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经第24,希言自然。飘风不
24.希言自然。
飘风不冬(终)朝,暴雨不终日。孰为此?天地而弗能久,又况于人乎?
故从事而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者者同于失。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
理解点:
这一章像是尹喜问老子如何看待“道”“德”“失”呢?能体悟到道的作用的人本就是极少数。事物发展是阶段性发展的,这是一种普遍规律,而道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希言,自然。”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承接上章说的“曲全者,幾语(哉)”;第二层意思,14章提到的进入道境会产生的“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的生理现象,进入了这种状态,本身就不容易,能准确描述讨论这种生理现象自然就是非常难得少见的。
飘风不会每个早晨都刮。暴雨不会每天都下。谁能做到这个?天地都不能长久地有为,何况是人呢?(飘风不冬(终)朝,暴雨不终日。孰为此?天地而弗能久,又况于人乎?)
德:指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表现出来的品行,品质。也是道作用于人,建立在事物内部及其之间的圆融和谐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力。
失:造字本义是手未抓牢而丢落。引申义,没有达到期望、损失、不能控制。
通释:因此,人们行事,遵循道的这类人,他们就与“道”走在一起;如果遵从德的人,就与“德”走在一起;背道失德者,就与“失”走在一起了。(故从事而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者者同于失。)遵循道也与“德”走在一起的人,道会让这种关系这种效果更快捷趋于圆融和谐,遵循道与“失”走在一起的人,道会放大这种失,使得这种关系更糟糕。(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
这里通过道、德、失三者的关系的描述,说明道是一种更高级的独立客观存在,是一种起决定性作用的推动力。有人,就有互动交流,就有人际关系,德也就出现了,普通人很多都不知道“道”,行事按其分别心区别对待,因而产生各种欲望欲求,进而也就容易出现各种背道失德的种种表现。遵从“道”“德”的要求,你就能更快更好的趋向一种和谐圆融的状态;而遵循道而无德行事,则会放大这种无德。
因此,佛道修炼中非常强调性命双修,缺一不可。性即德行,命即生命。修道的人希望得道,修佛的人希望成佛,念佛的人希望往生极乐世界,目标明确并且很高尚,好像并没有什么不妥,其实这才是最大的贪心!佛祖在《金刚经》所说的:“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意思很明确,少念多做善事,但是也不要刻意去做,就是自然而然的遇到了就随手做了。说到法布施、财布施的数量,恐怕没有人能够比得上梁武帝。当年梁武帝正由于这一点而问达摩祖师:“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数,有何功德?”达摩祖师:“一点功德都没有!这只不过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六祖的回答是:“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变作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所以,中国自古就有面相学,站在今天的科学观点来看,也就是人体以及物质和自我意识会相互影响。
形而下的于社会而言,慎重考虑,不肆意施加政治法令干涉社会运行才是合乎自然规律的。自然是一种领悟和境界。“从事而道者”、“德者”与“者者”,分别代表着三个不同层次的人群。“道者”是指有主观意识的行道者;“德者”是指没有行道意识的有德者;“者者”是指既无行道又不为德而没有自己主见者。因为没有自己的正确头脑和判断能力,所以称之为“者者”。所以做事情有道的人就会一直按道的规律去办,有德的人就会按德的规范去办,无道无德的人是办不成什么事情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哪怕你偶尔撞大运,搞成了一件事,还“谓我自然”。如果不能长久的坚持按道行事,那么终归会失去。道不远人,而人远之。就像你搞投资,如果你搞不清你赚钱的逻辑,并且能按这个逻辑坚持,被市场信息,自己的情绪,自己的头寸带入进去,一会儿买多,一会儿卖空,那么韭菜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