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的简称“鄂”来源于鄂王城
鄂王城城址位于湖北大冶市金牛镇鄂王城村胡彦贵湾,距大冶城区46千米。传为西周时期,楚国熊渠封其中子红为鄂王于此建城而得名。城址依岗地而建,呈南高北低状,坐西朝东向,有内城和外城之分,内城系指鄂王城。城址为土筑城墙,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400米,周长1553米,占地面积约112500平方米。城垣保存尚好,有缺口7处,其中两处为城门。垣外有护城河遗迹。城内南部发现夯土台基,面积约2000平方米,遗存有大量的板瓦、筒瓦等建筑材料遗物。城外西部及西南、西北岗地分布有成群的封土墓,已探知墓区21处,古墓229座。年代为东周、唐宋、明清时期。出土有战国时期楚国金币,青铜铭文戈、铁削刀及大量生活陶器皿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鄂”作为地名,最早见于西汉司马迁《史记·楚世家》云:“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和,乃兴兵伐庸、杨粤(越),乃至于鄂”。此“鄂”应于鄂国有关。
“鄂”字甲骨文、金文写做“噩”,古代与咢、愕、谔通用。据《史记·殷本纪》记载:“(纣)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及至商纣王残杀九侯,鄂侯“争之瞗,辩之疾”(眼珠不转地盯着纣王,跟他激烈争辩),结果被纣王残杀,鄂国也因此被迫南迁。西周时期成为周王朝屏藩南土的一个重要方国。西周中晚期,周王室日渐衰微,鄂侯驭方率南淮夷、东夷共同叛周,西周王朝下达的“裂伐鄂侯驭方,无遗寿幼”征伐令。据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禹鼎》(1942年在陕西省岐山县出土)铭文记载,周王朝派出武公率西六师、殷八师伐鄂,俘虏了鄂侯驭方。周厉王平定鄂国叛乱后,为了替代其屏藩南疆的作用,将两个舅父封在南阳为申、吕之国,把鄂国王族(在今河南南阳新店乡夏响铺)置于周王朝统治范围内。
至于湖北鄂王城则与楚国熊渠有关。公元前877年,楚国熊渠趁周王室衰弱之机,开疆拓土,相继攻打庸国(今湖北竹山县)、扬粤(杨水一带的越人),并封长子康为句亶王,次子红为鄂王,三子执疵为越章王。此“鄂”应在鄂国(都今湖北随州安居镇)附近。熊渠称王后不久,因畏于周厉王的征伐,自动去王号。及至周厉王灭鄂后,鄂国故地被曾国(随国)占领,曾国成为汉东第一大国。鄂王熊挚红受曾国威胁,乃向东发展,将鄂王治所迁至鄂王城(原属鄂城县马迹乡,见《湖北通志.古迹.武昌县》载:鄂王城在县西南一百二十里马迹乡。1955年11月划入大冶县)。到春秋战国时期成为鄂君的封地(为楚灵王之弟子皙的封邑,楚怀王之弟启的封邑)。从西周熊渠时鄂王熊挚红;到春秋楚灵王时鄂君熊子皙;再到楚怀王时的鄂君熊启,“鄂”邑一直是楚国的重镇,一座普通城池而已。秦一统天下后,把鄂王城附近设置为鄂县。三国时,因鄂王城东南约10千米处有武昌山,遂取“以武而昌”之义,改鄂县为武昌县。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分武昌县为武昌、鄂两县,鄂县治所在今大冶市西畈(金牛镇),隋开皇九年(589年)并鄂县入武昌县,鄂王城逐渐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