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我们的样子
距离晚清被终结已有100多年了,这段时间,中国真的发生了'炸裂'般的变化。
摄影家刘香成历经数十年,在世界各地收集有关晚清至民国的影像资料,并汇集成《壹玖壹壹》一书,以下照片都来自其中。
屋顶上的溥仪。北京,20世纪初。
1912年溥仪逊位时,还只是一个不到六岁的孩子,享受着'皇室优待条件',在紫禁城中的生活可以说是无忧无虑。
故宫保存的这张溥仪照片,是他站在千秋亭西侧房顶上的拍的。
摄影/詹姆斯·利卡尔顿,美国华盛顿国会图书馆。
稻田、农舍和茶园,江西梅田,1902年。
摄影师利卡尔顿在日记中写道:
'这个山谷满是稻田,水稻被田埂分隔开以便单独灌溉,田边的稀疏灌木是茶树。
这里,百姓比较愚昧迷信,很少有外国人敢从村庄穿过,坐着的中国人来自稍大些的城镇,受外国人雇佣。'
摄影/弥尔顿·米勒,英国伦敦皇家亚洲学会。
路边小景,香港,1860~1862年。
几位妇女坐在路边轿子前修补衣服,一个小小的婴儿在母亲膝下戏耍。
提到香港,当代人脑海中闪现出的画面一定是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或者是灯火通明的维多利亚港。
如果不是照片出处明确,人们很难将这样的景象与香港联系在一起。
摄影/约翰·汤姆逊,英国伦敦维尔康姆图书馆。
长江上吃早餐的船工,1872年。
这些船工是船只沿长江上行时最主要的动力。
他们身着统一的服装,紧绷的嘴角显示出他们身体的壮实。这是一种以透支精力和生命为代价的工作。
摄影/佚名。抽取蚕丝的女工,香港,19世纪80年代。
生丝是19世纪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之一。
从照片中展示的装置来看,此时家庭缫丝业已经有了一定规模,众多这样零散的家庭手工作坊汇集起来,成为中国近代工业和对外贸易的根基。
摄影/施塔福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街边梳头摊,1900~1910年。
清代男人的辫子,似乎成了那段历史的一个象征。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时至今日,仍有西方人认为,中国人的一个特征就是留着这样的辫子。
摄影/约翰·汤姆逊,英国伦敦维尔康姆图书馆。修脚师,北京,1869年。
民间的修脚师不单单可以提供剪脚趾甲等简单的服务,还是流动的脚医,他们能根治鸡眼等各种脚病。
摄影/詹姆斯利·卡尔顿,英国伦敦大英图书馆。在紫竹林教堂避难的神父和中国教民,天津,1900年。
义和团运动中,除了外国人,更多被义和团追杀的是被称为'二毛子'的中国教民或使用洋货的中国人。
为了躲避战祸,很多人都逃往使馆和教堂寻求庇护。
摄影/佚名,英国牛津大学皮特利弗斯博物馆。七个爬上墓塔的人,1908~1912年。
清末新思想的引进,让很多人认识到强身健体是改变命运的途径,遂聚众练习传统武术。
但除了强壮的身体,还需要用'民主与科学'来武装头脑。
摄影/詹姆斯·利卡尔顿。美国华盛顿史密森尼博物院贝林中心国立美国历史博物馆档案中心。
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德西由联军军官陪同,率军穿过午门进入紫禁城,1900年。
瓦德西曾任德国总参谋长,晋升陆军元帅。
1900年8月,任八国联军总司令,并于10月17日抵达北京,进入紫禁城并住入慈禧的仪銮殿。
摄影/佚名,香港历史博物馆。孙中山等谒祭明孝陵,南京,1912年2月15日。
清帝退位三天后,孙中山一身戎装携南京临时政府官员谒祭明孝陵。
辛亥革命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口号,因此孙中山一行在清帝退位后即来拜祭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明孝陵。
前排自左三始分别为南京临时政府南京卫戍总督徐绍桢、陆军总长黄兴、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海军总长黄钟瑛,左七露半张脸的是教育总长蔡元培。
一个月后,临时政府即宣告解散。
永定门是北京城中轴线最南端的城门,城外商贾云集,热闹程度不输前门大街,从这张照片中可见一斑。
照片右边的永定门城楼和箭楼在1957年被拆除,2005年又重建了永定门城楼。
街对面的墙上贴着著名的仁丹广告。
仁丹是日本人森下博明治三十八年(1905)创制的一种银色小药丸,有提神醒脑、消毒杀菌的功效,风行中国数十年。
墙上的这版仁丹广告是大正五年(1916)的版本。
繁荣的前门商业街。
北京的商铺门脸有着特殊的装饰,往往用房檐伸出的龙头装饰悬挂店铺的字号。
在这条不宽的街道上,车水马龙,摩肩接踵,一个赤脚的人力车夫正要避开一个拿伞的小脚妇人。
左边售卖'玫瑰生发蜡'和'艳容雪花膏'的是中法大药房。这家药房是宁波人黄楚九于光绪十六年(1890)在上海创办的。
吸烟品茶的老人。
六位耄耋老人聚在一起吸烟品茶,享受着自在的闲暇时光。
岁月已经在他们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世道再多变故也不过是冬去春来,年复一年而已。
街头的日本女性。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各国获准在北京设立公使馆,到光绪二十六年(1900)庚子事变之后,各国又获准将驻军部署在京津一带,加上过去几十年里各口岸城市工商业的发展,至少在东部的大城市里,外国人已经不再是稀罕物了,市民们逐渐习惯在街头巷尾偶遇几个外国人。
这四位撑着洋伞的日本女性漫步在北京街头,从容自在。
抱着孩子的满族妇女。
照片中的女子是典型的满族妇女打扮,梳着旗头,身穿长及脚面的旗袍,外罩坎肩,天足穿着花盆底绣花鞋,鞋底不高。
这种装扮尤其是头饰在各种以清代为背景的影视剧里极为常见。
清中期以后,满汉两族在服饰上互有仿效,民国时流行的旗袍和长袍马褂,都源于传统的满族服饰。
照相馆内的玩鹰人。
老北京人有很多玩乐的方式,玩鹰是其中很酷的一种。
这种玩乐方式往上追根溯源,是清朝入关后为了让八旗子弟们不致荒废骑射之本而举行的木兰秋围,驯鹰的初衷本来是帮助打猎,内务府下面有一个部门专司此职,叫养鹰鹞处。
由于皇家养鹰,后来逐渐上行下效,八旗子弟又渐渐远离骑射,于是驯鹰就演变成了一种纯粹的玩乐。
照片中这几个玩鹰的年轻人,看这打扮和架势,在当年大概也是很拉风的。
到20年代以后,旗人的生活日益窘迫,玩鹰的人渐少。
照相馆内的青楼女子。
1949年前,娼妓业在中国是合法的。
进入民国后,在进步社会舆论和团体的促进下,北洋政府内务部做出过限制娼妓的规定,但没能付诸实施。
照片中三个姑娘看上去年龄都不大,民初最著名的青楼女子小凤仙,结识蔡锷时只有十六岁,大概就是照片中这些女子的年纪。
她们往往精通音律,甚至能吟诗作画,且常常是女性时尚潮流的领导者,比如女性去照相馆拍摄肖像最早就是她们先行试水,这其中有招揽生意的目的,但在那个时代也算是开风气之举。
穷苦人家的孩子。
或许是因为炎炎夏日,或许是因为家里太穷,这些游荡玩耍在街头的孩子们几乎都没有穿上衣。
民国以后平民教育在各界的推动下有了显著的发展,各地都兴起了办学高潮,但是无力进入学堂读书识字的穷人孩子依然不在少数。
教育的缺失,使得这些孩子们只能用浅窄的眼光观察世界。他们静静地面对着照相机,显得有些木讷。
内城左一区泼水的工人。
进入民国后,政府提倡新的生活习惯,教育民众讲究卫生,并积极治理主要干道的环境。
北京素以大风和满城黄土闻名,为了降尘,政府派遣专人每天为街道洒水。照片中的两名“环卫人员”正在进行洒水的工作。
他们戴着大沿帽,从制服上可以得知他们属于内城左一区,这是民国时对北京城的区划,内城左一区即今王府井、南池子一带。
独轮车和黄包车。
独轮车也是一种重要的运输工具,多数时候用来载物,在某些地方,比如19世纪的上海,也作为出租车用来载人。
照片上这辆满载白萝卜的独轮车可能正要送往某户人家,萝卜是北方人传统的冬菜,人们会在天气变冷之前大量储存。
街上黄包车往来穿行,这种廉价的交通工具自清末起在大城市里流行,至50年代逐渐为更省力更快捷的三轮车取代。
北洋政府内务部曾发布法令,规定十八岁以下、五十岁以上者不得做人力车夫,然而为生活所迫,还是有不少不满十八岁的年轻人从事这项工作,胡适为此写过一篇小诗《人力车夫》。
五四以后一些青年人号召不坐黄包车,作为'新生活'的内容之一。
传统的耕作方式。
这种靠人自身的重量来翻挖土地的方式,可能已经传承了上千年了。
在20世纪20年代,一个中国农民一年辛苦劳动的平均产量只有一千四百公斤,以全国的总量来讲,也只是在最低限度养活全体人民的水平上略有盈余。
没有剩余的财富进行各种生产投资,正是旧时中国农民以及以农业为根本的整个中国贫穷的主要原因。
义兴木场的锯木工人。
欧洲人在18世纪就进入了蒸汽时代,机器的普遍使用使得19世纪后期来到中国的西方人面对中国的锯木工总是备感讶异。
实际上直到20世纪80年代,这种将木材一头支起上下拉锯的锯木方式,还在普遍使用。
照片中这家义兴木厂的两个工人,正在用一把一人多高的大锯一上一下分锯长木,上方的工人和右边提着鸟笼的年青人还盘着辫子,辛亥革命距此不远,许多人仍未剪辫。
赤裸的童年。
儿童年龄还小的时候,经常赤身裸体,在炎热的夏天,辛劳的父母们通常不以为意。
但是照片上这几个孩子,从身上的晒痕来看,左边两个较小的女孩平时都穿着肚兜,右边三个黑得跟泥炭一样的男孩,如果参考身后短短的日影和小河,大概是盛夏里整日下河玩水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