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雷吟诵讲堂(高)第二十一课《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阿雷吟诵讲堂(高)第二十一课《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吟咏诗词经典,传承中华文化!欢迎走进阿雷吟诵讲堂。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倾听与陪伴!今天我们要吟唱的这首诗,是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日积月累”中的第二首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一首极富诗意的送别诗

作为一首送别诗,李白的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有着它特殊的感情色调。它既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有别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这首诗,表现的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李白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李白心里对这次离别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相反地认为孟浩然这趟旅行快乐得很,他向往扬州地区,又向往孟浩然,所以一边送别,一边心也就跟着飞翔,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在一片美景之中送别友人,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美景令人悦目,送别却令人伤怀,以景见情,含蓄深厚,有如弦外之音,达到使人神往,低徊遐想的艺术效果。

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这首诗意盎然的送别诗吧: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故人西辞黄鹤楼”,这一句不光是为了点题,更因为黄鹤楼是天下名胜,可能是两位诗人经常流连聚会之所。因此一提到黄鹤楼,就带出种种与此处有关的富于诗意的生活内容。而黄鹤楼本身,又是传说仙人飞上天空去的地方,这和李白心目中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广陵,又构成一种联想,增加了那种愉快的、畅想曲的气氛。

“烟花三月下扬州”,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烟花,指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给读者的感觉绝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尽、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三月是烟花之时,而开元时代繁华的长江下游,又正是烟花之地。“烟花三月”,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此句意境优美,文字绮丽,清人孙洙誉为“千古丽句”。李白渴望去扬州之情溢于言表。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诗的后两句看起来似乎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孤帆远影碧空尽”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可见目送时间之长。帆影已经消逝了,然而李白还在翘首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

“惟见长江天际流”,是眼前景象,又不单纯是写景。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向往,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诗人的心潮起伏,正像滚滚东去的一江春水。

总之,这一场极富诗意的、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将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将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

一位死因成谜的谪仙人

一代诗仙以一首壮志未酬的绝笔之作《临终歌》(一说《临路歌》)得道飞升,驾鹤西去。

这样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大家好奇他的出生之地,但至今扑所迷离。其实,他的死因至今也是众说纷纭。

其死法总体说来可以概括为三种:一是醉死,二是病死,三是溺死。第一种死法见诸《旧唐书》,说李白“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第二种死法亦见诸其他正史或专家学者的考证之说。说当李光弼东镇临淮时,李白不顾61岁的高龄,闻讯前往请缨杀敌,希望在垂暮之年,为挽救国家危亡尽力,因病中途返回,次年病死于当涂县令、唐代最有名的篆书家李阳冰处;而第三种死法则多见诸民间传说,极富浪漫色彩,说李白在当涂的江上饮酒,因醉跳入水中捉月而溺死,与诗人性格非常吻合。如此种种,莫衷一是。但是无论哪一种死法,都因参与永王李璘作乱谋反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李白流放夜郎,遇赦得还后不久,就结束了他传奇而坎坷的一生,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一点吟诵方面的小知识

今天我们说说格律诗创作或吟诵时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百度一下,给出的定义是这样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对于作诗格律的一种主张。即作诗时,除每一句最末字外,诗句中的奇数字不一定要符合平仄,但偶数字则必须严格要求符合平仄。

为什么是“一三五不论”,而不是“二四六不论”呢?因为我们的汉语是单音节的语言。单音节,就是一个音节一个字,所以汉语就形成了双音节的韵律结构,就是我们比较喜欢双音节,往往很多词都是双音节的。尤其在古代,词组多半是双音节词。而根据汉语发音特点,双音节词的轻重音格式大多是轻重格。汉语是后重的语言。一三五字会跟着二四六字走,二四六字音重,就决定了这个词的总体感觉。故此就有了“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在格律诗里,只要二四六字的平仄相间了,总体感觉就对了。当然,如果,一三五的平仄和二四六的平仄一致,那是最理想的状态,就会形成所谓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佳句了。不过,这很难完全做到。有人统计过诗圣杜甫的诗,大家都知道,杜诗号称格律严谨,是近体诗的圣人。他一生留下了一千四百多首诗,其中,完全合乎格律,即每个字都合律,一三五字和二四六字一致的,就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字都分明的诗,只有两首。所以,真正作诗的时候,还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更现实。

一首满满情意的临别曲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像黄金一般美好。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他给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间,自由而愉快,所以李白在《赠孟浩然》诗中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由此可见,孟浩然实属是李白的超级偶像啊!

这次离别正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顺着长江而下,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偶像远去,粉丝的心中该是何种滋味呢?但是李白就是李白,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李白,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情诗的气氛里进行的。

让我们跨越时空与诗仙一起吟唱这首情意绵绵的送别诗吧!

(0)

相关推荐

  • 同样写送别,李白这首诗不仅不伤感,还美得令人赏心悦目!

    与今天不同,古人由于交通和通信的不便,往往一别就要数月,甚至是数载难以相见.正如李商隐在<无题>一诗中所说:"相见时难别亦难",所以古人就很看重离别.每逢离别之际,古人 ...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欣赏分析 1,李白初居安陆时所作.出川未久,刚刚结束江南吴越之游的李白,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 ...

  • 阿雷吟诵讲堂第十九课《敕勒歌》

    阿雷吟诵讲堂第十九课<敕勒歌> 吟咏诗词经典,传承中华文化!欢迎走进阿雷吟诵讲堂.今天我们要吟唱的这首诗,是统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十八课<古诗二首>其二<敕勒歌>. 一 ...

  • 阿雷吟诵讲堂第十八课《夜宿山寺》

    阿雷吟诵讲堂第十八课<夜宿山寺> 吟咏诗词经典,传承中华文化!欢迎走进阿雷吟诵讲堂.今天我们要吟唱的这首诗,是统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十八课<古诗二首>其一<夜宿山寺>. ...

  • 阿雷吟诵讲堂第十六课《江雪》

    阿雷吟诵讲堂第十六课<江雪> 吟咏诗词经典,传承中华文化!欢迎走进阿雷吟诵讲堂.今天我们要吟唱的这首诗,是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日积月累"中的<江雪> ...

  • 阿雷吟诵讲堂第十五课《梅花》

    阿雷吟诵讲堂第十五课<梅花> 吟咏诗词经典,传承中华文化!欢迎走进阿雷吟诵讲堂.今天我们要吟唱的这首诗,是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中的<梅花> ...

  • 阿雷吟诵讲堂第十四课《登鹳雀楼》

    阿雷吟诵讲堂第十四课<登鹳雀楼> 吟咏诗词经典,传承中华文化!欢迎走进阿雷吟诵讲堂.今天我们要吟唱的这首诗,是统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八课<古诗二首>其一<登鹳雀楼>. ...

  • 阿雷吟诵讲堂第十二课《古朗月行》节选

    阿雷吟诵讲堂第十二课<古朗月行>节选 吟咏诗词经典,传承中华文化!欢迎走进阿雷吟诵讲堂.今天我们要吟唱的这首诗,是统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日积月累"中的<古朗 ...

  • 阿雷吟诵讲堂(高)第二十四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阿雷吟诵讲堂(高)第二十四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吟咏诗词经典,传承中华文化!欢迎走进阿雷吟诵讲堂.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倾听与陪伴!今天我们要吟唱的这首诗,是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 ...

  • 阿雷吟诵讲堂(高)第二十三课《宿建德江》

    阿雷吟诵讲堂(高)第二十三课<宿建德江> 吟咏诗词经典,传承中华文化!欢迎走进阿雷吟诵讲堂.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倾听与陪伴!今天我们要吟唱的这首诗,是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古 ...

  • 阿雷吟诵讲堂(高)第二十二课《乡村四月》

    阿雷吟诵讲堂(高)第二十二课<乡村四月> 吟咏诗词经典,传承中华文化!欢迎走进阿雷吟诵讲堂.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倾听与陪伴!今天我们要吟唱的这首诗,是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