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上彩瓷蛤蜊光,教你如何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什么是“蛤蜊光”?
首先我们要知道,陶瓷一向都是化学的产物,含铅的釉上彩瓷、低温铅釉瓷,受外界物理、化学物质的侵蚀以及本身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会在瓷器表面产生一种彩色的膜状物,日复一日,随着“瓷龄”增加,这种膜状物也会慢慢地增加、增厚,达到一定厚度时,就会产生类似蛤蜊壳里面那种闪烁的“光”,故人们称它为“蛤蜊光”。
在釉上彩中,粉彩瓷是最喜闻乐见的一种彩绘工艺,通常经过数年年以后,瓷器表面自然会氧化出一种彩色光,迎光侧视,隐约可见五光十色的光芒,还有淡淡的五颜六色的光圈,据专家研究指出,各种釉上彩瓷器中大致要一定的“瓷龄”,才会出现“蛤蜊光”现象,再增厚到一定程度,还会出现“银色釉”,但“银色釉”遇水即会褪色。
瓷器多久出现蛤蜊光?
彩瓷多少年才会出现“蛤蜊光”?这只能靠藏家的实践来验证,不可能有一个确切的时间,同是同治时期的粉彩器物,有的器物就出现了“蛤蜊光”,有的器物就没出现“蛤蜊光”,无论是官窑或民窑的彩瓷每件的境遇都有所不同,就是同一时期的彩瓷出现“蛤蜊光”也会有早有晚,所以说究竟要多久才能出现蛤蜊光,这是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标准的。
“蛤蜊光”很娇气,倘若“瓷彩”不同等,快慢亦有异,如蓝彩出现“蛤蜊光”现象就较快,瓷器所处的外界环境情况不同,亦有快慢,尤其是明万历年间的红、黄、绿三色的“大明彩”,不仅在彩釉上能见到这种光彩夺目的“蛤蜊光”,有时连牙白色的底釉上,也有这种令人目眩神迷的光晕闪现,由于这种光晕显得珠光宝气,因此也有人把它称做“蛤蜊珠光”。
蛤蜊光成了鉴定古瓷的要素
曾有一位著名陶瓷专家、鉴定家曾为此写有专著,认为这是由于釉色中一些金属元素,历经近300年左右的岁月,渐渐游离到了瓷面上,因此而形成了“蛤蜊光”,这种特有的迎光显现,避光消退的光怪陆离的光晕,成了古瓷的特征,因此也成了鉴定古瓷的重要依据之一,由此断言清康熙、雍正朝以上年纪的瓷器彩色釉面,才有可能出现这种“蛤蜊光”。
但其实清代的瓷器,黄、绿、蓝等釉色以及此类釉色的边缘部分,也常常可以看见这种正视难看见,侧视则分明的“蛤蜊光”,目前看来,离现在最近会产生“蛤蜊光”的瓷器应该是上世纪计划经济时代艺术瓷厂等生产的以粉彩瓷为主的厂瓷,根据这个原则,所以在淘宝、微拍堂等互联网销售平台中不少卖家将其作为厂瓷鉴别的重要依据。
如何鉴别真假蛤蜊光
人们原来认为“蛤蜊光”人工不能仿制,故把“蛤蜊光”作为鉴定古陶瓷的重要标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景德镇专事制作出售仿古瓷的樊家井,有造赝作坊,用“电光水”、真空镀膜法制造“蛤蜊光”,改进工艺配方,使五彩、粉彩瓷等釉上彩瓷一出窑就有“蛤蜊光”现象,高仿釉上彩的清代官窑瓷器,更几乎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
但是,根据“蛤蜊光”来判别古瓷真伪,在目前来看,还算是个比较重要比较可靠的手段之一,真的蛤蜊光紧紧围绕在彩色的周围,光圈自然,彩浓厚的地方蛤蜊光比较明显,彩薄的地方蛤蜊光比较淡,在侧光下若隐若现,如虹似霞,像是具有生命一样,闪闪烁烁,显得十分灵动,器物画面的彩料周围有闪亮变幻的“蛤蜊光”,尤以蓝彩的周围为甚。
而假的蛤蜊光圈比较粗大、片状的、不自然,而且浓厚彩四周的光圈和淡彩四周的光圈一样明显,不够自然,显得呆板生硬,缺少灵气, 所以造假“蛤蜊光”必然会留下致命的漏洞,这个漏洞就呈现出真假“蛤蜊光”鲜明不同,玩家上眼便能说破,赝品的胎质、釉色、纹饰都不对,“蛤蜊光”自然也不对,没有真品的“瓷龄”,怎能以假乱真?
说得通俗一点,假“蛤蜊光”和假“火石红”、假“包浆”一样,是死的,而真“蛤蜊光”是活的,当然,“死”和“活”本身是个相对概念,要真正学会识别真假“蛤蜊光“的本领,练出“火眼金睛”,不断地学习标本,上手实物对比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各位瓷友要真正地了解和熟悉古陶瓷真品和现代仿品之间微小差异,以免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
这是中国千年不断传承的文化,
亦是自古至今代代相传的智慧,
更是书写在血液里的祖先密码。
您且留步来聆听这生活的脉搏,
关注我们,一同感受陶瓷艺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