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楚务:越过洞庭路八百——王憨山先生国画艺术欣赏

集雅斋”是《毛白菜》微刊的一个特设栏目。社会生活是多元的,人的兴趣也是多彩的。用文字反馈出多元多彩,是《毛白菜》希望达成的一个目标。本期“集雅斋”刊发画家、书画评论家张楚务先生的一篇文章,以隆重介绍著名画家王憨山先生的艺术成就。

王憨山先生简介

王憨山,原名嘘云、一尘,又号轶尘、石父。著名国画大师。被人称作“其诗如白石,字似金农,画则崇尚周颐论词的“重、拙、大”的审美法度,磅礴大气,不阿流俗、独辟蹊径”。

《越过洞庭路八百》《诛鼠篇》《遵古法制》《胜乎败乎》直抒胸臆,立见肝胆,我们能从他的笔端感到人类情感之弦的震动。画家王憨山自1987年首开个人画展以来,他的名字一直哄传不息,如雷贯耳。有人说孕育花鸟画的农耕文明正在式微,王憨山的花鸟画便是这式微中的回光返照,是奇迹。

奇迹的代价是艰辛的劳动。他没有谈笑间一挥而就的潇洒,没有信手拈来的轻松。作画先画草图正是他与众不同的地方,亦是比别人更加艰辛的原由。一幅画,构图、造型、笔墨、色彩之关系都要苦心经营。《胜乎败乎》就画了十多张草图,《昨夜东风催春早》已有四十多处补丁,还未定稿。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狂放处不离法度,精微处不蹈纤弱。著名书画家林凡戏称“几如老妪作鞋底,层层补缀,挺然如板。”因此在他的画室里“废画三千”也就自不待言了。

文人画不工于形,而重于神。动于情趣,发于意旨,达于神韵,这种情、意、神的发挥,是由其人全部学养所决定的。王憨山“二分写字,二分画画,六分读书”的主张便是源于这种认识。他现在七十五岁高龄,一如既往,每天都要看书学习,他认为唯有读书才能做到文人画有文,才能达到高远的境界。在王憨山先生的画室,齐白石、八大山人、李苦禅、朱屺瞻等大师的作品集高耸若墙,翻开的《崔子范谈艺录》还散发着刚握过的体温,他一刻也没放弃这种文化充电。

厚积薄发,平凡的花鸟虫鱼,一经他删拔点染,立即闪耀哲理的光芒,尘封砾掩的事物被照得通亮。

“余之涂雀也惨淡经营者,凡四十年尚不得其要……”王憨山先生在他的新作《雀跃图》中有这样的题记。这是一位大师向艺术腹地运动时发出的太息,是对自己人生状态和创作状态的自觉调整,是又一次自我否定。

世间许多事情的安排犹如趣谈,就在王憨山先生又一次自我否定的时候,血肉之躯也要经历一次痛苦的蝉蜕,近乎必然地,他病了。他突然全身痛痒,无药可敌,几天的煎熬竟脱去一层皮。艺术与人生痛苦的体验有不解之缘在这里得到印证,人格在痛苦中得到锻造,学养在痛苦中得到蒸煮,《不觉鹅黄上柳梢》《桃之夭夭》《金玉满堂》《鱼我所欲也》便是蒸煮中散发的缕缕芳香,锻造后奏响的盛世笙簧。

嗅着这芳香,听着这笙簧,我们再看看王憨山使用频率极高的“九石弓”闲章,不禁使人又一次怆然心颤,他确实是用九百斤力气拉起智慧之弓的。

王憨山先生是我国优秀文化的崇拜者、传承者,他以一种殉道的精神在不断掘进的文化探源中寻找自己的位置,作品是他痛苦的人生体验的对象化,是笃诚真实的轨迹。

【作者简介】张楚务,1952年5月生,曾任湖南日报美术编辑、三湘都市报美术编辑,现任湖南省直书画家协会副主席、潇湘书画院特聘画家、湖南省九歌书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陶瓷科学与艺术》杂志编委、《湖南书画》杂志编委。

延伸悦读

集雅斋 ‖ 张楚务:洞庭有情起歌声——黄铁山先生艺术成就欣赏

集雅斋 ‖ 张楚务:“好色之徒”柯桐枝国画艺术成就欣赏

集雅斋 ‖ 张楚务:人格与天籁并臻——史宓先生绘画艺术赏析

集雅斋 ‖ 张楚务:静水深流——曾晓浒先生书画艺术欣赏

集雅斋 ‖ 张楚务:民族精神的守望——姜儒振先生书法艺术欣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