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滩的扬子码头

清末民初苏州河北岸虹口全景

黄浦江是上海港的主航道,孕育上海港的诞生和上海城市的进步和发展,所以,人们把吴淞江(苏州河)说成是古代上海的“母亲河”,那么,黄浦江就是近代上海城市进步的母亲河。

进人20世纪中后期,随着海上航运方式的变化,集装箱运输替代了传统的散货运输,成为海上航运的主要方式,船舶的吨位越来越大,黄浦江的航运功能逐渐萎缩,而她的生态功能逐渐显现,上海市委市政府决定把黄浦江改变为上海的生态河、景观河,并进一步规划分期分批迁移黄浦江两岸的工厂、码头,贯通黄浦江两岸滨江道路,“还黄浦江两岸于民”,使黄浦江两岸成为上海的旅游景点,成为市民休闲、漫步、健身、活动的场所。2017年6月,黄浦江两岸的45公里慢行道、健身跑道基本贯通。可是,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仅留下虹口区从虹口港到武昌路的“扬子江路”难以打通,经过市委市政府的多方努力,扬子江路几百米的滨江道路建设已经在进行中。由于扬子江路长期是“军事重地”,闲人免入,知道或了解此地的人很少,难免会有一点神秘兮兮的。

1

三菱公司与日本邮船公司

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历史上交往频繁。明朝发生“倭患”事件后,中日关系中断。1870年9月,日本外交正使柳原前光、副使藤原义则率团访问上海,与上海道台涂宗瀛签订《中日官方邮船协定》,中日恢复中断了数百年的邦交关系。1871年7月,以日本大藏相伊达宗城、外交大臣柳原前光为正、副团长的代表团抵达上海,13日出席和主持设在黄浦路的日本领事馆(黄浦路106号)升旗仪式,正式拉开了中日交往的序幕。

黄浦路106号(2012年)

中国与日本隔海相望,当时唯一的交通方式就是海上航运。根据先前签订的中日官方邮船协定,日本的船只可以出入上海港以及中国其他通商口岸的港口,可以在上海及其他港口建立码头。1873年,崎弥太郎等在日本创办“三菱商会”(Mitsubishi Co.),1875年改称“邮便汽船三菱会社”,不久就在上海开业,经营日本横滨到上海的航线,早期在上海没有自己的专用码头,船只停靠在租用的码头。1885年9月,邮便汽船三菱会社与共同运输会社合并(Japan Mail Steamship Co. ;Nippon Yusen Kaisha,简称“N. Y. K”)。总部设在日本东京,在中国上海、天津、汉口等地设立分公司;开创资本1000万日元,有轮船58艘,总吨位6.5万吨,主要经营中日航运。1894年,邮便汽船三菱会社通过合资的方式改为“株式会社”(Mitsubishi Co. Trading Co.,Ltd.,即“三菱公司”,在华的公司,中国人称之为“三菱洋行”),也就是所谓的“有限公司”,资本进一步扩大,经营范围进一步扩大,除了航运业务外,还经营进出口贸易、制造加工、商务代理、工程承包等,成为日本主要的企业之一。“三菱”的总店设在日本东京,分店遍及世界各地。合资后的“三菱”单独成立“银行部”,1917年在上海设立分店,同年,改组为“株式会社三菱银行”(Mitsubishi  Bank,Ltd.)三菱洋行和三菱银行长期设在九江路36号,1938年,三菱洋行另外在广东路102号(四川路转角)建造“三菱洋行大楼”。

三菱洋行(1917年)

三菱洋行(2019年)

日本邮船株式会社是三菱银行旗下的企业,实行独立经营和核算,是日本主要的经营日本远洋航运的机构。创办后发展较快,除开辟日本至中国上海、香港、青岛、大连、汉口、台北、高雄的定点航线,辟有多条日本至加尔各答、新加坡、旧金山、芝加哥、马赛、伦敦、柏林等亚洲、美洲、欧洲的航线,其中以日本至上海的航线运量最大。

邮便汽船三菱会社上海分店长期设在外滩31号 (已拆除),早期与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同用一幢楼,1924年,正金银行迁到外滩24号后,该楼由邮船会社独用。1945年日本战败后,大楼由中国政府接管,一度为联合国善后救济署上海总部机构。

外滩24号

2

“日本邮船码头”到“扬子江码头”

1845年英租界建立后不久,工部局在黄浦江边建设了一条马路,取名“Yangtsze Road”,中文名称“扬子江路”或“扬子路”,大约在19世纪后期,在虹口美租界的黄浦江边也出现了一条马路,它相当于英租界“Yangtsze Road”的向北延长线,就被叫做“North Yangtsze Road”中文名称“北扬子路”,就是现在的“扬子江路”。约1890年,英租界的“扬子路”改名为“黄浦滩路”,虹口的“北扬子路”改名为“扬子路”。苏州河东流注入黄浦江,由于水流的方向不一致,苏州河夹带的泥沙会在苏州河口沉淀下来,滨江形成滩地,不适宜建设码头。

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以大清战败而告结束,大清被迫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条约规定,中国向日本赔偿军费损失2亿两,这笔钱相当于清政府2年的财政收入,赔款数额之大,可想而知;还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在此之前,中国与列强签订的是“通商条约”,就是外国人可以在中国的通商口岸租地建屋、居住、贸易、做生意,但是不能投资建厂,直接生产商品。《马关条约》规定日本人可以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建厂,根据“最惠国”条约原则,任何与中国签约的国家同时获得此项权利。《马关条约》后,大量的工厂在上海出现。工厂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上海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上海周边地区的农民、城镇居民进人上海。据不完全统计,甲午战争爆发前的1890年,上海有日本侨民386人,甲午战争爆发时的1894年,仅剩250人,甲午战争后上海的日本侨民与日俱增,1900年为738人,1910年为3361人,1920年为10215人,超过了上海全部侨民人数的总和。中日贸易的激增,刺激中日航运业的发展,同时,上海从商业城市向工业城市的发展,促进了航运业的快速发展。

远眺黄浦江扬子江码头(约1880年)

图为20世纪初的虹口港流入黄浦江处,河上小船停泊。左侧为轮船招商局中栈码头,右侧为日本邮船码头。

图为1926年的日本邮船码头,图中在建的钟楼为外滩13号海关大楼。

一直到19世纪末,日本三菱公司买下来这里的滨江之地,在这里清理滩涂,建设码头,就是日本邮船码头,因滨扬子路,也被叫做“扬子码头”。“三菱公司”的办公楼坐落在扬子江路与武昌路转角,与原来的日本领事馆隔武昌路对峙。该建筑建设于1905年,建筑师未明,有的人以为是日本建筑师平野勇造,他在上海留下了不少作品,其中包括日本领事馆。近代以后,西洋建筑传入日本后,被日本的建筑师接受,与日本的建筑融合,形成了日本西洋建筑风格。邮船株式会社办公楼为假五层砖混结构,以面朝黄浦江的南立面为主立面,日本西洋建筑风格。以后,又相继建设或重建日本邮船公司的仓库,使邮船码头成为中日航运和中欧航运的主要码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掀起了一股赴法勤工俭学的浪潮,学生主要从上海出发,搭乘各国开辟的欧洲航行奔赴法国,许多赴法勤工俭学的学生就是从邮船码头登船的。当然,抗日战争期间,邮船码头也成为日军登陆的基地和侵略中国的“桥头堡”。

游船码头的办公楼

1945年日本战败后,日本侨民撤离上海,在华的日本企业全部作为敌产由中国政府接管,虹口扬子江路的日本邮船株式会社码头由南京国民政府信托局接管,由行政院物资供应局使用,部分由国民政府海军接管后, 提供给美国海军陆战队使用,原来的码头改名为“扬子江码头”,实际上是一个专用码头。

图为20世纪20年代的扬子江码头。

上海解放后,根据相同系统接管的原则,扬子江码头及仓库由部队接管,后来成为中国人民海军驻上海基地,由于是“军事重地”,闲人莫入,一般人无法进入海军基地, 所以, 许多上海人不知道“扬子江码头”,也不知道上海有一条“扬子江路”。我长期居住在虹口,我就读的北虹中学离开此地不远,我们把这里叫做“海军司令部”,北虹中学没有大礼堂,于是学校经常借“海军司令部礼堂”召开大会。我长期从事上海历史研究,有许多次机会,去过扬子江路,进人“海军司令部”。

2017年5月26日,加拿大海军渥太华号护卫舰驶抵扬子江码头

(最后的访客)

扬子码头留下来的建筑主要是原来邮船码头办公楼和仓库,建筑早已经超过设计使用年限,损坏严重,建筑的艺术价值并不高,不过,上海滨黄浦江留下的“工业遗产”数量不多,所以,它的“工业遗产”价值远远高于它的“建筑艺术”价值,受到人们格外的关注。

3

扬子江码头的更新

虹口区委区政府根据扬子江码头历史氛围浓厚、文化资源丰富的特点,结合虹口区自身的优势,以扬子江路滨江的公共空间从“历史记忆、缤纷绿意、炫彩游憩”三个主题出发,叙述海派时光绵延的滨水风貌画卷;总体规划对原来封闭的码头区域全部打开,塑造“开放的滨水岸线”、“步行化城市街区”。

扬子江码头以及周边的房子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由于这里长期由部队使用,建筑虽然老旧,但是建筑外观基本保存完好,现存的建筑主要是原来日本邮船株式会社的办公楼和多幢仓库。在20世纪50年代前,上海的滨江的岸线略高于水面,所以,黄浦江沿岸没有高出于地面的堤岸,站在岸边可以一览黄浦江的春潮秋涛,穿梭往来的船只。可能由于滨江的工厂大量抽取地下水的原因,滨黄浦江的土地下沉现象严重,人们只能建造和加高堤岸,防止潮水涌入,如今,扬子江路滨江的防汛墙高达3.6米,超过了房屋的一层楼高,站在马路上,根本看不到黄浦江,所以,打通扬子江路滨江步道,使人们行走在滨江步道上可以把黄浦江的美景收入眼底,必须把滨江步道建在扬子江路的路面之上。扬子江路的路面不宽,这条滨江步道就会直接碰到了相邻的建筑的一层与二层之间,顾此失彼,难以协调。

扬子江路滨江更新工程分两步进行,首先,全面打通、开放扬子江路,接下来精心设计架在扬子江路上面的滨江步道,处理滨江步道与相邻的历史建筑的关系,使步道与历史建筑有机的结合;“虹口”地名以虹口港得名,规划在虹口港入黄浦江处建造一个“广场”,使该区域的公共活动线路沿虹口港向虹口的腹地延伸。这里一定会成为虹口区和上海市的一个新的地标,新的亮点。

薛理勇

1947年9月出生于上海。1981年大学毕业后即入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参加筹建今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从事上海历史,中华文化风俗历史研究。现任上海市规划委员会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委员等。已经出版的著作有《外滩的历史与建筑》、《上海租界史话》、《上海洋场》、“薛理勇说老上海丛书”等约六十余本;主编《上海文化源流词典》《上海掌故大词典》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