乏味枯燥?来看看好的医案该怎么写吧。

青竹中医 让中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第571篇,医路漫漫 青竹相伴。
来源|网络

 导读 

好大夫更是好作家。

我们在读中医古今医案的时候,不同的医案会给人不同的感受。

看曹颖甫医案时,觉言简意赅,微言大义;

看李可医案时,觉身临其境,大气磅礴;

看谢映庐医案时,觉细致入微,条分理析;

看喻嘉言医案时,觉汪洋肆恣,才气逼人;

看岳美中医案时,觉至诚淳朴,不尚浮华;

看徐大椿医案时,觉逸兴遄飞,博闻多识;

但你看一些医案时,是什么感受呢?

言语空洞,味同嚼蜡;

泛泛而谈,空洞浮泛;

流水烂账,毫无章法;

不知所云,胡乱拼凑;

胡征乱引,毫无重点;

试问这样的医案,有何重点,有何美感?

注意,写医案,读医案的目的,是通过医案反思自己的治疗,并分享在治病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和着眼点,找到和经典互相印证的地方,提供疾病治疗的切入点,进而进一步学习提高。

写了一篇医案,不知所云。

读了一篇医案,无所收获。

试问:意义何在?

写病历也是如此,初诊病历写的太简单,则随时间流逝,记忆逐渐模糊,当时的诊治思路和着眼点慢慢忘却,治疗虽有效,但写医案时却无从下手分析。

最后读者仅知道吃了药效果很好,但其中最能带来收获的当时的思辨过程是什么,则不好分析了。

比如,笔者曾经治疗以咳嗽咳血为主诉的病人,当时医院怀疑肺部肿瘤,服用小青龙汤数月,肺部阴影消失大半,医院怀疑诊断错了。

本来写下来会是一篇非常精彩的医案,但病历记录写的寥寥几句,医案的书写就会带来很多麻烦。这种寥寥几句、不痛不痒的病历书写,有时候还不如流水账式的病历书写。但是,不厌其详的流水账式的病历书写,有时又流于枯燥,不见重点。

书写病历和临床诊治的过程,有一部分其实是通感和转换的过程,就是把病人描述的通俗化、囗语化的语言适当转换为书面的、中医学的语言。

同时,在书写病历和临床诊治的过程中把经典的论述,转化成活生生的生活化的描述,在其中沟通思辨。

主观性的语言,虽通俗且不够书面化,医疗化,但有的生动形象,富有画面感和可读性。

比如,一个年轻人向我描述:大夫,我脚发烧,天天像踩着风火轮一样。

类似于这样的论述,中医经典中也会这样描述,比如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里描述“心中如啖蒜齑状',比如《黄帝内经》里描述“如鱼游之在波'“如鸡举足'等等。

我来举一个例子,我们看《寓意草》里的一篇医案:

辨袁仲卿小男死症再生奇验并详诲门人

袁仲卿乃郎入水捉彭蜞为戏,偶仆水中,家人救出,少顷大热呻吟。

(孩子下水捉螃蟹虾之类,跌入水中,后又发病,寥寥几句讲明发病缘由)

诸小儿医以镇惊清热合成丸、散与服,遂至昏迷不醒,胸高三寸,颈软,头往侧倒,气已垂绝,万无生理。

(详论治疗经过,及现在病情)

再四求余往视。诊其脉,止存蛛丝,过指全无,以汤二茶匙滴入口中,微有吞意。

(述喻嘉言诊时的病情及脉象及重要症状)

谓之曰:吾从来不惧外症之重,但脉已元根,不可救矣。

(医者的思考)

一赵姓医云.鼻如烟煤,肺气已绝,纵有神丹,不可复活。

(间入的论议)

余曰:此儿受症何至此极,主人及客俱请稍远,待吾一人独坐静筹其故。

(反复思索)

良久,曰:得之矣!其父且惊且喜,医者愿闻其说。

(思索有得)

余曰:惊风一症,乃前人凿空妄谈,后之小儿受其害者,不知几千百亿兆。

昔与余乡幼科争论,殊无证据,后见方中行先生《伤寒条辨》后附痉书一册,专言其事,始知昔贤先得我心,于道为不孤。

(辟所谓“惊风'之妄)

如此症因惊而得,其实跌仆水中,感冷湿之气,为外感发热之病,其食物在胃中者,因而不化,当比夹食伤寒例,用五积散治之。

医者不明,以金石寒冷药镇坠,外邪深入脏腑,神识因而不清,其食停胃中者,得寒凉而不运,所进之药皆在胃囗之上,不能透人,转积转多,以致胸高而突,宜以理中药运转前药。

倘得症减脉出,然后从伤寒门用药,尚有生理。

(其病机为外邪侵袭,中焦不运,加之过用寒凉,导致邪不去,而太阴已伤,运转无力,进而导致升降将废,出入将息。)

医者曰:鼻如烟煤,肺气已绝,而用理中,得毋重其绝乎?

余曰:所以独坐沉思者,正为此。

盖烟煤不过大肠燥结之证,若果肺绝,当汗出大喘,保得身热无汗?又何得胸高而气不逼,且鼻准有微润耶?此余之所以望其有生也。

(又借问答详述自己的思辨过程)

于是煎理中汤一盏与服,灌入喉中,大爆一果然从前二日所受之药俱出,胸突顿平,颈亦稍硬,但脉仍不出,人亦不苏。

余曰:其事已验,即是转机,此为食尚未动,关窍堵塞之故。再灌前药些少,热已渐退,症复递减。乃从伤寒下例,以玄明粉一味化水,连灌三次,以开其大肠之燥结。

是夜下黑粪甚多,次早忽言一声云.我要酒吃。此后尚不知人事,以生津药频灌,一日而苏。

(治疗及服药后的经过)

整个医案写的流畅条达,文采与医理俱佳。

我们再来看《寓意草》里面比较简短的一篇医案

金鉴春月病温,误治二旬。

(缘由)

酿成极重死证。壮热不退,谵语无伦,皮肤枯涩,胸膛板结,舌卷唇焦,身蜷足冷。

(现症)

从前诸医所用之药,大率不过汗下和温之法,绝无一效。

(治疗经过)

求救于余。

余曰:此证与两感伤寒无异,但两感证日传二经,三日传经已尽即死。不死者,又三日再传一周。定死矣。

此春温证不传经,故虽邪气留连不退,亦必多延几日。

待元气竭绝乃死。观其阴证阳证,两下混在一区。治阳则碍阴,治阴则碍阳。与两感证之病情符合。

(分析)

仲景原谓死证,不立治法。然曰发表攻里,本自不同,又谓活法在人,神而明之。未尝教人执定勿药也。

(分析中的转机)

吾有一法,即以仲景表里二方为治。虽未经试验,吾天机勃勃自动,忽生变化。若有鬼神相助,必可效也。

(洋溢其中的自信)

于是以麻黄附子细辛汤,两解其在表阴阳之邪,果然皮间透汗,而热全清。再以附子泻心汤,两解其在里阴阳之邪,果然胸前柔活,人事明了,诸证俱退。次日即思粥,以后竟不需药。

(所用方药及服药后的反应)

只此二剂,而起一生于九死。快哉!

(好开心)

 这样写出来的医案,又怎么会不好看呢?怎么会没有收获呢?

笔者又随手找了一篇旧时医案,我们暂不评价医术,只看行文的流畅程度。

但寒不热,名曰牡疟,间日而作,已有月余,汗多淋漓,纳谷减少,脉沉细而弦,舌中剥边薄白而腻。

是阳虚失于外护,不能托邪外出,痰湿困于中宫,脾胃运化失职,高年患此,勿轻视之。亟拟助阳达邪,和中化湿。

寥寥几句,病情、病机、病因、治法尽在其中,可谓言简意赅。

希望言简意赅、文辞优美、引人入胜、给人启发的医案越来越多。

▼往期回顾

(点击图片直接阅读)

▼御用客服

▼版权申明

整理/长歌 排版/长歌 校对/青竹学术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