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父亲推着脑瘫儿子,全马跑下240

还有几个小时,波士顿马拉松就要开跑了!波士顿的大学已经全体放假,为马拉松开路。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马拉松+世界六大马拉松之一,你很难再找到一个和它可以一较高下的赛事。这不仅因为门槛——除了少数日本本土赛事,BQ是目前马拉松赛事的最高门槛——还因为121年历史中跑过这里的人。你可能在这遇到过带着脑瘫儿子跑过32次、全马跑到240的Team Hoyt;你可能经历过2013恐袭后的2014年,几乎全体跑者都喊着“take back our finish line!"的壮景;只要你参赛,你就有可能在这被隔壁威尔斯利学院女大学生夺取初吻......这赛事,太燃了!

今天,

关于传奇的波马,

我们想和你分享这10件事!

Photo via Wbur

1. 想报名?你得达到BQ

波士顿马拉松为了控制参赛者数量,对报名者设置了严格的速度门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BQ(Boston Qualify)。按照2017年组委会公布的结果,在18-34岁档,男性的入选标准是3小时02分51秒,女性至少得3小时32分钟51秒。所以对于大多数普通跑者来说,也许我们一生的目标只是达到BQ的64岁标准:3小时55分……

Photo via baa.org

而且,只有在AIMS认证赛事中的成绩才能被BQ认可。当前国内符合这一要求的比赛如下:厦门国际马拉松,渣打银行香港马拉松,大连国际马拉松,兰州国际马拉松,北京马拉松,杭州国际马拉松,上海国际马拉松,澳门国际马拉松。

2. 即使你在波马快过世界冠军,也不算破纪录

波马虽然贵为世界第一马拉松赛,但不管这个比赛的冠军成绩有多好,却不会被认可为“世界纪录”。2011年,肯尼亚选手Geoffrey Mutai在波士顿马拉松中跑出了2小时03分02秒的成绩,号称“史上最快的马拉松”,不过,国际田联却并没有把这个成绩放在世界记录里。原因是世界田联对于马拉松比赛的赛道有一定要求,如“起终点之间的理论直线距离不大大于比赛长度的50%”,“起终点之间的海拔下降的高度不能超过比赛总长度的千分之一”。不满足这些条件的波马就无缘见证世界纪录的诞生了。

Photo via Wbur

不过波马赛会成绩不被认可,不等于选手不能去别的地方赢得世界最强的桂冠。1983年Joan Benoit凭借2:22:43的成绩拿下了她的第二个波士顿马拉松女子冠军,之后她又在首届奥运会女子马拉松项目中拿下冠军。由此她也成为获得波士顿马拉松与奥运会马拉松项目双料冠军的第一人。

3. 不管年纪多大,都能来跑

波马的成绩如此醒目,也许会有朋友认为这个比赛是年轻人的舞台。但实际上,波马像一瓶历久弥香的陈年佳酿,参赛者也是“越陈越香”。对于参赛选手的年龄,波马设置了下限(18周岁),但没有设置上限,只要能够达到BQ,跑者们不会因为年龄而被拒之门外。

Photo via Wbur

以2016年为例,波马参赛选手的男性平均年龄44.88岁,女性则为40.09岁。当年最老的男女参赛者分别为84岁和83岁,来自美国纽约州和加州。

4. 为什么每年波马比赛日期都不一样?

波士顿马拉松开始于1897年4月19日,是全球首个城市马拉松比赛,当时只有15位跑者参加。之所以安排在4月19日,是为了庆祝麻省和缅因州的爱国者日,唯一的例外是如果4月19日那一天正好是周日的话,波士顿马拉松就会顺延一天到4月20号周一举行。1969年之后爱国者日被调整至每年4月的第三个星期一,所以从1969年开始波士顿马拉松也就调整到了每年4月的第三个星期一举办。2017年的比赛日期是4月17日。

5. 初吻还在?跑完波马就不在了

Photo via Wbur

波马全程中点在威尔斯利学院附近,这一段有个很炫酷的名字“尖叫隧道”(Wellesley Scream Tunnel),也是一路最兴奋的地儿——威尔斯利学院的女生们会在比赛当天挤满道路两旁,持续不断的欢呼尖叫,为选手们鼓劲。姑娘们手持的标语中经常可以看到kiss me,I'm single!的字样。

Photo via boston.com

据《跑者世界》描述:“成百上千的姑娘在赛道旁聚集,以兴奋的欢呼、热烈的击掌甚至火热的亲吻燃起参赛选手的心!”

6. 相比心碎,在心碎坡你更可能被打一身鸡血

过了尖叫隧道不久,就到了32公里处的牛顿镇,这里有一条600米左右的上坡。因为正处于30+公里的撞墙高发期,这段上坡对跑者来说是极度艰苦的挑战。这段上坡路被称为伤心岭或心碎坡(Heartbreak Hill)。热心的观众则会早早在赛道上用粉笔画上各种有趣的图案,比如一颗“心碎”的❤,比如一些鸡血标语,来鼓励选手咬牙挺过这一段。

Photo via boston.com

心碎坡这个名字源自1936年,当时两位冠军争夺者Ellison M. Brown和John A. Kelley在32km牛顿镇山坡处相遇,Brown凭借更好的发挥将Kelley甩在身后最后拿下了那一年的波马冠军。赛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Brown谈到牛顿镇山坡“breaking Kelley’s heart”,于是心碎坡就此得名。

7. 曾经有一位爸爸推着脑瘫儿子,在这跑下全马240

如果你有幸参加波马,会在起点处看到一尊父亲推着儿子的铜像——这就是传奇的Team Hoyt。

Photo via Tata & Howard

Dick Hoyt的儿子Rick自幼脑瘫,1977年,15岁的儿子问父亲,他们是否可以像其他人一样参加公益跑步比赛。正是在儿子的请求下,时年36年岁但毫无运动经验的父亲开始推着儿子走上一起奔跑的漫漫长路。截止2014年,父亲已经73岁,儿子也已经51岁,他们以Team Hoyt的名义完成了1108多场耐力比赛,包括247场铁人三项、72场马拉松等。Team Hoyt的马拉松最好成绩为2:40:47,而这还是在爸爸推着儿子的情况下跑出。2014年的波士顿马拉松是这对父子的第32次,也是谢幕演出。

Photo via Daily Mail

8. 接受女性跑者参赛,波马花了75年

在波马历史上的很长时间内,由于性别歧视的原因,女性一贯被排除在比赛之外。这个情况直到几十年后才有改变:芭比·吉布(Bobbie Gibb)在1966年成为了第一个跑完波士顿马拉松的女性。但当时芭比并未正式报名,而是穿着男性服装,用“霸王跑”的形式完成全程,成绩是3小时21分40秒。1967年另一位女性跑者凯瑟琳·施瓦泽Katherine Switzer用男人的名字报名了波马,成为第一个有自己号码布的“女”选手。

Photo via wgbh.org

直到1972年,距离首次举办整整75年之后,波士顿马拉松终于设置了女子项目,女性可以报名赛事并且拥有自己的号码布,妮娜·库西克Nina Kusick成为第一个官方认可的冠军,她的号码是F2。1996年,波马组委会终于为芭比·吉布颁发了1966年波马冠军奖牌,并认可了她的三个冠军(1966,1967,1968)。

Photo via Wbur

在这些先驱的影响下,也随着女性地位的提升,目前的波马真正的是“女性能顶半边天”了:2016年的参赛选手中,女性跑者14082人,占45.9%;而且在18至34岁年龄段,女性还比男性多出了1365人。

9. 在这你会被人性的热烈感动:爆炸案后一年,参加人数增加了一万+

体育,让政治走开。但终究会有丧心病狂之徒试图破坏代表着和平的体育赛事。2013年4月15日下午2点50分,美国波士顿马拉松比赛终点线附近发生连环爆炸,造成3人死亡,上百人受伤。遇难者中有一位中国女孩,吕令子。她沈阳人,正在波士顿大学(Boston University)攻读统计学硕士研究生,事发时与同学一道看马拉松比赛。

Photo via odesyonline

但恐怖主义挡不住马拉松跑者的步伐。2014年的波马,参赛人数增加了一万多人,选手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 “take back our finish line!” 用最坚强的状态回归。

Photo via Today Show

2015年,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的主谋焦哈尔·萨纳耶夫被判死刑。

在爆炸发生地附近,已经树立起了一座新地标 “Boston Strong”。这座地标建筑物大致在波马路线的25.5英里(约41公里)的位置,以表达对在2013年波马爆炸案中遇难和受伤的人的敬意。

Photo via Boston Magazine

10. 去年,69岁的中国老爷子跑赢了69岁的美国运动员

随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跑出国门”参加海外马拉松赛也成了一种时尚。波马自然也不例外。2016,共有149人参加波马,在81个参赛国中排名第八。其中包括了69岁的安徽芜湖跑者梁长旺。老梁以4小时08分完成了比赛。这个成绩,领先了与老梁同龄、69岁的美国选手安比·波夫特整整9分钟。要知道,波夫特跑了一辈子马拉松,还在1968年取得波士顿马拉松的冠军。

Photo via WUSF News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