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穴】丘墟穴:疏肝利胆泻火
【丘墟穴】胆经原穴
〖取穴方法〗位于外踝的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
〖解剖〗在趾短伸肌起点;有外踝前动、静脉分支;布有足背中间皮神经分支及腓浅神经分支。
〖主治疾病〗颈项痛,腋下肿,胸胁痛,下肢痿痹,外踝肿痛,疟疾,疝气,目赤肿痛,目生翳膜,中风偏瘫。
1.运动系统疾病:外踝肿痛,足内翻,足下垂,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腓肠肌痉挛。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中风偏瘫,颈项强痛,目赤肿痛,坐骨神经痛,肋间神经痛。
3.消化疾病:疟疾。
4.其它:胆囊炎,胆绞痛,腋下淋巴结炎。
〖人体穴位配伍〗配昆仑穴、绝骨穴治踝跟足痛;配中渎穴治胁痛;配大敦穴、阴市穴、照海穴治卒疝;配日月穴、期门穴、肝俞穴、胆俞穴、阳陵泉穴、腕骨穴治黄疸、胆道疾患。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胆经原穴。
〖穴义〗在胆经的风气作用下,地部脾土为空虚之状。
〖名解〗
(1)丘墟。丘,土堆或土坡也。墟,故城遗址或废墟。丘墟名意指在胆经的风气作用下,地部的脾土为空虚之状。本穴物质为悬钟穴降行而至的水湿风气,在风气的吹刮下穴内脾土为空虚之状,只有皮骨而无脾土(肌肉),故名丘墟。
(2)胆经原穴。原,本源也。本穴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风气,性寒凉,为胆经风气的生发之源,故为胆经原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水湿风气。
〖运行规律〗缩合冷降并下行足临泣穴。
〖功能作用〗生发风气。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功效
疏肝利胆,消肿止痛,通经活洛。
主治病症
古代记述:胸满、善太息、胸中膨膨然,目痛、目视不明、目翳、腰两胁痛、脚酸转筋、足腕不收、躄、髀枢脚痛、脚跗疼、痿软、草鞋风。
近人报道:胸胁痛、胆绞痛、胆囊炎、胆结石、腋窝淋巴结炎、足内翻、踝关节扭伤、高血压。
操作
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临床应用
1)针刺治疗胆绞痛;
2)针刺加三棱针放血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
3)针刺加耳穴按压治疗踝软组织损伤;
现代研究
(1)针刺使胆囊收缩及胆总管规律性收缩明显加强,对慢性胆囊炎有较好疗效;
(2)强刺激在引起胆总管扩张、胆囊扩张及其收缩的幅度方面大于弱刺激。
方例
目中翳膜:瞳子髎、丘墟。
胁痛:中渎、丘墟。
脚跗痛:丘墟、解溪、商丘、行间。
踝跟骨痛:绝骨、丘墟、昆仑。
附一:
丘墟穴在外踝骨的前缘,它是胆经的原穴。
丘墟穴专门治疗各种上火之症,也就是西医所说的发炎症状,比如嗓子发炎、咽喉肿痛、牙痛发炎、眼睛红肿发炎等病,都是一个意思。在足底反射区,丘墟穴相当俞上身淋巴反射点。如果是头痛和乳房痛的炎症,跟它就更有关系了。
附二:针刺丘墟透照海治疗胁痛
胁痛多因暴怒伤肝.肝失条达,疏泄不利而致胁痛。磷血内停型:多因气郁日久,血流不畅,胁络痹阻.或是强力负重.胁墙受伤,瘀血内停,正如(临证指南·胁痛)云:久病在络,气血皆窒”;肝胆湿热型:多因外湿内伤,或饮食所伤,脾失健运,痰湿中阻,气郁化热,肝胆失于疏泄条选所致;肝阴不足型多因文病或劳力过度.精血亏损.血虚不能养肝,弥络失养。(景岳全书·瞄痛)云:”凡房劳过度,肾虚赢弱的病人+多有胁肪问隐隐作痛,因肝肾精虚所致。丘墟透照海治疗胁痛以前二型多见,患者胁部呈现游走不定的疼痛多为气部,刺痛者多为血癀;臆隐作痛多为阴虚;胁痛伴有口苦、苔黄多为肝胆湿热。·2丘墟透照海的选穴原则及其操作方法21选穴原则左胁部疼痛取其右丘墟,病在右胁部,取左丘墟.先取疼痛较轻的一侧丘墟,后取疼痛鞍重的一侧丘墟,应用了以左治右,以右治左的治则,同时叉采用上病下取,高者抑之的治法。阱痛与肝胆二经相关,丘墟为足少阳胆经之原穴(难经)谓:“五脏六腑之有病者.皆取其原”-。”照海为足少阴肾经所属.此穴为几脉交会穴之一,适于明跷脉,丘墟透照海虽一针二穴,在横透时经过肾、肝、脾三经.这三条经弥经过阱部.因而丘墟透照海治疗胁捕的镇痛作用鞍好22体位的选择患者仰卧位鞍好,也可用坐位,其目的是保持针刺穴位的准确性,避免发生晕针,要针刺一侧其藤必须要弯曲,坐位时要脚踏实地,不能伸足取穴,体位合适,能保持行针时问。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与分享:弘扬中医 从你我做起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