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空调和风扇的年代,古人是怎样度过的炎热的夏天?

“千里清蒸,万里红烧;望城里城外,热浪涛涛,各个街道,基本烧焦;屋内桑拿,汗水洗澡,躺下更是铁板烧。上大街,看吊带短裙,分外妖娆;气温如此之高,引无数妹妹竞露腰;惹老少爷们,眼睛乱瞟。”,好在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已经过去。

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在还没有发明电、发明电风扇和空调的那些年代,古人又是怎么样度过炎热似火的夏天的?

于是,我上网搜索这方面的资料,没有想到的是,我还真搜集到了几首古代诗人们写的有关炎热的诗。比如杨万里的《夏夜追凉》:“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李白的《夏日山中》:“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柳宗元的《夏夜苦热登西楼》:“苦热中夜起,登楼独褰衣。山泽凝暑气,星汉湛光辉。火晶燥露滋,野静停风威。探汤汲阴井,炀灶开重扉。凭阑久彷徨,流汗不可挥。莫辩亭毒意,仰诉璿与玑。谅非姑射子,静胜安能希。”

李白是“懒得摇动白羽扇来祛暑,裸着身子呆在青翠的树林中。脱下头巾挂在石壁上,任由松树间的凉风吹过头顶。”秦观是“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纳凉》)柳宗元是“酷热难熬半夜起床,披上衣服到西楼乘凉。”“热浪滚滚汲取井水洗澡,火烧般的燥热打开门扉纳凉。”(《夏夜苦热登西楼》)当然,这是诗人们消暑避凉的办法。

在没有空调、电风扇的年代,人们消暑降热最普遍采用的方法就是用扇子扇风。这既是最直接又是最有效的消暑降热方式。据说在原始社会时期,扇子就是一片芭蕉叶!后来随着社会的慢慢发展,才开始出现竹子编制的扇子,又叫“摇风”。老百姓大多数都是采用竹扇来消暑降热的,位高权重者和有钱人一般都是雇佣专门的人员来给他们扇风,消暑降热,获取凉爽的。

据说古代人还有一种解暑降热的利器,即把冬天的冰存在地下冰窖里,到夏天把冰窖里的冰块拿出来,就可以制作美味的冰镇西瓜以及“冰酪”。据说,和我们现在的冰淇淋还很像嘞!不过,能够这样解暑降热的,除了土豪、大款和权贵人家,恐怕也不是一般人家能够消受得起的。

在没有空调、电风扇的年代,炎热似火的夏天睡觉也是一个大问题。于是古人们便发明了一种叫凉枕的竹制枕头,可以帮助人们美滋滋的入睡!这种古代的凉枕和我们现在夏天的枕头十分相像。利用竹子,将竹子编成中空有网眼的圆柱形竹篾编制品,晚上枕着睡觉让人感到心旷神怡,有一种飞一般的凉爽。

此外,古人们还发明了一种叫瓷枕的枕头。在瓷枕上刷上一层釉,让人感觉飞一般凉爽,帝王们特别喜欢这种高大上的解暑降热瓷枕。比如乾隆皇帝就特别喜欢在夏天睡瓷枕,并作诗曰:

瓷枕通灵气,全胜玳与珊

眠云浑不觉,梦蝶更应安

除了这些,古代帝王们还专门建有避暑山庄,如承德避暑山庄等等。避暑山庄之所以避暑,除了大环境外,还在山庄里面建有专门的避暑凉屋。这种能用于帝王避暑的古代凉屋依水而建,用风轮将凉水通过机械力,送向屋顶,任其沿屋檐直下,形成人造水帘,激起凉气,殿内还有扇车,相当于现在的空调扇。呵呵,这是多么诗情画意的浪漫消暑降温法啊?没有文人的浪漫和权贵的气质,恐怕连想都想不到啊!看来,世界上还真的是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

古人这种依靠自然之力来改变生活,调节环境,趋利避害,真的令我们这些后人刮目相看,佩服得五体投地!尽管它没有我们现在利用电能来改变生活这么高效、简单和立竿见影,但那种返璞归真融于自然的消暑降温方式,却是特别的富有诗情画意的生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