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攀科技高峰 践行发明创造

本文作者:胡振华、范天云

这是微信公众号“察右中旗人的故事”(微信号:zhongqiren-gushi)已声明的原创作品,欢迎联系转载,但请尊重我们的写作和编辑成果,切勿盗用,否则法律责任自负。


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仍然孜孜不倦地在攻克科技难关。一个只有高小文化的老人,毅然获取三项国家知识产权专利证书。一个饱经风霜的耄耋老人,为实现科技强国的梦,竟然五十年如一日,攀登科技险峰,攻克创造堡垒,最终成为千百万人民群众仰慕赞颂的科技精英。他就是内蒙古察右中旗科技局退休干部——路军。让我们追寻着他拼搏奋斗的一生,从中丈量他敢为人先闪光的足迹。

一九五八年,十九岁的路军,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在解放军大熔炉里,他摸爬滚打六年,曾两次被评为五好战士,四次荣立三等功。他曾参加乌兰察布军分区庆功大会。一九六二年,他曾出席内蒙古军区“四五好连队”先代会。路军虽没有经历枪林弹雨的考验,却在国防建设中苦练杀敌本领,怀揣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在部队建设奉献了火热的青春热血。部队建设中的攻坚克难,锤炼了他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

路军转业后,曾担任察右中旗广益隆公社党委副书记兼武装部长长达十一年。他曾走遍广益隆公社的山水沟壑,为改变家乡的穷困面貌献计献策。青年基干民兵中的连排长和尖子射手他都了如指掌。加强战备训练,提高民兵素质,是路军追求和奋斗的目标。骄人的民兵武装战绩,为路军迎来更加广阔无限的发展征程。

雄鹰的目标就是要跨越崎岖不平的山峰!

一九七七年至一九八一年,路军担任察右中旗东梁林场党支部书记兼场长。东梁是个气候条件恶劣、土地风蚀沙化严重、遍地石头裸露、草木难生之地。虽是一九五九年办起的老林场,但存活的树木不多,大都是“歪脖子”与“小老头”树。路军深感肩上的担子非常沉重。面对满目疮痍的沟壑坡梁,他上班第一天就开始实地调查。东梁是个建设发展中的林场,但树木品种稀少,只有少量的杨树和榆柳。根据调查发现的情况,路军很快提出建设万亩林场的申请。上级批准了林场党支部的请示,决定每年开展一次全民植树造林大会战,用三五年的时间,建成全旗最大的林场。有了旗委政府的尚方宝剑,各路建设大军齐聚东梁林场,建设万亩林场的战役旗开得胜。路军带领林场的干部职工,奋战在沟壑坡梁,打井开渠,创办苗圃。一把铁锹,两个肩膀,挖坑栽树,担水保苗。路军在东梁林场引进苹果、山杏、李子等果木品种,大胆试种栽植耐寒的落叶松、樟子松、红杉松等,一道道绿色防风林带,在铁沙盖东梁林场悄然屹立,一行行翠绿色的松树傲然挺拔。东梁林场的树木,阻挡了漫无天际的沙尘暴。后大滩肆虐的黄风黑土得以遏制,路军建设东梁林场功不可没!

一九八一年,路军出任察右中旗科委副主任、党支部书记。他带领全旗科技人员,开始了他仰慕已久的科技攻关。七十年代,我在人民公社工作时,就听说路军要搞发明创造。他要制造“永动机”,替代电力柴油,节省生产成本。使机电井不用耗费燃料能源,就能浇水灌溉农田......“永动机”多次实验的惨败,打破了痴幻的科研梦想。违背热力学定律的徒劳,耗费了有限的时间金钱。

但路军最初攻关的失败,并没有让他停下“敢闯天下难”、向尖端科学攀登的脚步。路军钻研探索发明创造的意志非常坚定,他不怕冷嘲热讽,不怕艰难险阻。路军搞科研,大多是利用业余时间,特别是夜深人静时。他的发明创造,必须与学习文化知识同步进行,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花费心血之多,令人肃然起敬。路军几十年如一日研制探索,攻关努力,终于获得了三项国家专利。

路军如今已经梦想成真。专利一名称为《卧式塔风力发电机》(201020668361.0)。卧式风电的优点有很多,比如投资少、效果好、见效快、制造简单、应用范围广。路军攻坚克难,拼搏努力,终于研制成功了“卧式塔风力发电机”。这解决了国内外风电行业难以逾越的障碍,为全世界的风能发电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路军从而获得了国家专利。不图名不图利勇于探索,忠心为国为民的路军,可谓功成名就!

专利二为《一种卧式风电专用风叶》(201420092030.5)。“专用风叶”是卧式风电最核心的部件。如果没有这种风叶,卧式风电不会成功。上海公司在察右中旗南水泉实验“卧式风电”时间跨越四年,投资三千万,结果以失败告终。北京公司在乌兰察布化德县实验“卧式风电”同样不成功。追溯其失败的原因,就是没有找到一种适合可行的风叶。路军研制的“卧式风电专用风叶”,经专家审核试用,终于获得国家专利。老当益壮,攻坚克难,他再一次摘取了科技桂冠!

专利三为《一种黄河长江水面全程发电新装置》(201520128149.8)。全程发电新装置,就是在黄河长江的上游峡谷地带拦坝建水库,利用水的落差做功,造福人民。实现从黄河上游到渤海,从长江上游到东海,都能水面发电。全程发电新装置,它的优点显而易见:投资少、效果好、见效快、制造精巧、适用性强。对“全程发电新装置”的开发利用,不仅有广阔的前景,而且效益相当可观。

已经七十七岁高龄的路军,终于成为塞外的一匹腾飞的骏马,驰骋于祖国的天南地北,无私奉献着老当益壮的血和光。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将激励千百万青少年,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中华民族成为世界民族之林而拼搏奋进!一位挚爱科学发明创造的耄耋老人,五十多年的拼搏奋斗,终于如愿以偿,圆了他想当科技发明者,为人民谋福利的美梦。

浩瀚苍穹降精英,诗词美文著功勋。路军,这个平凡而伟大的人物,这个朴实无华的科技功臣。他成功的背后,有多少鲜为人知的酸甜苦辣?我们不妨沿着他的足迹,探寻他奋斗的苦乐人生和家庭的艰难遭遇......

一九八四年,路军曾向旗委政府提出开发建设黄花旅游景区的建议。时任察右中旗旗委书记孙世义高度重视,率领六大班子领导成员,到辉腾锡勒考察。最后决定在乌兰苏木,筹建黄花旅游区。

一九八五年,路军终于下了决心,第一个提出停薪留职,要走南闯北去掘第一桶金,成为察右中旗第一个下海经商的科局长。结果可想而知,他开启了艰难的创业之路。资金缺乏,门路稀疏,经营乐园,谈何容易?他带领四五名员工,在京城开办了“民族乐园”。路军硬是拼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闯荡京城。他们以良好的服务赢得客户,以精美的饭菜打开市场。他们在京城站稳了脚跟,“民族乐园”成为内蒙古察右中旗和毗邻旗县市共有的驻京“办事处”。路军和他的团队,苦心经营“民族乐园”十年,挣到了不菲的资金。为联络北京市有关部门,资助贫困旗县察右中旗的建设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九八七年至八九年,他又挺进湖南,冒险涉足采矿业。对于开挖矿山来说,他基本上是个门外汉。但他不懂就学习,不会干就请教有经验的师傅。终于闯过了急流险滩,挖出了黑色的乌金,创造了老干部复转军人开发矿山的新壮举。

一九九零年,路军在白洋淀开办了旅游景点“民族岛”。风景优美的民族岛,迎来了东南西北观光旅游的众多游客。祖国各地的少数民族游客慕名而来,路军的民族岛风生水起。著名史学家、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谷城亲自给“民族岛”题写了牌匾。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为路军的闯荡打拼,提供了优厚的效益。

一九九三年至九四年,路军在呼和浩特市,开办了前所未有的冰灯展,为塞外青城人打造了耀眼夺目的冰雪世界。

路军是一位不屈不饶的建设者,是一位智慧超群的发明者。家庭的不幸遭遇,并没有压垮他坚强不屈的脊梁!

路军一九六一年结婚,先后生育四个孩子,幸福的家庭,突发变故,带给他的却是疾病与苦难。大女儿路巧玲十二岁,患肝豆脏核变性病,二儿子同样患肝豆脏核变性病。全国稀少的疾病“肝豆脏核变性病”仅有七十二例,而苦命的路军家竟然摊上了两例。罕见特殊的疾病,压得路军喘不过气来。他到处求医问药。领上一双儿女赴呼市,去京城四处奔波,寻求治疗的医药。然而,到哪里去寻扁鹊重生,何处去见华佗显身手?多年的奔波救治,总算有了一个比较好的结果。女儿巧玲经过治疗,控制了病情结婚生子,儿子治愈参军工作。可万万没想到,巧玲仍被病情折磨着,二儿子在二零一九年撒手西归。

与路军相濡以沫的老伴脑梗瘫痪,功成名就的路军积劳成疾,糖尿病伴随着他,耳背眼花腰疼。他仍然痴心不改,继续研制两个实验项目。路军以“敢闯天下难”的雄心壮志,立下了“生命不息、探索不止”的钢铁誓言,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建起实验室,日思夜想思考他的新项目。他不怕苦,不怕累、不怕一切困难,铁骨铮铮,奋力拼搏,在崎岖的科学大道上,继续勇于攀登。


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

本文作者为内蒙古察右中旗人,中旗公安局原党委委员、政治办公室主任。

【本期幕后】

策划:王丹

编辑:王丹

校对:图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