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村落】——大兆街道西曹北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位于少陵原上新雁引公路以西。东与中兆村隔路相望,西邻小井村,南接西曹南村,北邻二府井村。2012年,有2个村民小组,180户、670人,村域面积0.53平方公里,耕地656亩。与西曹南村为同一个自然村,统一叫西曹村。
公元前75年,村内有一史姓人家,祖职为“曹”,后裔以职为姓,改姓曹,村随姓称曹村,又因与东曹村相对的地理位置故得名西曹村,史载西汉时即有曹村。但今日姓氏以何、董为主,无一曹姓。
1951年成立农会,开始建立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当时三个生产队,隶属中兆管区,分别是中兆管区五、六、七队,村南头为五队,村北头为六、七队。后因六队食堂私藏粮食,南、北矛盾日趋尖锐,调解无效,经上级同意分成西曹南队和西曹北队,即现在的西曹南村和西曹北村,村名延续至今。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建筑错落有致。村四角各有一塔守望,附近各建一庙相伴,四庙分别为东南老爷庙,西南大庙,西北娘娘庙,东北堂庙。村内还有马王庙、火神庙、菩萨庙等,至今尚存。当时全村有四条街道,西头有一间木板小楼,内有各类塑像,下为南北楼门道。楼门向北延伸为一小街,习惯叫金里(街里)。东西街曾有夯土构建的一座两层碉楼,四面土墙有不少小洞,据说是村民为了防土匪所建。
碉楼东侧董家巷子大约十户人家,由曲江池几户董姓富户迁居此地而得名。村内生活用水井不到十眼,深约十丈许,用辘轳绞水,牲口饮水全靠涝池水。村内有四个石磨子、两个碾子为村民加工秋粮夏谷。
新中国成立后,妇女开始放脚同男人一起下地干活,响应政府号召参加速成识字班,扫除文盲,讲卫生,爱整洁运动。1962年,省卫生厅进驻村子为时一月有余,建成卫生示范村,并请剧团助兴召开了声势浩大的现场会。
改革开放前,村民主要从事小麦、玉米、油菜等作物种植,生猪、蛋鸡养殖是主要家庭副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主要从事小麦、玉米、油菜等作物种植和外出务工。村内传统特色行业主要是男人们做锅盖、木桶、木盆等木器,女人们用麦秆编帽辫缝成草帽。两个行业已悄然消亡。
这里是西汉汉宣帝刘询的舅家,因“巫蛊之狱”冤案的影响,刘询曾经在此度过多难的少年时光。
(何承华)
何承华,1936年工作,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在延安参加西北青救国联第一次代表大会,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新中国成立后在甘肃工作,剿匪、土地改革、镇反、三反、五反。1973年在石油天然气管道局工作。1979年任陕西省副省长,1982年任西安市委第一书记,1984年任陕西省人大副主
任,曾是党的八大、十二大代表。
党广文、党志宽父子,是城南著名中医大夫,医术精湛,擅长疑难杂症,并对困难群众免除一切费用。
党枫,厅局级干部,新中国成立前在学校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搞学生运动,参加过解放重庆战役。
何晓辉,曾担任陕西旅游集团副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