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为什么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此篇承接(儒道同源的六大铁证是什么?——话儒道千古之争)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经文: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直接把文本改动了,去掉了“绝圣弃智、绝仁弃义”,而是依据《楚简本“老子”》改为“绝智弃辩、绝伪弃诈”,老子的原意尽失。

《楚简本“老子”》出于儒生书吏之手,以俗儒意篡改颇多,却被视为老子“原本”,这样中华文化就失去了深刻性。谁想篡改或毁灭文化,只要挖一个洞足够深,埋下篡改的经典,并等待二千年就可以了。

此章与上章有密切联系。“仁义、智慧、孝慈”三者是相同的议题上章是立论,此章是证成和修法。语言的关联性是十分明显的,并不存在文字传抄错讹。

此章与二十章亦是一气贯通,老子说自己是“愚人也哉”。十八、十九二章只有“愚人”才说得出来。愚人正是针对“智慧”而言。“常使民无知无欲,夫子智者不敢为也”,(第三章)百姓之苦,正是“智者”造成的。

老子所说的智慧是俗智,是智巧,也可以说是巧取豪夺的代名词。“智者”就是智巧之士,老子这样的愚人出现,心中如如不动,一把明镜照射世间,任凭“智者”巧舌如簧,终究原形毕露。所以说智者“不敢为”

老子的纯朴智慧才是真智,是大智慧,是佛教中般若智慧。《心经》说“无智亦无得”,与老子“绝圣弃智”完全一致。俗智最后都用于自私,不能用于无私。

“上善若水”(第八章),水的智慧才是大智慧,无私的智慧才是大智慧。无私的智慧不应该弃绝吗?

这里涉及人性论的问题。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老子之后二百年,中国哲学史上出现了性善论和性恶论之争。

孟子明确主张性善论,提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而矣。”《孟子·告子》

告子主张性恶论,与孟子相对立。孟子晚年出现了荀子,站在告子一边,极力主张性恶论。这样中国先秦就出现了希腊哲学家都关心的人性善恶大争论,极大影响了后世华人对人性善恶的主流意识,甚至成为潜意识。荀子的学生韩非子更把性恶论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理论。

孟子的性善论正确呢还是荀子的性恶论正确呢?历史后果是什么?人性善和人性恶的大争论带来二个问题。一,人性到底是善的还是恶的?二,哪个结论更有利于人性的改善?

黑格尔说了一句名言:“说人性是善的,他说了一句伟大的话。说人性是恶的,他说了一句更伟大的话。”简单的以性善论或性恶论来判断孟子与荀子谁更正确,或谁更伟大,这是做不到的。

说人性是善的,那是一种愿望。说人性是恶的,那是一场战斗。黑格尔说“人性恶这句话更伟大”,那是这句话背后有一套救赎的理论体系。如果没有一套有效的救赎理论体系,那人性恶这句话后果就极为严重,就是自暴自弃,就有掩饰暴政为恶行提供理论依据之弊。说人性是恶的,那是为了战胜人性恶。

著名的哲学家阿奎那分析了语言的句法,发现下面二句话结果完全不同:1.人是恶的。2.人有恶。

第一句话意味着恶是人的属性,人与恶无法分离,因此不可拯救。第二句话意味着人与恶是二个不同的实体,人与恶本质上是分离的,因此人是可以拯救的。

世人认为阿奎那是语言游戏,但哲学家却发现了天大的秘密。在浅思维中,人无法区别二者的差别开来,在深思维中,人可以把二者区别开来。人是一个实体,恶是另一个实体。一旦把人与恶视作二个不同的实体,则人的大智慧就开了,可以与恶战斗了。

“与自己心中的恶战斗”会否成功?关键就是人与恶是一个实体还是二个不同的实体。世人说人性恶的时候,暗示人与恶是一个实体,恶是人的属性而已。圣人说人性恶的时候,是把人与恶视为二个不同的实体,只是胶合在一起,好像真金参合在金沙之中。修行就是把人性中的恶与人的真性分离,欲望是个大障碍。欲望总是把恶与人的真性胶合在一起。

老子坚信,人的世俗智慧无法战胜人性恶,只有超越的大智慧才能够战胜人性恶。老子反复宣说无私的教义,就是因为要与人性恶作一场战斗。

世人陷入俗智和欲望之中,就无法战胜人性恶。但老子知道,人性的最深处还有超越的大智慧的种子,一旦开发出来,就可以战胜人性恶。只有人性中深藏的大智慧(般若智慧)才能把恶与人的真性分离,把恶视作敌人。

在圣和真面前,老子无疑选择了真。“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二十一章),“质真若渝”(四十一章),《道德经》是宣说真的人性思想。

庄子直接把“真人”与“假人”的大问题提出来。真人成为道家思想的一面旗帜。这就是绝圣弃智的内涵。人性恶还是人性善的问题,到了老子庄子这里,就是真人的人性和假人的人性问题。

老子是要彻底恢复真人的人性的,因此对于世人的智巧是厌恶的,必须弃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