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如何理解“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天下为何会自定?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此篇承接《道德经》“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怎么理解?化而欲作是何意?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四段经文:

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无名之朴为什么如此有效呢?因为无名之朴将产生十分美妙的觉受,令人不想再回到世俗的欲望中去一旦享受到无名之朴的美妙觉受,任何人间“乐与饵”都索然无味。这是无名之朴的特效,老子深有体会。

游到天地之始,看清了万物的生生灭灭,来来往往,一切尽在心中,真的十分快乐。孔子问:“那是什么境界?”老子说:“夫得是,至美至乐也。得至美而游乎至乐,谓之至人。”《庄子·田子方》

镇之以无名之朴,回到天地之始,那是美妙无比。只有至人才能做到。

为什么这么美妙的无名之朴也“不欲”呢?释德清注:“譬夫以药治病,病去而药不忘,则执药成病”。《老子道德经解》

这个道理很难明白,这是双遣,遣之又遣。用无名之朴来镇住欲望,欲望消失了。无名之朴虽然美妙无比,但毕竟是药,病好了,还继续吃药,那又成为另一种病了。贪图无名之朴的妙味,时间久了,欲望会死灰复燃所以要彻底根除欲望,就不能对无名之朴生起贪心。

要铲除欲望,还要铲除欲望的种子。佛教说阿拉耶识是种子识,老子要铲除的就是阿拉耶识中最细微的欲望种子。《金刚经》和禅宗大德对贪图法乐也同养贬斥,“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无名之朴是妙法,妙法再舍,舍之又舍,离之又离,直至不可思议的清净地。这就是“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的道理。

天下将自定。

河上公注:“能如是者,天下将自正定也”。河上公的意思是自定就是自正,万事万物都在应该在的位置上,正像一支部队,各就各位,不会错乱。世人总是将治国安邦当作是什么天大的难事,只有个别授天命者才可以胜任,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把欲望根除,把欲望的种子连根拔除,天下根本都会在自己的正位上。所谓“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再次遣除无名之朴之后,就入大定了。

遣除对无名之朴的贪欲(法乐),只有依靠入静,静即玄同大定。入玄同大定了,天下将自定。释德清注:“若欲朴之心,亦是欲机未绝,是须以静制之,其机自息。机息则心定,而天下自正矣。故虽无名之朴,可用而不可执,况有名乎?”《老子道德经解》

灌园长者使用最原始的办法抱瓮取水灌园,子贡教他一个新发明的桔槔提水的高效办法。长者告诉子贡,“有机械必有机事,有机事必有机心”,有机心存于胸中,就会染污本来的纯白之心。不是他不知道这个新发明,而是“羞而不为”。

子贡一下觉得自己好愚蠢,只看到桔槔的高效,没有看到对人心的污染。机心是对世人纯白之心的最大染污,世人毫无所知

释德清知道对“无名之朴”也不能贪着,法乐虽好,但也不是最终的归宿。最终归宿就是清净地,即老子的“静”地。《道德经》提倡修静,十六章说“致虚极,守静笃”,四十五章说“清静为天下正”。修行人必须入清净地,这就是入玄同大定。世人不扰乱这个大自然,本来就是秩序井然,不必治理。这是最基本的法则。

此章用无为而无不为法则捍卫这个世界的本来状态,唤醒世人抑制有为的心,不要让有为的心破坏这个世界的秩序。欲望是生物进化的必然产物,对生命既有促进和破坏双重作用。只有用无名之朴才能制服,即修道士必须返回生命创造之初的时刻

无名之朴是无比美妙的,既有镇压欲望的神力,又有安慰人心的作用。但真正的修道士必须弃绝欲望的种子,继续前行,进入清净地,安住在玄同大定中。

《道德经》从王弼河上公以来就有《道》和《德》上下而篇。司马迁《老子列传》中说老子注上下五千言。五千言是概数,帛书《道德经》虚字较多,有五千二百多字。

此章是《道经》最后一章,意义非同一般。“无为而无不为”是宣说道的无所不能(万能),这是道的用大。世人总是相信有为,不相信无为。但有为则有不为,有为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而且是短暂的。有为几乎是妄为,“不知常,妄作凶”(十六章),事与愿违的。这是对世人有为的心的告诫。道是真常的,而世人的寿命极为短暂,这是有为的心所造成的。

修道士入清净地,与道同在,就能证悟不生不灭的实相。下面大宗师带领我们深入《德经》的妙理。

《道德经》虽然分为《道经》和《德经》上下二篇,宣说道和德二大主题,但不可把《道经》和《德经》绝然分开,很大程度上《道经》和《德经》的义理是贯通的,无法分开的。

《道经》和《德经》的分篇是相对的,主要是便于理解二大主题。《道经》以道为主,以德为辅,《德经》则以德为主,以道贯通。三十八章是宣说德的妙理,五十四章宣说修德五治(治身、治家、治乡、治国、治天下),其他章与《道经》没有根本区别。

四十章、四十二章都是继续宣说道体,五十一章是尊道贵德。因此把《道经》理解为宣说道,《德经》理解为宣说德,那就错会了《道德经》分上下篇的方便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