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志仁 教授 讲授 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学
解剖定位诊断是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的基石,出自饶志仁教授的桥脑解剖与临床综合征精美课件,小板凳搬来,一起学习吧....
脑桥腹侧面
脑桥背侧面
(一)外形
脑桥 (Pons)位于延髓与中脑之间,小脑的腹侧。可分腹、背两部分。背侧部名脑桥被盖,腹侧部为脑桥基底部。
脑桥基底部 向腹侧隆起,称之为桥底,由纵、横纤维及桥核组成。由桥底向两侧逐渐缩细为桥臂,即小脑中脚。在桥底的外侧可见粗大的三叉神经根。在脑桥与延髓之间的界沟内由内向外依序排列有展神经、面神经和位听神经。脑桥上端与中脑大脑脚之间分界明显。
脑桥被盖部 构成菱形窝的上半部,含有脑神经核、升、降的传导束及网状结构。两侧有结合臂(小脑上脚)。菱形窝为第四脑室的底,在其上部和下部分别盖有前髓帆和后髓帆。脑桥背侧经菱脑峡移行 至中脑。
1. 面丘平面 可分三部分:
腹侧为桥底,含有锥体束纤维,桥核与桥横纤维;
背侧为桥脑被盖,含有展神经核,面神经核,三叉神经脊束核与前庭核等;
中间部为丘系带(包括内侧丘系,脊丘系,三叉丘系与外侧丘系。
2. 三叉神经根平面 也可分三部分:
腹侧为桥底 同前;
背侧为被盖,含有三叉神经运动核,三叉神经感觉核(包括感觉主核,脊束核和中脑核)
中间部位丘系带。
二、桥脑的结构
(一)桥脑的灰质
1. 脑神经核
1)三叉神经
结构:为混合性神经,大部分为面部感觉神经纤维,小部分为支配咀嚼肌的运动神经纤维。
感觉纤维起自三叉神经半月节,与脊髓背根节相似,节内神经元为假单极神经元,其周围突与痛、温、触、压的感受器相连,中枢突在三叉神经根平面入脑。
三叉神经感觉核有三对:
(1)三叉神经脊束核 位于脑桥、延髓的背外侧,从脑桥一直延伸到颈髓背角。传导痛温觉得纤维在同侧下行形成三叉神经脊束,直至上段颈髓,沿途不断有分支终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第二级神经元)。
并存在躯体定位特征:脊束核的最下部接受来自眼支的痛觉纤维,稍上为上颌支的纤维,再上为下颌支的纤维。脊束核的中、上部可能接受触、压觉得纤维。来自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的传导浅感觉的纤维,也终止于此核。
面部感觉区在三叉神经脊束核的定位
(2)三叉神经感觉主核 位于脑桥三叉神经平面三叉神经运动核的外侧,传导触觉、辨别觉的纤维主要终止于三叉神经感觉主核(第二级神经元 )。
由三叉神经脊束核和三叉神经主核发出的纤维,大部分交叉到对侧,形成三叉丘系,在延髓的被盖的外侧部、脑桥被盖的中部上行至丘脑,终止于第三级神经元。
(3)三叉神经中脑核 由假单极神经元(第一级神经元)组成,传递头面部深感觉。
三叉神经运动支是很小的部分,发自位于三叉神经感觉主核内侧的三叉神经运动核,其纤维随下颌支出颅,支配咀嚼肌(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等)。三叉神经运动核接受两侧皮质运动区的支配,一此一侧三叉神经核上性通路损伤,不会产生明显的咀嚼肌无力。
(2)三叉神经损伤的症状
① 三叉神经痛 (Trigeminal neuralgia )
三叉神经痛引起的面部痛很特别,局限于三叉神经一支或几支分布范围的爆发性的尖锐撕裂样剧痛,疼痛突然发生而且严重,持续数秒钟,通常因触摸某特定区域而引发,如洗脸、刮脸、刷牙等,检查时通常无神经器质性改变。确切 的原因不明。最近发现可能与颅内血管(小脑上动脉)的盘绕压迫有关,用显微血管减压术,对防止其复发有效,已被广泛使用。
② 症状性三叉神经痛
A. 因其他疾病(如牙齿疾病、鼻窦炎、鼻部或口腔骨折或肿瘤、眼部炎症、多发性硬化、带状疱疹等。这种疼痛并无上述三叉神经痛那种阵发性撕裂样剧痛。
B. Charlin(查尔林)疼痛综合征:包括单眼内呲的剧痛,与眼炎严重程度无关。如脻状神经节受损,引起鼻根部疼痛,患眼流泪与鼻流水样液体。
C. Gradenigo(格拉代尼果) 综合征:三叉神经额支分布区疼痛伴有展神经瘫痪,可能与岩尖部乳突小房炎症有关。
D. Bing-Hotton 综合征(红斑性面痛):局部疼痛伴有同侧面部潮红,发生于睡眠时,发作时间短。伴有流泪、流涕、Horner 征。可能因岩大浅神经受刺激所致。
E.海绵窦内的动脉瘤可刺激三叉神经第1、2支,引起支配区的疼痛。
③ 牙关紧闭系咀嚼肌强制性痉挛之结果。其原因可见于脑桥急性脑膜炎病变、狂犬病、破伤风等。
2)展神经 (Abducensnerve)
展神经是一支配眼外直肌的运动神经, 其核位于脑桥尾侧靠近被盖区中线两侧, 正在第四脑室底菱形窝,面丘的深面。面神经的内膝纤维在外展神经核与第四脑室之间绕行。
展神经核内有2种神经元:(1)运动神经元,它发出的纤维在延髓与脑桥交界的横沟靠中线两侧出脑,经海绵窦,眶上裂入眶,支配同侧外直肌;(2)核间神经元,发出的纤维交叉到对侧内侧纵束,行至动眼神经核内支配内直肌的神经元。
展神经核接受双侧皮质支配,也受许多中枢核团(前庭核、网状核等)的调节。
展神经损伤可分核上性、核间性、核性和核下性,将另一章叙述。
3)面神经(Facialnerve)
面神经是一混合性神经,包括下列成分:
(1)特殊躯体运动纤维,起自面神经核的运动神经元,支配面肌、二腹肌后腹、茎突舌骨肌、镫骨肌。
(2)副交感纤维,起自上涎核的副交感节前神经元,支配舌下腺、下颌下腺、泪腺、腭及鼻腔粘膜腺。
(3)传导舌前2/3味觉的神经元位于膝状神经节,周围突经鼓索神经分布于舌前2/3的味蕾,中枢突终止于孤束核。
(4)传导耳部等皮肤躯体感觉的神经元位于三叉半月节,中枢突终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
核上性瘫痪
核上性瘫痪
从大脑皮质至面神经核通路的任何部位受损,常见是内囊部位。由于额肌是受双侧皮质支配,支配眼裂以下面肌的神经元是只受对侧皮质支配,因此核上性瘫痪只表现病灶对侧眼裂以下面肌瘫痪(如右图)。
核性瘫痪
由于面神经核、面神经膝与外展神经、展神经纤维的关系密切,常见两条神经同时受损。
核下性瘫痪
4)位听神经: 为感觉神经包括两部分, 听觉系统和前庭(平衡)系统
听觉系统: 包括听觉感受器部分和听觉信息传导部分。
感受器部分:外耳、中耳和内耳。本节只讨论内耳。声波经外耳道震动鼓膜,带动鼓室内听小骨的机械运动,镫骨对卵圆窗的振动被转换成外淋巴液的波动,造成Corti器基底膜的振动,刺激Corti器毛细胞,将机械波转换成动作电位(神经信息),刺激毛细胞基底的耳蜗神经末梢。
传导部分:在毛细胞底部的耳蜗神经末梢,感受到电信号,动作电位传至位于螺旋神经节的神经元,它的中枢突形成耳蜗神经,经内耳门入颅,在延髓与脑桥之间横沟的外侧入脑,耳蜗神经纤维终止于脑桥尾段最外侧的背侧和腹侧耳蜗核,由耳蜗核发出的纤维经同侧和对侧外侧丘系上行,发出纤维至斜方体核、外侧丘系核、下丘,最后终止与丘脑内侧膝状体,经听辐射投射至听皮质。双侧传导!
前庭(平衡)系统
1. 前庭神经及其核
(1) 前庭神经由上枝和下枝组成,分别起始于前庭节的上部和下部。
前庭神经节内的细胞为双极细胞。
上部细胞的周围突终止于椭圆囊斑、上和外半规管壶腹嵴的毛细胞。
下部的周围突终止于球囊斑及后壶腹嵴的毛细胞。
上、下枝在内耳道合并成为前庭神经,与耳蜗神经一起性形成第八对颅神经。
2)上橄榄核簇
位于斜方体的背外侧、面神经核的腹内侧,由面神经核下端上延到三叉神经运动核水平。它为听觉传导路的中继核,也是听反射的一部分。
3)斜方体核
位于上橄榄核簇的腹内侧。一般认为是听觉的中继站核之一。
4)外侧丘系核
位于外侧丘系内,细胞疏散,也是听觉的中继站核。
上述各核团均与听觉信息传导有关,由于听觉是双侧传导,因此一侧损伤基本上无临床症状表现。
(二)脑桥的白质
1. 锥体束(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分散通过桥底,进入延髓的锥体。
2. 锥体外系相关的束路: 有(1)来自中脑顶盖(上丘、下丘)的顶盖脊髓束;(2)来自中脑红核的红核脊髓束;(3)来自中脑、脑桥网壮结构的网状脊髓束;(4)来自前庭下核的前庭脊髓束。
3.上行感觉传导束: 上行感觉束在集中在于脑桥桥底与被盖交界处的丘系带内,其排列是在中线两侧为内侧丘系(传导对侧本体觉)、稍外是脊髓丘系(传导对侧浅感觉)、最外是外侧丘系(传导听觉),在内侧丘系背侧为三叉丘系(传导头面部浅感觉)。
4. 与小脑联系的纤维: (1)皮质桥束、桥小脑束(经小脑中脚入小脑);(2)脊髓小脑前束,经脑桥至中脑小脑上脚入小脑。
(四) 脑桥的血液供给
椎动脉在桥延沟合并成基底动脉, 行于脑桥的正中沟,发出分支至每侧的桥脑旁中央区, 并发出长周、短周动脉。基底动脉吻侧发出旁中央支至脚间窝底部,来自与椎动脉相交处基底动脉下段的旁中央支,供应桥脑下部被盖的旁中央部分。
桥脑基底的外侧2/3和被盖部分由成对的长周和短周支供应。
小脑下前动脉起自基底动脉下部下行,在供应小脑之前,先发出分支至延髓上部的中1/3和延髓附近的桥脑基底部。
小脑上动脉在基底动脉分为大脑后动脉之前发出的,供应小脑和中脑的顶盖部。
5.小脑上动脉综合征
小脑上动脉闭塞后损害了脑桥外侧的结合臂、脊髓丘束、外侧丘系、小脑半球的上部、齿状核。
临床表现为:
(1)静止时病灶同侧肢体出现不随意运动,包括头部、肩部、三角肌、肘关节及手指呈现一种伸、屈性,划圈或徐动样运动。
(2)病灶同侧小脑性共济失调。
(3)病灶对侧偏身分离性感觉障碍,以温度觉障碍明显。
6.脑桥内最常见的肿瘤是胶质瘤
该瘤青少年发病较成年人高。桥脑逐渐增大,使基底动脉在其腹侧面呈弧形移位。
首发症状是枕部及颈部疼痛,伴有呕吐和眩晕。不一定出现视乳头水肿。
展神经受累可产生复视和眼球同向运动障碍。由于肿瘤呈纵向生长,也可累及其它脑神经。
最后出现同侧面部(累及面神经、三叉神经)和对侧躯干、上、下肢(脊髓丘系、内侧丘系与锥体系)感觉及运动障碍,常伴有平衡障碍。
病人因呼吸衰竭和中枢性高热,生命受到威胁。
病程进展换慢,如果肿瘤内出血或第四脑室出口受阻引起脑室内压力升高。
7.脑桥损伤
脑桥损伤时,除意识障碍外,多以双侧瞳孔极度缩小为其特征,同时患者呼吸、脉搏节律的紊乱亦较突出,并伴有面神经、展神经核性麻痹,双眼向健侧凝视或两侧眼球分离等征象。当脑桥长吸气中枢损伤时,可出现抽泣样呼吸。
8.脑桥出血
脑桥出血典型症状是突然发作性意识障碍,深度昏迷、四肢瘫痪、瞳孔缩小、凝视麻痹、高热、中枢性呼吸衰竭和去大脑强直,多数患者数小时或数十小时内死亡。根据CT 或RMI的结果可确定出血的部位和范围。
9.脑桥基底部微小梗塞综合征
在患基底动脉硬化的病人(多伴有糖尿病),发生单侧或双侧脑桥基底部多发性微小梗死。表现为假性球麻痹,伴有因颅神经核上纤维受损引起的发音分节,吞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