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激活传播学跨学科研究

物联网是指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意思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给互联网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重构人类的信息社会,互联网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播,而物联网是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传播。物联网的传播学研究,一方面可以激活传播学一些领域的研究,例如组织传播、危机传播、科学传播等;另一方面可能衍生一些新的研究领域或分支学科,这些新的学科领域有可能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体。

开拓组织传播研究新领域

在传统媒体时代,传播学注重大众传播研究;互联网时代,传播学研究把目光投向人际传播;而物联网的产生,将激活组织传播研究。在传统的组织传播研究中,一切对信息传播研究的最终目的都是尽可能优化组织管理和最终决策。因此人们不论是研究组织结构,还是关注信息管理与控制,抑或组织环境,都在寻找减少组织管理和决策风险的办法。在物联网的射频识别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激光扫描器的运用下,组织管理水平出现了质的提升,有效减少了组织管理和决策风险。

然而,接踵而至的新问题穿越了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疆界。物联网虽然以“物”的形式出现,但归根结底还是由人来掌控的,而最终还是为人类服务的,它所获得的各种信息都有可能被组织中的“人”知晓,包括组织决策者,这就使组织的权力达到了空前的强度。但人们是否愿意生活中的所有物品甚至包括这些物品拥有者的自己都时刻处于一种被监控的状态?是否应该赋予组织如此大的信息使用权力?“由于任意一个标签的标识( ID)或识别码都能在远程被任意的扫描,且标签自动地、不加区别地回应阅读器的指令并将其所存储的信息传输给阅读器,要保证国家及企业的机密不被泄露还要确保标签物的拥有者个人隐私不受侵犯将成为物联网识别技术的关键问题。”事实上,这一问题正在引起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讨论。

促进学科交叉与综合研究

物联网的应用,还使整个危机传播和应急管理前移,基于物质世界的即时感应使得危机信号传播迅速提前到灾害发生之前,使人类应对灾害时在预警、防范和应变等一系列环节上更具主动性和科学性。2007年10月,日本的传感型地震预警系统正式投入使用。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时,传感型地震预警系统迅速发挥作用。但由于地震预测系统与应急管理系统尚未完全对接好。由此引发的核电危机等次生灾害也让人们始料不及。突发的自然灾害引发的复杂社会问题摆在传播学者面前。

因此,政府如何把握信息公开(大众传播)与应急管理(组织传播)两个系统之间耦合成为迫切需要的课题。要做到防灾救灾和信息管理的有效性,还需要物质世界与人类社会科学多界面、多系统的良好对接和协作,自然灾害预警系统(物联网信息传播)——政府应急管理系统(组织传播)——媒介与公众社会系统(大众传播),都需要建立信息转换的理论模型和操作系统,这就需要包括传播学者在内的各学科之间的通力合作,联合攻关。

需要指出的是,“人—物信息社会”的重构绝非只靠物联网,而是指包括物联网、移动网和传统互联网所构成的新一代互联网。过去,通讯业和IT业是我国传播学较少关注的领域。物联网的加入,信息传播从可看到可用,从认知到感知,传播学研究也从社会科学领域延伸到自然科学领域,危机传播与应急管理、组织传播与信息技术、科学传播与科技应用等重大课题,关系国计民生和人类福祉的综合性问题都会纳入传播学研究的视野。我们必须建立增强国家综合创新能力的研究范式,同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启动传播学研究“综合创新工程”。而这一系统工程至少包括以下的学科交叉和理论融合:云计算与云传播、信息科学与虚拟社会、核物理与传播裂变、生物科学与传媒生态、形式逻辑与价值逻辑……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关系密切。

跨学科研究平台:以国外为鉴

传播学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跨学科研究的产物,物联网的发展更强化了这一趋势,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跨学科(交叉学科)研究模式正好适应了这一要求。对于如何通过跨学科学术组织构建跨学科研究平台,以应对物联网发展提出的研究要求,国外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美国斯坦福大学创新科研运行机制,建立跨学科研究特区,建立了12个独立科研机构,其中工程类5个,人文社会科学类7个。独立科研机构由学校直接管理,虽与校内其他机构有一定的合作和联系,但不受学院学系的行政和学术文化的控制和束缚。独立科研机构以项目为导向, 聚合多学科人才, 产出了卓越的科研成果。麻省理工学院的虚拟跨学科组织以其高效的运行机制而受到国外许多大学的青睐,成为当前大学一种新型的研发和教育模式。它是围绕特定目标、基于成员共同兴趣连接起来的一个组织边界模糊的动态联合体。没有自己的专门研究队伍、试验设备和工作场所等研发资源,借助于信息技术这根无形的纽带相联结第四, 将自己所不擅长的一些非核心业务、难以驾驭或难以把握的辅助业务, 通过契约方式外包给专业机构, 其实质是在充分发展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 实现以最少成员、最低投人、最快速度、最优质量争取最大效益的目标。日本名古屋大学的流动型教育和研究系统则是另一种模式。该系统的基本理念是以研究生院作为教育和研究的中心,建立由领域专业群和复合专业群组成的流动型研究生教育体系,以此体系作为教育和研究的基干组织;同时,与产业界积极协作,构建周边战略研究组织。

总之,物联网的出现并形成的新一代互联网为传播学跨学科研究构建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平台,既可以营造一个仿真度很高的媒介拟态环境,让研究者展开种种传播学模拟实验,还可以建造一个集成多学科多专业跨领域跨区域的虚拟实验室,节约研究成本,提高研究效益,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打破高校行政壁垒和学科门户隔阂,营造充满生机活力的跨学科研究氛围和学术环境。我们期待着物联网激活传播学的跨学科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4、18)

(0)

相关推荐

  • 世界一流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及启示

    摘  要 Abstract 随着经济.科技等各领域的快速发展,社会所面临的诸多问题逐渐超出单一学科范畴,现在及未来社会需要具备多方面能力与素质的人才,跨学科人才培养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哈佛大 ...

  • 张江:构建当代形态的中国阐释学

    张江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原总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会长 研究领域:阐释学和文艺理论.文学批评研究 代表作:<强制阐释论><公共阐释论 ...

  • 0基础跨考新传研究生,真的难吗?

    0基础跨考新传研究生,真的难吗?

  • 交叉学科前景广阔

    2020年08月31日 10:3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吴楠  近期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释放出重磅信息,将增设交叉学科作为新的学科门类.有受访学者表示,发展交叉学科是大势所 ...

  • 基于物联网的传播学跨学科研究

    物联网,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还刚刚开始,对于传播学,似乎离得更远,相关的论文很少.其实,人们关注的不只是物联网,而是物联网加入之后所构成的下一代互联网,它对包括传播学在内的各学科研究都有可能产生革命性 ...

  • 生命复杂系统为何能抗干扰?跨学科研究揭示多层生物分子网络鲁棒性

    导语 我们细胞的生物功能在分子层次上是由基因.蛋白质.代谢物及其相互作用决定的,若某些分子功能受损,这对细胞内生物功能影响有多大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今天给大家介绍华中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刘雪 ...

  • 跨学科研究实例-杂感1

    一.传统学科界限的束缚 "跨学科专业"生成的一个重要背景是新兴交叉学科或领域的兴起.早在1998年,博耶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委员会(The Boyer Commission on E ...

  • 这本跨学科研究SSCI论文接受率11%,20天出刊

    /Cultural Studies/  Cultural Studies是Taylor & Francis LTD出版公司发布的混合型期刊,双月刊.该刊ISSN号为0950-2386,eISS ...

  • 物联网的传播学考点,全部都在这里了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今年必考的VR新闻,喻国明大大已经给出了完美答案),作为时下最为热门的新兴技术,也越来越密集的出现在新闻传播学的考研试卷中. 事实上,关于媒介技术的研究,一直是新闻传 ...

  • 跨学科研究:新闻传播学的重建之道

    进入互联网时代,年轻的新闻传播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因而它需要面对学科重建的挑战.我们"正处于一个新科学时代的开端.我们正在目睹一种科学的诞生,这种科学不再局限于理想化和简单化情形,而是反 ...

  • 跨学科研究重新检验西方历史

    何新提出的问题,俄国科学院一批用大数据整理历史文献的院士们也提出过. 西方不仅编造希腊罗马历史,也可能编造犹太教.基督教.文艺复兴和新教的历史,同时扭曲和贬低波斯.巴比伦.埃及.中国和印度的历史. 中 ...

  • 中国石油大学:跨学科研究揭示材料摩擦磁化的起源!

    研究背景 摩擦磁化作为一种自然现象被人类认知已有很长时间了,现已在工业中逐渐开始应用(例如磁控摩擦技术.PTFE复合材料耐磨性和磨损状态检测技术等).然而关于该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形成机理仍然众说纷纭:一 ...

  • 推动群体智能的跨学科研究

    智能不仅是个体大脑中产生的东西,也可以产生于群体中.群体智能表现为一群个体以看似聪明的方式进行群体行动.根据这一定义,群体智能已存在很长时间.在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等领域,不少研究者都研究过不同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