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get到“冷面照片”的审美?

-

致力于以摄影为媒介,拉近大众与艺术的距离

冷面摄影,并不高冷。打开百度搜索立刻就会跳出很多接地气的照片,如下:

百度搜索“冷面摄影”

玩梗结束,言归正传。

前面的文章《为什么你讨厌所谓的艺术摄影?》笔者提出了这样的主要观点:大众不理解许多照片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期待落空、感到作品太“乏味”而被冒犯。看不懂只是一个笼统的抱怨,作品的审美光谱落在了观众的认知之外才是核心原因。

培养感知力,

比懂得更多摄影理论更重要!

上篇文章提出的“冷面摄影”“非叙事摄影”“形式不确定”就是艺术摄影的三个“感知力补丁”。今天我们主要讲“冷面摄影”(Deadpan)。如果你能get到“冷面摄影“摄影的点,便可以解锁艺术摄影中很大一片区域。

Dilis Saari Rustavi Choir & Duduki Trio Omar Kelaptrishvili - World Network Vol. 2: Georgia - Georgian Polyphony

-

01

冷面照片从哪来的?

冷面风格可以追溯到德国新客观主义,其中奥古斯特·桑德是重要的代表人物。他使用直接摄影式的方式来进行“标本式”人像创作,力求摆脱对印象派、画意派摄影的影响。到二战后,德国杜塞尔多夫学派贝歇夫妇,以及他们的学生们,在建筑、景观、人像等多个领域的创作都延续了冷面风格。

到上世纪90年代,“冷面”的照片逐渐成为了被画廊热捧的风格。纵观现当代摄影,建筑、景观、人物、纪实等多种题材许多都或多或少有冷面的倾向,存在的作品数量也超乎许多人的想象,包括各种题材:

城市题材

©Thomas Struth

景观题材

©Joel Sternfeld

人物题材

©August Sander

一个主观的粗略统计:笔者在艺术书店看到的100本摄影画册中,有不下50本有“冷面”的倾向。学术层面上的来龙去脉这里不做展开,我们紧接着重点来关注如何理解和感知“冷面的审美”。

©笔者书架上一部分具有冷面风格的画册

-

02

如何理解冷面审美?

依循着我们前面的分析,之所以冷面审美被许多大众所不解,是因为人们对作品的期待大多时候是“有情绪的”、“夸张的”、“主观化的”,而冷面的摄影作品并不会像被期待的那样,反而是给普通观众泼冷水。

例如最经典的,也是最容易给人“泼冷水”的建筑摄影:

©贝歇夫妇,用大画幅记录德国各类工业建筑,拍摄的时候讲究角度为正面,天气为阴天没有阴影,绝对的冷面

虽同为黑白建筑照,明度摄影,就是一类广泛流传的,与冷面建筑相对的摄影:

©一些非常炫酷的明度建筑摄影图,来自google搜索建筑摄影

可以反向思维,假设大多数照片都是“有情绪的”、“夸张的”、“主观化的”,是不是一定就是优点呢?也许粗看会觉得精彩,多了,真的会腻。

这种腻会体现在,好像每张照片都给你讲了一个高赞的15秒短视频故事,你依次右滑,某个阶段会越滑越津津有味,之后又觉得自己还是需要一部安静的文艺长片。敏感而挑剔的艺术市场(也包括一些追求审美独到性的大众),自然地会远离这种“腻”的感觉。

举个不见得恰当的例子,在许多老川渝人的口味认知中,“有盐有味”才是一盘好菜的条件,粤菜那种淡淡的口味“没什么吃头”。因为,食材本身的味道根本没有被纳入到这部分老川渝人赏味的体系中来。欣赏冷面摄影,更像是剥离香料调味料的掩盖,体味食材本味的过程。

冷面会有什么样的“好处”呢?还是从感知层面来说——

 真实的想象空间 

冷面摄影不直接塞给观众太多明显的指向,而是给观众源于真实的想象空间。

史蒂芬·肖尔《不寻常之地》中这一张景观摄影,就“冷冷地”展示了美国西部俄勒冈州公路边的一块被涂抹过的广告牌。没有等到傍晚黄金时间拍摄,没有处理那些看起来很low的杂草,更没有炫目的天光彩霞。所以,欣赏这张照片的核心根本就不在于期待黄金傍晚、每一棵植物都长势喜人、彩霞星空要多炫目,而是一种真实的想象和疑问。

©史蒂芬·肖尔,《不寻常之地》中的一张。如果整体看完这本画册,或许会更容易感知照片的妙处。

《断背山》作者安妮·普鲁曾根据这张照片发展出一篇短文,很适合用来展示这张照片的感知过程:

-

“肖尔的照片没有任何故事。相反,它引发了无法回答的问题。这些绘出的词汇真正说了什么?谁涂抹了它们,为什么?俄勒冈州拍摄最多的景观之一是胡德山,而这个广告牌是否展示的就是胡德山和延龄草湖?还是其他山?观看者的眼睛在广告牌之外搜索照片以寻找线索……”

-

这张照片是同样居住在俄勒冈州的摄影师Michael Bollino的作品,算是风光大片了,应该就是任何人都能很轻松get到的点,它也是冷面摄影的相对面:

©Michael Bollino

前后两者的区别在于:

前者给人一种真实的想象空间,而后者给人一种画意的想象空间。前者源于现场,而后者源于脑海中的理想化。真实的想象空间通常由于太“真实”而让许多没有视觉经验的的朋友忘记了“想象”,画意的想象空间已经通过类似绘画的处理成功给了观众一个完整的“解决”。——这种解决就差直接说“我很壮观我很美”了。

也因为为观众解决了问题,所以这种基于画意审美的风光大片更容易被普通人get到,也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静态的审美 

冷面摄影通常外表平静,本身就有一种静态的美,让人关注细节。

荷兰摄影师莱涅克·狄克斯特拉的《海滩》,“冷冷地”拍摄海滩上穿着泳装的青少年。通过摆拍,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没有多余动作和表情的年轻人。照片外表的冷,更容易吸引人去注意一些细节——他们的穿着、肤色、发型、雀斑、青春痘……似露非露的表情,由此引发了我们对于“青少年”更为客观和直抵细节的认识。

©莱涅克·狄克斯特拉 《海滩》系列,用冷面摄影的方式拍摄一系列岸边的青少年

冷面人物照通常以项目形式出现,这样摄影师可以“控制变量”,让观众将注意力更多集中在那些富有趣味的细节中。

©莱涅克·狄克斯特拉 《海滩》系列

与之相反的另一面,则是这种情绪和动作都极度外露的摄影,也是更容易被“看懂”的照片。有种“势能”被快速拉升到最高,又快速释放出来的感觉。

©Ami Vitale

前后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给人一种更为静态的审美方式,也更容易由于画面内容的平静让人注意到细节;后者给人一种动态的、明显的信息传达。前者像是能量的按部就班的积累,后者像是势能的快速拉升与释放。如果说后者在告诉你:“这就是青春!”,前者更像是在向你提问:“青春是什么?”

后者更容易被更多人get到一个明确的点,但前者可以让不同的人get到不同的点。

 “盯着看”的乐趣 

冷面摄影经常是大尺幅作品,让人以凝视的观看品味细节。

安德烈·古斯基的许多作品就是如此。他的许多作品感觉到“冷”,是因为他常不去突出一个中心,也不存在明显的趣味点。所以,在电脑屏幕上看起来就是冷漠甚至无趣的。但若在现场欣赏他的作品,在几米的尺幅下去盯着看画面中的“海量信息集合”,你又会发现一个巨幅图像下对社会的洞察力。

因此,我们欣赏这类冷面作品,不能以社交网络的“乍一看”的姿态,而是在长卷中盯着看、慢慢发现的乐趣。

©安德烈·古斯基 《99美分》,展览现场呈现的图像尺幅比人大得多,让你看清画面中任意一袋零食包装上的字

另一面是一种快拍感。韩松老师这张同样是在超市拍摄,广角镜头拉伸的汇聚线条,以及画面尽头的人物,加之整个空间弥漫着的红色灯光,让人马上就能get到一种即兴的瞥见:

©韩松

前后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盯着看慢慢看”,后者是“一瞬间的瞥见”。前者像是一篇宏大的文学作品,为你盛满信息;后者更像是已经划好重点的短文,直抵阅读理解终点。

所以,冷面审美也可以从“大审美”、“慢审美”来感知。

-

03

冷面审美渗透大众

冷面审美并非只存“艺术小圈子”曲高和寡的东西,它早就在大众视野中存在了、

例如,你有没有发现,奢侈品的平面广告,多是具有冷面倾向?在品牌认知中,“冷”和“高级”常常联系在一起。就连各种写真影楼都开始模仿模特臭脸,开始追随冷冷的“高级感”。

©Vivienne Tamas

以盛产“视觉大片”著称的美国国家地理,其实也有不少冷面照片,或许你也可以想象一下这张“呆呆的人物照”出现在国家地理杂志中的某页,或许也是个很不错的人类活动切片呢。

©Wayne Lawrence

实践中,也有很多朋友在向“冷面风格”靠拢,例如@孔先森爱拍照这组海滨的景观摄影就是客观冷静记录大地景观的状态,植被的生长,我们可以从细节中感受到海风:

©孔先森爱拍照(原画册社群成员)
上面我们也说过,“冷面”可以视作一种审美的价值观,一种感知力上的认同感,而非一种学术上的定义。因此,@孔先森爱拍照在拍摄的时候不见得满脑子有“冷面”这个词,但在视觉表达上却延续这种风格。也通过这种风格,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真诚的景观记录。

总结
笔者认为,冷面在感官上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和认同感,看你是否把
“冷峻”
“超然”
“锐利”
理解为带贬义的“冷漠”、“乏味”、“简陋”……
冷面摄影带给我们的是一种
“慢审美”
“客观美”
“深度阅读式审美”

也是一种图像的威严感。
我可以理解大部分人对正面、振奋、形式和浓厚情绪的天然偏好,但也建议大家有能力欣赏类似于冷面摄影般的严肃美。如果我们将冷峻、超然、锐利的冷面图像排除在“可以被欣赏”的范畴之外,只认为它们是冰冷无聊无人点赞的失败作品,事实上也会因为武断失去感知众多作品的机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