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熙、杨逸临《封龙山碑》追求一种特殊的意境和神韵

曾熙

临摹是学习书法的基本功,曾熙对此十分重视,且要求严格。他初从金文入手,继学汉隶。他善于临摹,但仅把临摹作为学习的手段,扬长避短,遗貌取神。他强调的“遗貌取神”只有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有变化、有创新、有自己的轨迹和神气在,才能“卓然自成一家”。临作抓住 《封龙山碑》 其高古的格调,直追三代篆籀气息,在笔法上掺和一些大篆的笔意,使线条纤细极富力量感,并取《礼器碑》的绰约和《韩仁铭》的典雅。他所追求的不是单纯的形象美,而是一种特殊的意境和神韵,故能虚实相生,动静互寓,进入潇洒出尘,风神超逸的境界,收到空灵隽永,意居形外的效果。

曾熙临《封龙山碑》

杨逸

清人朱和羹在其《临池心解》中说:“临池之美法,不外结体、用笔。结体之功在学力,而用笔之妙关性灵,苟非多阅古书,多临古帖,融会于胸次,未易指挥如意也。”此话道出学好用笔,需要具备更高的悟性和融会于胸次的学识修养,单靠死功夫只能掌握结体。董其昌对用笔之难也发出:“予学书三十年,悟得书法,而不能实证者,在自起自倒,自收自束处耳,过此关,即右军父子亦无奈何也。”的感叹,用笔之难可想而知。杨逸临碑掌握原碑整齐紧密,空间匀称等特点,用笔直率,变化细微,取势适当注入行书用笔。可见杨逸对该碑形成自己的审美视角。如从严格法度来讲,杨逸一些用笔过分的直过,当十分忌讳。

杨逸临《封龙山碑》

(0)

相关推荐

  • 封龙山颂(全)

    封龙山颂 <封龙山颂>也称<封龙山碑>,东汉延熹七年(公元一六四年)十月立.原碑在河北元氏县西北之王村山下.清道光27年(1847)为元氏知县刘宝楠访得,移置城中文清书院.隶书 ...

  • 重温|曾翔临古:封龙山碑

      引  子 今次重温的是曾翔老师于2017年12月临写的<封龙山碑>.<封龙山碑>风化得较厉害,在临写时需要依靠书写者的琢磨和判断,曾老师提到,或许有一定隶书基础后再临更好. ...

  • 《龚望临汉隶四种墨迹展》——龚望临封龙山碑墨迹

    作品欣赏 <龚望临汉隶四种墨迹展>10月2日在天津金带福路文化传播中心展出,届时官方微信同步推出作品高清照欣赏.回复gw1,欣赏<龚望临汉隶四种墨迹展--龚望临石门颂碑墨迹>. ...

  • 封龙山碑欣赏与书家临习作品

    封龙山碑 ,以封龙山为名,为祀山颂神而立,为著名汉碑之一. 碑刻连题共十六行,行二十六字.全部为隶书,石虽剥落,文多可读,笔画较细,遒劲豪放,类似<乙瑛碑>,堪称汉碑之上品. 封龙山碑,气 ...

  • 隶书《封龙山颂》封龙山碑

    封龙山碑,始立于东汉延熹七年(164)十月.纵166厘米,横100厘米.15行,行26字.封龙山碑,出土较晚,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十一月,为元氏知县刘宝楠(字念楼)访得,乃命工运置城内薛文清祠 ...

  • 海派领军人物的曾熙,书法自称南宗,融合南帖北碑,书风宽博纵逸

    前言: 欢迎您来到清雅阁,清雅阁的创办之初就是传播中华书画艺术,为广大艺术爱好者搭建艺术交流平台,我们将始终秉持创作优质书画内容,如果喜欢我们的内容,敬请关注我们,您的每一次参与都是我们创作优质内容的 ...

  • 曾熙:晚清尚碑书学大潮中不为所动的“另类”书法大家

    曾熙(1861-1930),衡永郴桂道衡州府(今衡阳市)人.字季子,又字嗣元,更字子缉,号俟园,晚年自号农髯.中国杰出的书法家.画家.教育家,海派书画领军人物. 曾熙在当时晚清尚碑的书学大潮中,不为所 ...

  • 「众家集评」杨逸明 亲情友情爱情诗词八首

    当代诗词百首点评 亲情友情爱情卷(连载十四) 评家简介 杨逸明,1948年8月生于上海.曾为中华诗词学会第二届.第三届副会长.<中国诗词年鉴>副主编.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云帆诗友会顾问,全球 ...

  • 【视点】杨逸明诗词选

    诗 作者简介 ● 杨逸明 1948年生于上海,祖籍江苏无锡.曾为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上海诗词学会副会长.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上海诗词学会顾问.已出版<飞瀑集><新 ...

  • 曾熙(杰出的书法家、画家、教育家)

    曾熙(1861.11.19-1930.7.4)初字嗣元,更字子缉.季子,号俟园,晚号农髯,山海楼主人.衡永郴桂道衡州府衡阳县(今衡阳市衡阳县石市乡石狮村)人.出生于衡阳县石市乡石狮村,逝世于上海,归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