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银基金上半年净利暴跌6成, 高层动荡、权益发展停滞不前

市场环境良好利润却一再暴跌,从权益规模角度来看至今仍在原地踏步。

出品|每日财报

作者|周天一

伴随着上市公司2020年半年报的披露,多家基金公司的经营情况浮出水面。几家欢乐几家愁,在行业整体向上生长的同时,上银基金当期净利润竟然惨遭断崖式下跌。

作为一家银行系基金公司,上银基金成立第2年便实现盈利,曾让同业颇为艳羡。但自成立以来,该公司投研能力在行业中存在感不高,而对于固收业务的过度依赖,更是让其经营业绩裹足不前。

2019年,因景泽基金筹备组与上银基金员工高度重合,一度在行业内掀起轩然大波,而该事件的部分当事人如今仍在上银基金任职。坐拥上海银行强大背景,上银基金为何频出事端?

净利润暴跌超6成,资管规模逆势萎缩

2020年上半年A股行跌宕起伏,但中报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多数基金公司都取得了净利润增幅,不仅多家小公司在基数较低的情况下实现净利润翻倍,华夏基金、鹏华基金等行业巨头同样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截至8月31日,在有披露2019年以及2020年中期业绩的43家基金公司中,业绩同比增长30%以上的有21家,增长40%以上的有17家,增长50%以上的有15家,还有3家业绩同比增长1倍以上。

但上银基金却显得“特立独行”。该公司刚刚公布的2020中报显示,净利润为4900万元,而2019年中期的净利润却是1.3亿元,同比降幅达62.31%。

与此同时,该公司的总资产从12.77亿元降至11.35亿元;净资产也从10.13亿元降至10.08亿元,双双缩水,资产规模从行业48名下滑到54名。其实,从上银基金2013年成立以来的业绩不难发现,该公司已连续多年成绩不佳。

《每日财报》注意到,资产管理规模下降是导致上银基金陷入困境的直接原因之一。中报显示,截至2020年上半年末,上银基金管理资产规模为775.64亿元。

而在2019年同期,管理资产规模为1105.94亿元,所以2020年上半年末管理资产规模同比缩水330.30亿元,缩水幅度为29.87%。

而据Wind资讯,截至2020年上半年末,上银基金公募规模为592.60亿元,2019年同期为659.78亿元,同比下降67.18亿元,降幅为10.18%。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市场火爆的环境,上银基金的管理规模下跌呢?

固收撑起一片天,权益发展停滞不前

公开资料显示,上银基金成立于2013年,注册资本3亿元,上海银行投资金额2.7亿元,持股比例90%,为其第一大股东。作为一家银行系基金公司,其成立至今固收业务占比一直较高。

公司成立之初,借助控股股东上海银行的背景,及利率市场化改革带来的机遇,上银基金通过做大货币基金迅速扩大规模,至2015年年底,其公募规模已达到435.53亿元,其中货币基金规模为434.06亿元,占比99.78%。

这样的占比,说明非货币业务几乎没有。但2016年3月,即成立近两年半之后,上银基金成立了首只债券基金上银慧添利(002486.OF)。其后债券型基金出现了爆发式增长,从当年一季度末的2亿元,膨胀至80.38亿元。

Wind资讯显示,2016年至2019年的各年年末,上银基金公募规模依次为534.11亿元、559.88亿元、723.61亿元及592.28亿元,其中,固收业务规模占比依次为99.59%、99.17%、99.60%和98.56%。

若从权益规模角度来看,上银基金至今仍在原地踏步,甚至倒退。尽管早在2014年5月,上银基金已成立第一只混合型基金,即上银新兴价值成长(000520.OF),但这类基金一直没有发展起来。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旗下权益类基金有4只,资产净值合计仅有6.97亿元,占比仅为1.18%;资产净值从去年底的8.53亿元,下降到了今年上半年的6.97亿元,降幅为18.29%。

此外,在2020年6月30日前,上银基金旗下没有一只股票型基金。截至6月30日,市场权益类基金规模为42111.70亿元,比年初增长了32.07%。其中,股票型基金规模为15382.81亿元,比年初增长了18.40%。

正是上述这种产品结构,以及停滞不前的公募规模,尤其是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制约上银基金的发展。而权益基金发展停滞不前,与其不愠不火的业绩表现也有一定关系。

2020年上半年,行业内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16.51%,而上银基金旗下3只拥有完整上半年业绩的混合型基金,收益率均在5%以下。

公司高层动荡不安,多名高管“在职创业”

《每日财报》注意到,上银基金高层人事频频动荡,成立不到7年,董事长变更3

次,总经理变更1次,督察长(含代督察长)变更7次,副总经理变更8次。

前不久,上银基金发布公告称,公司副总经理李湧因个人原因离职。公开资料显示,其就任上银基金副总经理仅4个月。无独有偶,2020年1月17日,上银基金副总经理黄言也因为个人原因离任,在职时间仅为1年3个月。

稍早一些的1月8日,上银基金发布公告称,王玲履新督察长,总经理刘小鹏不再代任。2019年的上银基金高层同样热闹,原董事长胡友联在任职刚满三年后便宣布离职,随后由大股东上海银行委派汪明于2019年3月28日接任。

2019年7月18日,原总经理李永飞因个人原因离职后,大股东同样派出“空降兵”刘小鹏继任。如此动荡的高层,大股东的直接任命,对公司发展影响巨大,利润暴跌似在情理之中,然而上银基金的高层乱象远不止于此。

就在2019年4月,一家名为“景泽基金”的公司申请设立,9位发起人分别是李永飞、王素文、栾卉燕、郑清丽、赵兰芳、杨锴、倪侃、史振生、田博,其中至少有6位是目前仍在职的上银基金及其子公司的高管或员工。

其中李永飞彼时正在担任上银基金总经理,直到2019年7月18日才正式辞职。而史振生至今仍在上银基金任职。2017年3月3日至2019年10月18日任上银基金督察长,后转任公司首席信息官一职。

栾卉燕是上银基金会计工作负责人,王素文为上银基金旗下全资子公司上银瑞金资本董事长兼总经理。倪侃为上银基金公司基金经理,作为上银基金的主力固收产品操盘手,历任管理基金数7只,累计管理基金规模逾180亿元。

以在职身份发起设立同业公司,明显存在利益冲突,在任何行业都属于违背职业操守的行为,作为以规范、公开、透明著称的公募行业,景泽基金此类事件实在令人不齿。所幸证监会最终公布信息显示,景泽基金已中止审查通知。

今年的“股热债冷”的市场行情,对于以固收为特色的上银基金并不友好。伴随着上银理财的设立,其固收类规模还将面临大股东“失宠”后的下滑压力。

在权益产品发展持续停滞,公司高层动荡不安,多名高管“在职创业”背景下,上银基金又将如何破局呢?对此《每日财报》将持续关注。

声明: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