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国教授:治经期头痛重用2味药,疗效超越止痛药

华医世

图*全国首届名中医王庆国教授

经前期头痛不同于一般的头痛,其发病与月经周期关系极为密切,一般是恰逢女性经期来临前的3~5天,头痛症状明显,经前期发作,行经后即消失,对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西医将其归于“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范畴。

王庆国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熟谙中医经典,善用经方,博涉时方,尊古而不泥古,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40余载,在内、外、妇、儿科疾病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妇科疾病的治疗亦有独到见解,疗效确切。

小师妹今天梳理王庆国教授治疗此类经前期头痛的验案,有所感悟略总结之以资同道共学习。

1. 善抓病机,总设治则

对于经前期头痛,此症状看似单一,但涉及妇女周期性的病变,治疗比较棘手。

女子以血为用

《证治准绳》有载:“经水者,行气血,通阴阳,以荣于身也,气血盛,阴阳和,则形体通,或外亏于卫气充养,内亏于荣血灌注,血气不足,经候欲行,身体先痛也。”

《傅青主女科》言:“经欲行而肝不应,则拂其气而痛生。”

临床上多数医家认为经前期头痛依体质不同,主要源于血虚、肝火、血瘀和痰湿,且相互夹杂。

王教授则认为,临床常见的经前期头痛主要病理改变是气血不调,病变部位主要在于血虚肝郁则是此类头痛的根本病机。

  • 肝藏血,体阴而用阳,经前期气血欲下注血海,肝血亏虚,肝气上逆,易上扰清窍则头痛。

  • 肝主疏泄、性喜条达,情志抑郁则肝气不疏,横逆上扰而头痛,同时可见乳房胀痛、烦躁易怒。

因此根据血虚肝郁病机,王教授将养血调肝作为经前期头痛的治疗总法,在诊疗中依据总法来随证加减,可谓得心应手。在随证加减中,王师认为,后天之本脾亦要考虑其中。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肝郁克脾,或思虑伤脾,清窍失养,不荣则痛。

明代陈文昭在《陈素庵妇科补解》中有阐述:“足太阴脾生血、统血,经行血去则脾虚,脾虚则脏腑皆失所养,头为诸阳之会,阳气下陷而不升故头重。”指出经行气血亏虚,阳气下陷可致头部疾患。

此外,要根据此类患者头痛发作部位、疼痛的程度以及伴随症状等方面辨虚实,综合施治当属治疗上策。

2.标本缓急,随证权衡

《素问·标本病传论》云:“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

根据“间者并行,甚者独行”理论,在具体的治疗策略中,是采用标本同治,还是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哪一种更适合经前期头痛?

王教授认为此病总属本虚标实之病,必须标本同治,而且要加重治本的方药权重。虽然标证头痛是患者的明显主诉,但不解决血虚肝郁的本证,则临床收效甚微。

清代王孟英说:“临证必先辨其病属何因,继必察其体性何似,更当审其有无宿恙,然后权其先后之宜,才可用药。自然手到病除,无枘凿之不入矣。”

经前期头痛的发病与气血功能水平密切相关,而肝居于重要的地位。肝体阴用阳,足厥阴肝经上巅络脑,具有刚柔曲直之性,肝藏血主疏泄,敷布一身之阴阳气血。

张景岳云:“五脏之阴非此不能滋”。女性经期气血下注胞宫,血虚更甚,肝失所养,肝阳偏旺,加之情志不舒,胞脉不通,肝阳上逆,蒙蔽清窍,发为头痛。

临床上王教授常以四物汤与逍遥散合方加减为养血调肝之主方

四物汤是从《金匮要略》胶艾汤化裁而来,是妇科临床较为常用的基本药剂,具有补血和血之功。

当归、白芍、熟地黄、川芎四药配伍,动静结合、刚柔相继,补血不滞血,和血不伤血。

且四药均归属肝经,重在调肝补血。

王教授在运用四物汤时会有意加大药物剂量,当归、白芍、川芎均在20g以上,熟地黄在30g以上,意在强调养血治本的重要性。

逍遥散出自《太平惠民合剂局方》,具有疏肝健脾、解郁养血之功效。

方中既有柴胡疏肝解郁,又有当归、白芍和营养血柔肝。

白术、茯苓健脾祛湿,使气血有源、运化有权。

煨姜、炙甘草温运脾阳以助化源。

少许薄荷可助柴胡疏郁条达以顺肝之性。

如此配伍,既补肝体又助肝用,气血兼顾,肝脾并治。

王师以养血和血为治疗之本,从调肝入手,依临床变化柔肝、舒肝、清肝、平肝,兼顾肝脾同治,使气血条畅且生化有源。其根据具体病证灵活化裁四物汤与逍遥散合方,在经前期头痛治疗中大显奇效。

3.辨位用药,引经为治

在经前期头痛的临证中,王教授一直强调病位用药的关键性,在辨证的主方基础上灵活加入头痛病的专属药物,专药专功,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头部是诸阳之会,五脏六腑通过经络与头部相连,五脏之精气皆上注于此。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中有载:“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

王教授认为,头处上位,治头痛则可重用病位用药,如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为治疗头痛要药,王师可用到20g钩藤也是王师常用的治头痛要药,其清热平肝,熄风止痉,多用在肝郁化火上扰头目中。

另外,王教授认为,头部引经药亦十分重要,选用正确的局部病位用药,能够使诸药直达病所,提高疗效,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王教授常用的头痛部位药物有:

涉及前额及眉棱骨痛,加葛根、白芷;

后头痛连及颈项痛,加防风、羌活、蔓荆子;

两侧痛并连及耳部,酌加柴胡、黄芩;

巅顶痛连目系,加藁本。

同时王教授指出,选用这些部位用药不必过多考虑药物自身寒热属性,也不必为药物本身的升降作用所局限。

4.服药择时,调护身心

经前期头痛随月经周期而发,具有很强的周期发病的特点,故用药调治亦当选择月经来潮前这一最佳时机,药力可随潮聚于冲任而生效验。

王教授根据这一特点,在服药时机上因势利导嘱咐患者要在经前一周或二周服药,血虚严重者,经期可继服中药。养血调肝法可使气血充盈,待行经时有充足的气血下注胞宫而为经血,又有精血上荣于清窍,使耗伤之气血得以充养,以防头痛。

经行时以气血通畅为顺,此时继续服药可使气顺则血和,头痛之疾自除,且复发率低。

王教授在诊疗时还关注到,经前期头痛的发病与患者个人情志、心理压力等精神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每逢结束诊疗前,王教授总是腾出一部分时间运用心理疏导法,耐心鼓励这类患者平时多注意生活起居饮食,要积极参加户外活动,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药物治疗,祛除无谓的焦虑、紧张、恐惧心态,这样再配合药物治疗才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5.验案举隅

患者:女,32岁

初诊:2016年11月

主诉:经前期头痛3年,近半年加重

现病史:近3年来经前2天至经期出现头痛、乏力症状,且近半年头痛明显加重,特别是前额及头顶疼痛发作不能忍耐,无法正常工作。患者自诉月经前2天情绪异常焦虑急躁、常常抱头哭泣。

询问月经期、量、色、质均无异常,经前无腰酸,乳房微胀痛,经期无腹痛。之前该患者曾口服西药止痛片治疗,症状略有减轻,停药后症状反复。

近半年来,口服止痛片已无效。

睡眠差,脱发明显,大便不爽,排泄无力。

舌淡有齿痕,脉弦细。

辨证:血虚肝郁兼脾虚之证。

治法:养血调肝健脾。

方剂:四物汤、逍遥散和甘麦大枣汤加减。

药物:

当归20g

白芍20g

熟地黄30g

川芎20g

柴胡10g

茯苓20g

炒白术20g

钩藤10g

白芷10g

菊花15g

珍珠母20g

炙甘草30g

大枣20g

浮小麦30g

炒栀子10g

川牛膝10g

麦冬20g

制何首乌10g

10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温服

二诊:患者月经已来,自诉经前期头痛症状明显减轻,持续时间缩短,已能够正常上班,且伴随的躁烦焦虑感减轻。

嘱以上方药物加丹参30g,下次月经来临前7天开始服用,水煎剂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并嘱咐至少服用3个月经周期才可获得最佳疗效。

至2017年5月回访,此患者经前期头痛基本消失,月经周期正常无碍。

按:

此例病案患者经前期头痛症状剧烈,肝血不足,不能柔润以养肝体,则肝阳上亢,肝气上逆;

肝失柔养,失于条达,疏泄失职,则肝气郁滞,肝木乘脾,又致脾虚生血无源。

考虑到患者焦虑躁烦明显的症状,王教授用四物汤、逍遥散和甘麦大枣汤加减。在养血舒肝调脾基础上,加入栀子泻三焦之火导热下行,珍珠母安神平肝潜阳。而甘麦大枣汤出自《金匮要略》,补养心脾,宁心安神。方中以小麦养心安神,以甘草、大枣润燥缓急。

王教授强调,方中浮小麦、炙甘草必须重用至30g以上,方能起效,这实属王教授深悟经典、临证实战的宝贵经验所得。

对于头痛病位用药,王教授选用川芎、钩藤、白芷、菊花,具有祛风通络清利头目止痛之效。

川牛膝、何首乌补肾滋肝、以水涵木;

麦冬滋阴生津。

此方共奏养血调肝健脾之法,收效甚是显著。

6.讨 论

综上,经前期头痛是妇科月经周期疾病的一种,不同于普通的外感与内伤头痛,按固有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作相应的周期性施治。

王庆国教授经典理论造诣深厚,临床经验门类丰富,对妇科疾患有深刻的理解和体悟,“女子以肝为先天”,根据经前期头痛血虚肝郁的病因病机,从肝论治,以养血调肝为基本治则,按月经周期分期调治,四诊合参,随证灵活加减用药,在临证中收到较好的疗效。

同时王教授亦强调在临床中要胆大而心细,针对经前期头痛患者常常出现的情绪、心理因素,治疗上要重视身心结合,用恰当的语言对患者进行适当的疏导,药物与心理配合治疗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疗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