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谈牛市的泡沫顶部

@月风_投资笔记:2014年2月,当时我开始竞选公司内部的基金经理,作为一个主看大金融的前精算师,能给我选的第二行业其实寥寥无几,这里被上天眷顾的人往往会去选大消费,至于我,一时脑抽,之前选了同样门槛比较低的传媒,至今踏上了不归路。

第一个公司写什么,投委会建议写这个行业的代表性公司或者说头部公司,于是我选了——乐视网。

折腾了很久,看了很多卖方报告,根据卖方的底稿自己调了盈利预测,我终于折腾出来一篇报告叫:《乐视网:“一云多屏”契合行业发展,OTT实现弯道超车》。

但是真的很痛苦,我在给我当时的直属领导——公司的投资总监内部汇报时,讲的磕磕巴巴,很多逻辑根本串不下去,说真的,连我自己都不信。

当时的领导看到我一脸便秘的表情,对我说了一句终生受用的话:如果连你自己都不信的公司,你大概率永远都不可能在它身上赚到钱,何必要去强推它呢。

我一下子就醒了,但是那时离报告答辩期已经很近了,我又来不及写第二家公司,于是我心一横,花了两天时间推翻重来,写了公司内部的第一篇“卖出”报告,42页。

标题是《乐视网:一家具有代表性的“强烈卖出”的创业板标的》,然后答辩时,投委会的评价是“胆子很大,很有原则”,然后我顺利评上了投资经理。

事后看,当时乐视还没有做手机和汽车,但是本身的现金流和资产负债表其实已经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汽车其实是压垮它的最后一根稻草。

你以为这是一个爽文套路么?

并不是,因为2014年2月底,乐视的股价是11元,在2015年的最顶峰,它的价格是44.70元,即使前面的那个11元,已经对应着公司125倍的PE估值。

任何一个股票,它的股价泡沫期,你永远猜不到顶部会在哪里,如果这里我依据我的报告去做空它,连内裤都赔没了,包括后面出的乐视手机和汽车,最后看起来商业模式走不通,但是都是推动股价上涨的最强助力。

如果我在2014年2月做空乐视,没有任何杠杆,我会先赔掉80%的本金,再从底部大赚11倍,最后的累计收益是67%,因为最后的退市价是4元。稍微加一点点杠杆就会爆仓。

永远不要预判牛市的泡沫顶部在哪里,因为这个顶部是由最疯狂最无知的人买完他的最后一万块,才确立的。我们又不是疯子,哪里知道疯子的行动模式。

不值这个钱的东西,早晚会坠地,虽然中间的过程甚至要花上数年。

我什么大浪没见过,没有估值和逻辑,别想忽悠我上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