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唤醒内驱力,还有所谓激发兴趣、预防懒散、警惕早恋……都是伪命题。所有这些貌似对未成年人的关爱和扶持,其实质不过是在防范美猴王逃脱如来佛的手掌心。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拯救被压在五指山下的孙猴子,然后呢?让其乖乖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依然跪倒在如来佛前。
太多的成年人太想控制未成年人了,早早给他们预设了各种规定动作,达标者奖励,不达标者受罚。未成年人他们自己是怎么想的?他们需要什么?这些都不重要,小孩子懂什么,听话就是了。法国作家雨果曾说:“多办一所学校,就少办一所监狱。”我严重怀疑,这句话被很多人误读了。你看,现在很多学校简直已经是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局,孩子们一进入校园就时时处处受到监控,有人还美其名曰:军事化管理,无缝隙管理。“老师(爸妈)都是为你好,我们还会害你不成?”这个话,很多人小时候听过,为人父母为师后也说过。
中午休息时间,二年级的小学生自行组织玩“石头剪刀布”。一人站在队伍前面当“擂主”,其他同学排队挑战。胜者成为新“擂主”,输了就排到队尾等待下一个机会。除了围观的同学,现场就我一个路过的成年人在拍照。没有老师或家长管理,完全就是孩子们自己遵守着约定。校内校外,孩子玩游戏的时候,几乎都是这样,不需要成年人协助。只要他们想玩游戏,他们自然就懂得了“游戏即规则”的道理。虽然他们嘴上说不出道道来,可是他们就那样做了。现在动不动就对孩子“严防死守”,到底是孩子的问题还是“严防死守”有问题,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去看看台湾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吧,再看看泰国的《初恋那件小事》、美国的《怦然心动》、日本的《你的名字》……在学校当班主任那些年,我对班里学生所谓的“早恋”从来都是睁只眼闭只眼,该说的话说到位,剩下就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了。确实有学生因为谈恋爱耽误了考大学,可那又怎么样,人家小日子照样过得很好啊。千万不要说什么“如果考上大学再谈恋爱生活会更好”这种话,除非脑子不正常了。越来越觉得现在的学校和家庭就是一座又一座的“病梅馆”,绝大多数父母和教师既是“病梅”,也是“园丁”。自己被上一代“病梅”和“园丁”修理成型,痛苦、麻木、习惯之后,又开始修理自己的孩子,还日益上瘾。当年做编辑的时候,经常收到老师们关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稿子。有一阵子这类稿子特别多,简直看得要吐,因为实在是乏善可陈,最后忍不住写了一篇小文章,题目就是《不能总在激发兴趣——对口语交际课的一些思考》
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
但那些关于口语交际课的稿件,就两个意思:一、学生普遍不爱说话,非得老师想尽办法才能激发他们表达的兴趣;二、学生又都是演说的天才,只要老师调动了学生口语表达的兴趣,他们就个个能口吐莲花。于是,口语交际课的任务在很多老师那里就变成了激发学生口语表达的兴趣,无法从来稿中看到“培养能力”的影子。很简单,因为很多老师自己的表达能力(包括口语和文字)就不过关。那个时候经常接到老师查询稿件的电话。对话一般是这样展开的:能够一开始自报家门的不多,而先说清楚自己的投稿时间、稿件题目的几乎没遇到过。自己都没有怎么教学生,也就剩下煞有其事地“激发学习兴趣”了。小孩子绝大多数时候精力是特别旺盛的,用我前同事、青年作家吴莹的话说就是“蓄电一秒钟轰炸一整天”,像本人这样从小病怏怏最后靠医院扫地阿姨一纸偏方捞回一条小命的并不多见。要唤醒什么内驱力哦,多少年轻的爸妈巴不得孩子能够早点关闭“发动机”安安静静做几分钟乖小孩啊。
问题来了:孩子的内驱力后来是怎么消失的?
想明白了内驱力是怎么消失的,唤醒孩子内驱力的办法自然也就有了。非洲有一种“肺鱼”,除了以鳃呼吸外,还能以鳔代肺呼吸。枯水时期,它们钻入淤泥之中夏眠,眠期可达数月之久。据说,曾有人看到一条非洲肺鱼甚至干等了四年才得以脱身。我们的孩子就像一条条被泥巴包裹了的非洲肺鱼,他们需要的只是一点点水(自由),没必要进行心肺复苏。
但是,他们最需要的,恰恰是成年人最不愿意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