最大的剧种之一,它很早就进入了温州人的文化生活中,在温州的创作和演出一直非常繁荣,并产生了许多相关的人物、团体和活动,成为温州戏剧史和文化史的重要组成。2017年,温州市文化艺术研究院在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的指导和支持下,联合温州市越剧演艺中心一起申报了“2017浙江省文化厅科研项目”,获得入围立项。
《越剧口述史》选取我市当代越剧界有着突出影响力和代表性的13位老艺术家进行深入访谈,他们中有演员、编剧和导演,以及剧团、文化部门的领导。其中年纪最大的是出生于1933年的乐清越剧团老团长陆贞芳,最年轻的是今年70岁的温州越剧团原副团长、越剧名角贾小萍。

视频:瓶子kameko,仅供学习交流

2017年三代同堂《荆钗记·荐亡》汤丽芳、贾小萍

这些老艺术家们都经历了从旧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巨变,走过了不平坦的人生道路,艺术生涯跌宕而艰辛。如今,白首回望来时路,他们无不慎重而认真。《越剧口述史》副主编、温州广电传媒集团音乐之声频率节目部主任王漪说,这些老艺术家对这项工作的支持和认真劲儿让她吃惊,像陆贞芳老师,在收到采访提纲后,居然自己写了90来页的文字稿。

翁焕新(右)与尹桂芳

温州越剧界的老领导翁焕新老师,是一位为温州文化事业默默耕耘和奉献了一辈子的长者,为人非常低调,网上竟找不到一点介绍资料。他一般不接受采访,听说这次是为温州越剧服务,才破例答应。他细致入微,每一张照片都做好标记和备注,对应文字更是一目了然。

去年10月,北京小百花越剧团为了纪念恩师金毓麟,在老师家乡乐清大剧院演出期间,团长程元娜坐着轮椅带伤出演,金毓麟的老师、原乐清越剧团老团长陆贞芳老师(中间带眼镜)、原乐清越剧团资深前辈王少楼(右)老师等,在谢幕后上台慰问,感动于程元娜团队的奉献精神。

为了保证材料的真实可靠,口述史的所有采访都会全程录音,并在整理成文字材料后交给受访者过目认定。这些老艺术家们的严谨同样让王漪记忆深刻:“特别是陆贞芳老师,改了一次又一次,对稿子的要求特别高。”戏迷胡胜盼负责采写曾在温州多个剧团担任领导职务的陈后良老师,他在采访后记中感叹道:“我把文字发给陈老师过目,他不但对文稿提出了自己的高见,还亲力亲为修改,使之更有系统性,更富层次性。陈老师的严谨认真让我由衷赞叹,并深受教益。一位优秀的艺术工作者,他的一生就像他所从事的艺术工作一样,在书写着美丽,他们的背后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可以说是深入骨髓”

《越剧口述史》中的13位老人,都是曾经活跃在我市越剧事业一线的佼佼者,不管是在台前还是幕后,他们都全情投入,用心血和智慧为我市、我省乃至全国观众奉献了一道道精美的视听盛宴。在他们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不管戏曲是处于盛期还是低谷,他们对越剧事业都始终热爱,痴心不改。
张腊娇(左)和恩师陆贞芳(中)以及搭档王少楼(右)
担纲本书大部分采访任务的王漪对此深有感触:“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可以说是深入骨髓,这是常人根本无法想象,也无法做到的。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正因为他们全力投入到了越剧事业中, 在生活中往往很弱智,甚至是‘白痴’。像乐清越剧团的当家花旦张腊娇老师,有一次她做了膝盖手术,回家后出门时,发现走路一脚高一脚低,她想,糟了!手术做不好了,以后怎么上舞台啊!赶紧回家,一看,原来是穿错了鞋子,一只高跟、一只中跟。”
汤丽芳老师剧照
让王漪尤为感动的是这些老艺术家的另一半对他们工作的支持:“采访原温州越剧团的著名小生汤丽芳老师特别省力,因为她老伴早就把她的东西整理好了,生平事迹、参演剧目、获得荣誉等等,文字、照片都整整齐齐。采访中我们得知,他就像汤老师的高级助手,一直在她身后默默支持着她。他会在她排演时帮她录像,然后放给她看,探讨有哪些不足之处。他喜欢看电影,家里收藏了几百张电影碟片。我感觉他就是一位智者,他用自己行业外的视角和对艺术的感悟力,帮助妻子在艺术道路上走得更好更远。他俩既是恩爱夫妻,也有亦师亦友的关系。可惜接受我们采访不久,他就去世了,这对汤老师打击很大。”
张雪君老师剧照
“像这样的恩爱夫妻还挺多的,原湖州越剧一团的当家花旦、随团迁往文成担任文成越剧团副团长的范雅娟老师,她先生是剧团的作曲,两人志同道合,最艰难的日子里也一直是相互扶持。还有原温州市越剧团的著名小生张雪君,前年采访时她已经84岁,白白净净清清爽爽的,根本不像一位84岁的老人,但她自己说有些老年痴呆了,我还不大相信。他女儿告诉我刚刚发生的事情她转头就忘,过去的事倒是能回忆得起来。她的记忆是有些零碎,几次采访都是和她那时已90岁的老伴、她女儿三人一起回忆完成的。她的老伴也和汤老师的老伴一样,把有关她的新闻报道、各种照片都一本本地粘贴起来,放得好好的。”

“他们的成功,不是只靠侥幸或时代就能做到的”

有趣的是,书中的13位艺术家除了著名编剧、寓言家张鹤鸣先生一人,都没有读过大学,大多也没有经过专业的艺术学校培训,他们能在艺术道路上脱颖而出,摘取累累硕果,热爱和痴迷越剧是其一,不满足现状、积极创新、寻求突破也是重要原因。

越剧神话剧《海国公主》成功背后的故事

20世纪80年代,由瑞安市越剧团创排的、根据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改编的越剧神话剧《海国公主》,曾在全国越剧界轰动一时,这个剧目不仅在1985年浙江省第二届戏剧节上一举夺得十八项大奖,还在次年进入北京中南海怀仁堂演出。一个县级剧团能获得如此殊荣,这一奇迹的缔造者就是时任瑞安越剧团团长兼编剧的张鹤鸣。在口述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这个剧团基础一般,更没有大牌名角,是张鹤鸣审时度势,大胆创新,顶着极大的压力,硬是让外国的童话完美嫁接到了本土的越剧舞台上,获得了成功。因为是一部外国戏,化妆、道具等等都有很大的不同,张老师带领团队绞尽脑汁,想出了既省钱又有效的金点子:“金光闪闪的头饰是纽扣做的,鞋子是雨鞋上面用油漆画的,有些特殊的道具是用乒乓球做的……演员的头发黄黄的,是用黄泥染的。抹着黄泥、香蕉水,一次演出结束要洗好半天。”这些在当年物质极度匮乏的情况下进行的创造,让今天的我们难以想象又无比钦佩。
王凤鸣老师剧照

视频来源网络,仅供学习交流

越剧《陈琳拷寇》王凤鸣、鲁爱民、刘鹿平

原温州越剧团的著名女小生王凤鸣,曾因主演《啼笑姻缘》蜚声上海滩。在艺术上她追求自己独特的风格,精益求精,展现出不一般的艺术魅力。和她搭档演出《洗马桥》的张腊娇说:她抓我的手就像男人的手,她的眼睛看过来就像男人看我一样,让我不敢看回去。
“他们的成功,不是只靠侥幸或时代就能做到的,”王漪说,“这些艺术家们,确实不简单。”
“老艺术家们的艺术生涯虽然各不相同,但是,他们对艺术的执着精神,值得后来者学习;对艺术的艰辛付出,值得我们敬仰。”参与《越剧口述史》的大部分文字整理工作的戏迷邹育飞说,作为一位新温州人,“我惊诧于温州戏曲环境的热闹。这二十多年来一直未曾改变。温州不愧是南戏故里,戏曲之乡,戏曲的基因已经遗传于温州人的身上。且不说专业院团一直出人出戏,单是民间的协会和社团,就已经是一派繁荣景象。这些协会和社团不但数目惊人,而且深藏许多戏曲名票,演出质量并不亚于专业演员。还有,无论是专业团体人员,还是普通的戏迷,很多人都在自觉地传承戏曲。”
南戏故里,精彩还在继续。

— END —

图文:温州日报记者 潘虹

部分图片来源:1003私家车音乐广播

本期编辑:东方笑

☞ 官方QQ群:208896494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