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千山,莲花之上的境界/张恒

世上的山多有别名。像泰山就有“东岳”之称,蕴含五岳独尊神圣之意。南京钟山也有别名“紫金山”。毛泽东的一首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已经让钟山遐迩闻名,但因山顶常有紫云萦绕,更显“金陵毓秀”意境,所以人们还是习惯说紫金山。到辽宁鞍山,我对千山的别名颇感兴趣,“千朵莲花山”似乎更能形象描绘千山奇特的自然景象。尤其是当我站在仙人台上,俯瞰“菡萏绽红峰朵朵,丘峦泼翠叶田田”,不禁为这样的别名叫绝。

不知道当年清人姚元之是在什么位置激发灵感,写出“欲向青天数花朵,九百九十九芙蓉”这绝美诗句的?但诗人一定是以仰望的姿态观看到千山群峰高耸入云、婀娜如花的美妙与神奇,于是,才有了这首诗人对于山的绝唱。由此可见,不仅在仙人台,在千山的许许多多地方,都能感受“华夏一盆莲”的诗情画意。

“芙蓉”即“莲花”,《尔雅》中有记:“荷,芙渠,别名芙蓉。”试想,把一座座隐现在浮云中的山峰比喻为莲花,这是多么有诗意,多么有创造力的思维。为什么不比喻成玉兰、雪莲等其他之类的花呢?或许这与莲的圣洁有关,与千山的境界有关。

我想到佛教有“花开见佛性”之说,这里的花即指莲花,也就是莲的智慧和境界。人有了莲的心境,就出现了佛性。人如此山亦如此。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的圣洁性,象征一种超脱,一种境界。如此可揣摩,“千朵莲花山”一定寓意着某种境界。

缘圣贤先哲走过的路径行走,身心随草木葳蕤会自觉凝聚成一种情感,思维随山石奇巧会自然发散为一种意念,融入山的深邃与空灵之中。我能感悟到一种超越于莲花之上的境界。自然景致的绝世之美,人文景观的广博内涵,以及二者相融相合演绎出的千山文化注解着这种超越,演绎着这种境界。

在绣莲台,我看不出自己所处的位置恰似莲的花蕊。可能是高度不够。不过,这里的景致确是不错,周围被苍松翠柏环抱,薄雾缥缈。回首不见来时路,上延的石径在浓翠深处旋折,疏枝淡影蝶舞于途,给人以虚幻之谜。每一个继续前行的人走过去,便能与蝶同舞和鸟同飞超然于尘世之外。

传说绣莲台是千山道家的发祥地。当年,园通道人曾在此修炼,传播道教,收授教徒,它的名气便随着道教的发展而显赫,胜名远扬。如此说来,绣莲台确是一处洞天仙境,不仅凡夫俗子流连忘返,修行之人亦是喜爱有加,它与生俱来的幽深境界对生命潜移默化的功效与山恒久。

入南泉庵前我先遥拜对面的弥勒大佛,以莲之心,虔诚之至。那大佛其实源于一座山,形象逼真,不需要想像就能看出倾坐的姿态,以及五官的位置。如果发挥想像还能揣摩出大佛双手半握置于膝盖的样子。岩壁被风雨侵蚀分化的痕迹很像胸前悬挂的佛珠,天然山洞一如佛之肚脐。迎着太阳从远处看明暗对比的光环,总有几分巨佛开光时的意境,而佛顶上空的云彩被阳光折射尽显祥瑞之气,愈加衬托了这份禅意。

自然,还有南泉庵的佛音梵呗漂浮在祥云之上,萦绕在松竹之间。“杳杳钟声动,遥峰护碧林。庙远不知路,峰回忽到门”之意境,尽显这处庙宇的古老与玄奥。阶前那两株古柏,一树一菩提,年轮里早已植入几百年沧桑。顺着翠柏的指向,群山翠影下殿宇楼殿,雕梁画栋,斗拱飞檐,塔廊相卫;香气缭绕中梵钟乐鸣,佛号迷魂,深谷幽壑间,仿佛遍响唱偈声音。我感到了一种自然与人文文化高度统一的境界,置身于这样的境界,生命也仿佛被浓缩,被提炼,被升华。

据说南泉庵已改名千山大佛寺,弥勒宝殿矗立于莲花峰上,龙华法堂坐落于道场之中,每年六月举办“千山大佛节”,游客、香客如云,好不热闹。可我还是偏爱南泉庵寺名,因为清人缪润绂《游南泉庵》一诗给我印象极深。“危岩夹道起松风,涧底泉流雪乍融。清绝似将琴谱读,朅来人在水声中。”这样的意境早已超越人的心境转化成一种境界。

或许,正是因了千山这种自我转化、自我超越的胸襟,才使得这里汇集了儒学、佛教和道家之精华,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中庸之山。没有丝毫刻意之痕迹,与生俱来就有了道家的风骨,仙家的气韵,以及禅境的空灵。于是,广纳和包容便成了这座“辽东第一山”的名片。所以,我们在千山不仅能欣赏到江南的宛约细腻,也能领略到北方的粗犷豪放。寻觅历代帝王将相和名人雅士的足迹,不难理解其中的文化根源。

乘缆车去五佛顶,俯瞰中的奇松峭石,缥缈云雾,很有几分黄山的意境。其中云雾要比黄山的虚幻,极尽禅意。黄山的云太实太厚重,体味不出境界的深奥。而这里的云雾就像悬浮在峭壁上,缠绕在树梢上,氤氲着一种佛性。多数松柏虽没黄山迎客松那种别致的造型,其遒劲的枝干,苍郁的针叶,亦有着独特的神韵,尽显这一古老树种扎根千山旺盛的生命力。尤其是那千姿百态的石头,象形状物,惟妙惟肖,给人以深思与遐想。木鱼石、寿星石、无根石、莲花石、玉簪石,竞相笏起,以形体语言向世人叙说各自美妙传说。那作爬行状的乌龟岩让我想到夹扁石下跪拜上山的虔诚佛教徒。或许,它在修炼的征途上已爬行千万年,但佛心不改,意志不衰,始终执著于唯一的目标。

这也是一种境界,一种生命的超越。

作 者 简 介

张恒,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在《天津文学》《安徽文学》《广西文学》《四川文学》《北方文学》《时代文学》《青春》《散文百家》《散文选刊》等刊物发表小说、散文百余万字。获得文学征文大赛等级奖100多次,多篇作品被收入相关年选和各种文集。出版有散文集《走过南昌菊花台》和小说集《尘封》等。





第二届行参菩提散文奖由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陈州官窑艺术总监张辉(电话/微信13526260505)提供奖品赞助

各奖项入围奖皆颁发“第二届行参菩提散文奖 金奖”证书,证书不标注名次。为使获奖者享受获奖的荣誉和成就,本届获奖名次在“第二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征文作者交流群中通报,在新媒体《行参菩提》刊登。

征文时间:自2018年元月1日起至2018年6月30日止。

稿件处置:选出优秀的征文作品刊登在新媒体《行参菩提》【第二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栏目的,读者打赏不再返还,作为本届征文行政管理费用使用;稿件达不到征文要求的,会列入新媒体《行参菩提》非征文栏目刊出。

重要提醒:征文将根据“文章点击率”、“打赏率”、“评委意见”评出入围奖和等级奖;获得各奖项的作品,新媒体《行参菩提》即获得版权,结集出版时不再向作者支付稿酬。

投稿方式:要求投送Word或WPS电子版稿件,不收纸质稿件,邮件主题请注明“第二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

征文投稿信箱:289341034@qq.com

第二届“行参菩提散文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