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灭六国名将众多,但14年后却用章邯这样的小角色,那些名将呢?

在公元前208年、前207年之交,爆发了秦楚大战的巨鹿之战。项羽为首的楚军几乎以一比十的绝对弱势,取得了碾压式的胜利。

秦军主将正是章邯,章邯统帅40多万虎狼之师的秦军,竟然败给了四五万人的楚军。如此战渣一样的角色,也太不入流了吧!

如果说章邯打不过战神项羽还有情可原的话,那么他后来连刘邦也打不过,就不能不说他是不入流的角色了。

想当初十四年前,那是公元前221年,当时秦始皇意气风发,霸气雄壮,这一年他消灭了七国的最后一国——齐国。

正是秦国当时人才济济,名将辈出,秦始皇才用了短短九年(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就灭了七国。

七国不是加上了秦国,而是加上了“后赵”。“后赵”不是石勒的那个后赵,而是指赵国灭亡后,其残余势力龟缩于代地,故而被称为代国。

想当年,灭韩的内史腾,伐楚的李广的祖先李信,平赵下魏吞楚并燕收代扫齐王翦、王贲、蒙武还有北上伐匈奴的蒙恬,南下征百越屠睢、任嚣、赵佗。可谓人才济济,名将辈出,可随着秦始皇时代的结束,赵高(名义是胡亥)时代的开启,这些能征惯战,所向披靡的将军们大多作古,有的镇守边疆。

第一、韩国的克星内史腾去世

内史腾,内史不是他真姓,内史是职务是区划单位。内史也称京畿,同周朝的王畿,汉唐的京兆尹、京兆郡、京兆国、京兆府等,元朝的中书省直辖地腹里,明清的直隶(清总督),民初的京兆地方一脉相承。

也就是说,内史腾相当于首都直辖市市委书记兼市长。这个职务是典型的文职,可内史腾允文允武,水平非常的高。内史腾还有个名字叫内史胜,他打起仗来,至少对韩国是无往而不胜的。

在打韩国过程中,先获得南郡并将该地治理得井井有条,成为灭韩的重头堡。

到了前230年,灭韩已经到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局势了。内史胜率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其不意地度过黄河,直击韩国首都新郑。韩军不敌,京城陷落韩废王韩安被活捉,韩国就这样灭了。

内史胜打响了灭六国的第一枪,可秦王不仅没有给他一个假韩王干干,连将旧韩国改成颍川郡的郡守也没让他兼。他依然是大秦的内史,这也算功成身退,在秦始皇晚年病终,得以善终。

第二、六国克星王翦、王贲父子善终。

王翦是个聪明人,战神白起也不如他。

想那白起情商太低,长平之战几乎要拿下赵国,他被范雎扯了后腿,秦昭襄王命他后撤。撤了之后,秦王才发现被赵国忽悠了,而这时赵国得到了山东五国的支持。秦王勃然大怒,让白起灭赵,白起一肚子火没地发,一肚子气没地撒,以病为由,拒绝出征。秦王逼迫,白起拒绝了秦王,也走向了死亡。

王翦比白起幸运和聪明,想当年白起曾一举攻下楚国首都郢都,而王翦直接灭楚。在灭楚前,秦王政询问灭楚条件。王翦要60万兵力,李信只要20万,秦王政就认为王翦老了,有了暮气,没了信心,还是李信年轻有为,朝气蓬勃。

王翦见状立即闭嘴你说我老我暮气,我回家养老去,就这样王翦来了个休假式治疗。让你们看看什么叫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李广的祖先李信和蒙武,意气风发,一鼓作气,两军一个在河南平舆进军,一个在安徽临泉发兵。他们攻势凌厉,无往不胜,计划在河南平顶山(城父)胜利挥师。当河南出征李信拿下湖北襄阳、江陵后,还没有千里江陵一日还,就被项羽的爷爷撵着胖揍,李信大败而归。

秦王、李信两个年轻人很尴尬,还真是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还真的要老将出马。秦王亲临老将军家中,诚恳道歉,诚邀他拿下楚国。老将的意思,灭了楚国可以,但60万兵少一个都不行。嬴政也没办法,只有都听你的,你说的都对了。

秦王政之前不同意王翦率兵60万,认为王翦老了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是不放心。60万能灭楚,更能灭秦,要知道60万兵力基本是秦国所有的家底了。

这次嬴政放手让他去,也是没办法的事,一方面让他去攻打楚国,另一方面不让其子王贲去,而让蒙武去。其目的是显而易见的,蒙武分其权,王贲为人质。这还不完,王翦还做了嬴政的乘龙快婿。

秦始皇命女儿华阳公主率百名绝色宫女,迎接王老将军回宫。当年少的华阳公主与王翦会面后,嬴政突然下旨,令两人完婚。一个是父亲之命,一个国王之旨,两人只得喜结良缘。村夫出身的王翦对嬴政的这波操作明镜似的明白。

要知道王翦祖上也是国王,比嬴政的血统纯正多了,其祖先是周灵王。出征时,老驸马将军王翦对自己的小岳父嬴政要求很过分。他不要封侯,要做富家翁。他以为了孩子为名,不断地向未来的秦始皇要钱、要地、要房、要仆人,一遍又一遍,弄得手下都看不惯了。他们忍不住地说,哪有这样要东西的,就不怕龙颜大怒,惹祸上身吗?

王翦意味深长地说,越是这样越安全,也不然就会更危险。贪财好利说明没有什么野心,其实也真没什么野心。可如果你没野心却不去证明,那么就是有野心,这就很危险了。之所以不厌其烦地要这要哪,还一次次地絮叨,就是让秦王放心。统领60万军队的王翦,必须给秦王一个定心丸。

王翦通过麻痹楚军,激励秦军,突袭作战,一举打败项燕,攻破郢都,俘虏了楚王负当。曾经的秦相昌平君被拥立为楚王,又是王翦出马活捉了嬴政的表叔楚王昌平君。

之前灭赵也王翦出马,赵国经历长平之战后,最强的国家就是楚国了。有个词叫“朝秦暮楚”,在当时楚国是六国中最难啃的骨头,也是后来四国(楚燕代齐)最硬的国家。灭楚之后的王翦,虽然也参与了灭燕之战,基本是打酱油。其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先退二线,再退休,然后和华阳公主享受晚年生活。

王翦的儿子王贲在灭国数量上比王翦还多,内史腾灭国一个,王翦平掉两个,而王贲干掉四个国家,灭楚之前就开始了。王贲“水大梁”灭魏,之后又三连击拿下了燕国、代国、齐国。王贲一代虎将,功劳显赫,统一六国,也就退居二线,进入养老时代了。

第三、李信、辛胜、蒙武灭六国的配角。

当初李信夸下海口说20万搞定楚国,结果眼高手低,铩羽而归。秦始皇不像之前的秦昭襄王也不像后来的诸葛亮,对于自己任用的人并没处分。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连非60万不可的王翦也没处分,而是以天子之尊登门拜访,主动认错。

当然,在王翦灭楚的战役中,李信这个败军之将并没参与,但他参与了平燕之战。王翦、辛胜曾经的“风萧萧兮易水寒”之地,横扫燕、代两军,这是第一波。第二波王翦率兵直抵燕都(今北京),燕王喜带着太子丹往东北(辽阳)跑,李信乘胜追击,重创燕军主力。

李信这算是将功补过了,之后历史上再也没有介绍过他,想必是退居二线了吧。最终,燕国灭于王贲之手,是王贲全歼燕军,生擒燕王喜。

辛胜只在灭燕中,崭露头角,在其他统一战役中,历史并没有记载,推测他也是得以善终。蒙武比辛胜好一点,他的存在感不是很强,他在历史上有两次露脸,都是打酱油一样的存在,都是灭楚战争。跟着李信,他大败而归;跟着王翦,他凯旋回京。

第四、屠睢、任嚣、赵佗幸运者。

不过,蒙武的老爸和儿子存在感很高。蒙武的老爸是客卿齐人蒙骜,蒙武的儿子蒙毅、蒙恬。蒙恬拿下河南地,屠睢、任嚣、赵佗他们南下攻击百越。任嚣、赵佗基本是打酱油的,尤其是赵佗在征战中只是低级武夫,谁又能想到,他后来趁着陈吴刘项之乱而割据一方,还成为我国寿命最长的君主呢!

第五、蒙恬、冯劫冤枉致死。

蒙恬在六国统一中,没有唱主角,可在北伐中蒙恬做到了“还我河山”!

蒙恬、王离收复了河南地,河南地没在今天的河南省,而在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河南地,就是“几”字黄河的上部以南的土地,该地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的战果。胡服骑射让赵武灵王真正做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打败了东胡,夺取了河南地。可随着战国七雄的兼并战争,赵国也就逐渐丧失了该地。

完成六国统一后,秦始皇扩大战果,派屠睢、任嚣、赵佗南征,令蒙恬北战。蒙恬率军30万,打破匈奴,收复了河南地,并在那里驻守。可后来死于赵高秦二世之手,蒙恬冤死跟他是扶苏的人有关。冯劫是冯亭的后人,他更没有什么存在感,可他还是被赵高杀了。

第六、章邯给人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的错觉的原因

1、统一六国的将领到了秦二世末年,基本都去世了。这些将领,无一例外地善终,他们懂得功成身退,秦始皇待他们也不错。

2、南征北战的将领到了秦二世末年,死得死、独得独。蒙恬因为是太子的人,更因为是赵高仇人的兄弟而被赵高所杀。远在南方的屠睢、任嚣、赵佗,除屠睢、任嚣病死外,赵佗趁中原大乱割据一方,成功为王。

3、赵高拥立秦二世后,一刀对宗室,一刀对能臣。赵高唆使秦二世杀兄杀弟杀姐杀妹,几乎是一网打尽。真不知道,秦二世可曾对华阳公主下手呢?从王离回救就说明没有。

4、启用章邯是无奈之举。

前208年,反秦势力遍地开花,大有星星之火将要燎原之势。而振臂一呼的陈吴更是势不可挡,张楚王陈胜无往而不胜,他派的周文已经打到秦二世的家门口了。周文进军戏水,戏水就在西安临潼一带,胡亥大为震惊。问计于众臣,只有一个管收税的少府——税务总局局长章邯说话了。

章邯表示,敌人来势汹汹,欲求速胜,而京城兵少将弱,向周边求救勤王,没时间没有机会,只有赦免修建骊山陵墓的劳改犯、奴隶子,让这些亡命之徒保家卫国。至于将军,就让这个内行的会计官担任。

军队是乌合之众,将军还是个外行,而且都是未经训练的囚犯、奴隶。可正是外行将军,囚犯士兵不仅打的周文一败再败,从戏亭到曹阳再到渑池,最终兵败自杀。章邯刺田臧、砍李归、破邓说、败伍徐、斩蔡赐、降宋留、杀张贺逼陈胜(被司机所杀)、平吕臣、诛余樊君、追朱鸡石、撵魏豹、劈周巿、锤田儋、迫魏咎(自尽)、逐田荣、枭项梁、压赵国,连刘邦、项羽都绕着他走。

由此可见,这个外行将军简直是内行中的内行。他真的是人挡杀人,佛挡杀佛,攻城略地,所向披靡。在侵略赵国时,王离、涉间、司马欣、董翳都有参与,赵国十万火急。楚怀王派宋义、项羽、范增救赵,项羽途中夺权,破釜沉舟,打赢了巨鹿之战。

王离是王贲的儿子,涉间更是老将,他们都是蒙恬的部属,配合章邯进军的。两人虽然都是名将,可指挥能力还真不如章邯。不过他们俩虽然级别比章邯低,但并不太服他。尤其是赵高、秦二世对功臣将领的杀戮,这就让这些名将很寒心。

当章邯势如破竹时,派长史司马欣向赵高汇报工作。结果赵国妒忌而又憎恨章邯。章邯心寒,斗志大受影响,而项羽则置之死地而后生,攻势迅猛,才让项羽摘了桃。至于刘邦打败章邯,那是章邯人心尽失,加上章邯萎靡不振已是行尸走肉,焉有不败之理?

章邯虽是外行(不是科班出身),但用兵作战很有水平,绝非什么小角色,而是鼎鼎大名的上将军。再说,项羽、韩信、英布他们谁又是科班出身呢?名将世家的王离不也不如章邯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