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离职想法后,这3件事忍住别做!

作者丨小阿羊

来源 | 智联招聘(ID:zhaopin-com)

推荐 | 职场补习班(ID:gh_a3fb4124fb5)

“从酝酿离职到真正离职,你需要多久?”
 
在智联招聘这项微博投票中,有超过25%的职场人选择了“一年以上”。
比起痛快裸辞,职场中更多一部分人,从跳槽想法萌芽后,会经过长期慎重的权衡,才最终将之付诸行动。
而这些人中,有人把辞职想法挂在嘴边,行动却遥遥无期;也有人选择把离职念头埋在心尖,等待最后一颗稻草的来临。
离职是一场“预谋”,相比毫无筹备便四处声张,只有那些默默下定决心,低调规划,笃定执行的人,才能在这场“变故”中全身而退,重新起航。
有离职想法后,这3件事忍住别做。
 
离职念头少分享
 
职Q社区关于“为什么每天说辞职的人,却一直没走?”的热门讨论中,网友@爱骑行的懒虫点出了真相:
“真正要走的人,各方面都已经考虑得很清楚了,不需要在人前总提起离职这件事情。
反而是那些没想好要走的人,喜欢在人前讲离职。他们的目的只是宣泄自己心中的不满,另外,想知道别人是什么样的看法而已。”
是一时冲动的血性举动,还是深思熟虑的成熟决定,离职,始终是一件只关乎于自身的事情。
即便作为同事,因与你共处同一职场环境,可以一定程度提供建议,但他与你的处境毕竟不同,即便努力代入也无法完全共情。
更何况还有人是出于猎奇心理来打探八卦,如若你原本并没考虑成熟或仅为逞口舌之快,最后只会将自己置于落人口实,骑虎难下的境地。
如果确有分享必要,建议向领导正式提交离职申请后再说。
未来计划少外扬
对于未来公司和前景规划的大肆宣扬,很可能快速招致领导的责难。
因为你的一举一动,很可能影响了其他同事的工作心态,在他们内心埋下了一颗随时可能生长的“辞职种子”,一旦全面发芽,公司管理者将面临极大损失。

职Q社区热门问题:为什么同事离职,自己也会没了干劲?中,有位匿名网友回复:

“那是因为你早就对这份工作没了信心,只是由于某种原因,你无法决心离职。
当你看到同事离职了(做了你想做的事),你也想这样做,但又没有勇气,所以纠结在这种情绪中,导致被情绪影响,更加没有干劲。”
经调研,有超过85%的用户表示,同事离职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自己的跳槽判断,进而产生跳槽冲动。很多对自己的职业目标并不十分明确的人,很容易因为熟悉的同事逐个离职,而影响自己的工作状态。
如果因为你的离职渲染,导致团队内部军心难稳,难免不会破坏你与领导间的信任纽带。
负面评价少吐槽
 
网上曾有一个段子,某员工微信上与领导辞职。领导问什么原因,工资没到位还是福利不够好?该员工仅回复了四个字:
“翅膀硬了!”
段子之所以是段子,是因为它把人们心之向往但又怯于去做的事,做到了极致。
很多人在离职前,多少会抱有“反正都要走了,怕什么”的破罐破摔心态,把曾经日积月累的不满全部发泄出来,对公司、领导或同事发表负面评价甚至恶意诋毁,借口“报多年之仇”,实则“图一时之快”。
可一旦经过多层消息流传,很可能为自己引来不必要的麻烦,被同事孤立、被领导疏远,甚至被公司永久拉黑。
苦心经营的良好职业形象,毁于一旦。
只有那些在不损害任何情感或利益关系情况下的离职,才是离得体面,离得漂亮,离得高情商。
从酝酿离职到真正离职,你需要做什么?
 
离职是一场放弃囊中之物来交换未知的“冒险”。你是否已做好面对一切风险和得失的准备,是离职前需要再三确认的。
首先,你是否已做好放弃现有工作的准备?
同事离职往往恰恰能给予我们某些信号,网友@白衬衫认为,“公司出问题的时候,有的同事“春江水暖鸭先知”,赶快找了下家。当同事主动离职明显增加的时候,自己也要警觉起来。”
但情况却并非经常如此。
或许在你离职后,原本不受重视的前职务转为核心业务,岗位薪资翻倍;或者原本盈利欠佳的前公司成功融资或是被巨头收购,发展前景势如破竹,想要再回头时,是否还有你的位置则不可预知了。
在一家新材料公司做实验员的网友,就遭遇了自己离职后同事反被升职加薪的情况,心里多少有些不平衡,便在社交平台宣泄:
“等你辞职了,同一级别的同事工资涨幅很大,你是什么心情?”
有一位网友的回复干脆利落,“既然走了,何必回头”。这时再去懊恼当初的离职决定,则纯属浪费情绪了。
其次,你是否已做好迎接未知新工作的准备?
因为疫情影响,各公司岗位收紧,很多人在离职后希望重新出发,却没想到因疫情因素工作停滞不前,几个月找不到心仪工作,最后匆匆找个差事暂时过活。
有人说,离职是检验自己能力的最好途径,容不得半点虚假。
但这项检验可以前置。
在提出离职前,你需要预判市场环境并充分地把自己放回市场,了解自己的资历在市场中所处水平,跳槽是否会改善现有困境。如果你不能完全肯定,则需要你沉下心在现有岗位继续“渡劫历练”。
对于以上两个问题,如果你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么最后你需要做的,则是厘清近期可能产生的费用支出,以及在下份工作工资到账前,口袋里的钱是否可支付了。
离职本无可厚非,只是藏在心里比说出来,百利而无一害。
真正聪明的人,会咽下所有对当下的不满,他们只专注于设计自己的未来。
最后引用一位职Q网友的话,“成年人的离职不都是悄无声息的,但最决绝的一次离开,是轻轻把门关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