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汤美学:欣赏能力的获得 · 续
既然说,那就说开,——所谓“欣赏能力”就是享受的能力。你可能会想是不是曾被大肆批判的“享乐主义”?在一般人眼里两者几乎等价,但今天我就要为这“享受的能力”翻翻案。享受的能力,首先是一种观念,“物尽其美,物尽其性”的观念,而无关乎掌握资本的多寡。
能把一碟花生米、土豆丝烹饪到极致、吃到极致就是典型的例子。这显然不需要破费太多,只是需要你具备这样的能力,或者说品位。真要把土豆丝拌上了海参、淋上了鱼翅,也就成笑话了。苏轼官场失意,被贬黄州,想必也不是什么太好的境遇,却还琢磨着如何将当地猪肉烹制出美味来。有言《繁花》作者金宇澄吃蟹能吃到蟹脚尖上那一丝肉,传为美谈。殊不知那是早年富人只吃蟹壳内的黄膏肉,而弃费工难食之钳脚于下人。下人视之难得,携家中分钳腿于父母妻儿,自己则只留关节、脚尖咋么个味道。再就个小酒,美其名曰“嗑蟹瓜子”,今人却以为风雅。
可见,这种能力往往发自底层、源于困境,一些有心之人将其提炼总结,最终又为上层所接纳。
《论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背后就有一层“物尽其性”的意思。很明显,这是种优秀的观念与能力。
当年所批判的“享乐主义”,更多是穷人批判富人的奢侈浪费、挥霍无度,只是不辨奢侈、挥霍与享受的区别,便“一勺烩”的批判了。
国外美术馆,在一些著名画作前不远处都会摆放一条长椅,时有人坐于其上。国内游客的流程是打卡、拍照、发圈、走人,少有留意这椅子的。好像只有一个人问我:“我都打卡了,你还要我怎样!——弄把椅子跟那儿几个意思?”
我没有正面回答,只是反问了一个问题:“你知道都有谁在那画前的椅子上坐过么?”
“……”
“据我所知,莫奈、塞尚、达利、毕加索、杜尚、……木心、阿城、陈丹青、刘小东……,——对,那些大家都在画作前的椅子上坐过。”
“他们为什么会坐?”
“因为站累了……”
“他们站着看了很久?”
“对,与你很不同是吧?不同之处还在于你只是看过了,而他们是在欣赏,交流,享受。这需要时间,很长的时间,绝非走马观花。你去只是为了打卡,而他们则是为了获得审美享受,——当具备了欣赏能力,真的就能享受很久,——但很遗憾大部分人并不具备。而对欣赏者来说,他们当然需要一把椅子,且只需要一把。”
很多人对那把椅子会视而不见,这是一类人。而这位居然看到了椅子,并意识到点什么,——这是他成为另外一类人的开始……
据赖声川讲,在谈论国际媒体看好的某位香港新晋导演时,一位影评人朋友斩钉截铁地否定了这位导演的未来。原因是导演曾请这位影评人吃饭,看到他点的菜,影评人就断定他将来不会有成就。果然,此后没两年这位导演便杳无声迹了。
这是什么逻辑?两位业内人士讨论业内人士,却未曾涉及作品便把人否定了,——更狠的是居然还否定对了!
看来这位影评人信奉这样的道理——一个人的水平见地不只体现在他的专业领域,也流露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显然这位导演不太懂享受饮食之乐,推想到他的艺术领悟也很难有多高,成就自然也就在那儿了。
你说他片面吧,但却总是应验。行家看人看事,有时根本不用上手的,任何一个细节都可能暴露你生活得考究与否,品位考究与否,人考究与否。
不懂得享受生活,人自然也考究不到哪儿去。
考究的人生,才有更多的东西值得享受,值得人更好的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