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那些“取暖神器”:燎炉、花椒还有汤婆子

远在旧石器时代,北京人就已经会使用和控制火了,考古学家曾经发现,北京人用火来烧烤食物、照明和取暖。在这一时期的居住遗址内,还发现过用火的烧土面和灶坑,可以推断,那时候的人们主要是通过烧火取暖。

春秋时期,开始使用器具烧炭取暖,用具的名称叫做燎炉。燎炉一般附有炭箕,用来转移火种和添加木炭。不过,此时的人们已经聪明了许多,御寒取暖的方式也不仅仅是烧炭取暖这一种。

资料图:燎炉。

燎炉就是供烘烤或取暖用的炉子。宋苏辙《龙川别志》卷下:“ 雄州谍者常告,虏中要官闲遣人至京师造茶笼燎炉。” 宋王安石《书定林院窗》诗:“竹鸡呼我出 华胥 ,起灭篝灯拥燎鑪。”亦作“ 燎鑪 ”。燎祭用的大火炉。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驾诣郊坛行礼》:“南壝门外,去坛百馀步,有燎炉高丈许,诸物上台,一人点唱,入炉焚之。”

古代经历了几次升温降温的过程,比如春秋战国时楚国的温度要远远低于现如今的武汉等地,而明清时期的传教士甚至在华中地区留下了零下18度的观测记录。加上楚地降雨量大,潮湿度高,体感上很湿冷,在那些时期,冬季的难受程度不亚于北方。楚人为了御寒就会选择在冬季吃一些养生的食物来补充热量。平民一般会用鬲,贵族则用陶或者铜鼎来烹调食物,虽然材料不同,但都是在器皿下通过柴和炭生火,做出来的食物有点像我们今天吃的火锅,或者是炖菜。在食物的选择上,会挑一些性暖的,比如生姜、羊肉和狗肉等。除了吃以外,楚人还会饮酒抗寒保暖,当时的人们早已发现了酒的这一特点。

古人当然也知道,除了火可以取暖之外,还能依靠光照。利用太阳能并不是我们今天的人才有的想法,很早以前,人们发现光照可以取暖之后,盖房子的时候都会让房屋的门口朝向南方,这样可以让阳光直射到屋内。为了防尘和进一步御寒,人们还会在屋顶设有竹质顶棚或楼板。

秦朝时,在贵族以及皇宫内又出现了“壁炉”和“火墙”等用以取暖。考古学家在咸阳宫遗址的洗浴池旁边发现有三座壁炉,其中两座供浴室使用,第三层则接近最大的一室,应该是秦皇专用的。壁炉里主要是用烧炭来御寒,并且将出烟孔放在室外,避免炭烟中毒。另外在秦兴乐宫遗址中还发现了火墙的做法,即用两块筒瓦相扣,做成管道包在墙的内侧,与灶相连通,已经具备了火炕、暖气的雏形。

火墙在中国已有悠久历史。西安阎家村汉代建筑遗址的炉灶,其排烟道先曲折,后直上通于户外,近似后世的火墙。火墙由炉膛、火墙体和烟囱三部分构成。炉膛可设于火墙体内,也可紧贴火墙体设置,形成连墙炉灶。火墙体中设曲回烟道,常砌成空心短墙。墙内可砌成竖洞、横洞、独洞、花洞等多种形式的烟道。热烟气在墙内流程长,则蓄热时间长,热效率高,散热均匀。烟囱是火墙的排烟通道,应有足够的高度。火墙的炉灶可以做饭,热烟气则通过火墙体供暖。火墙还可兼作隔墙,但不允许作承重结构。

汉武帝时建立了一座温室殿,位于前殿之北,冬天时供皇帝居住,在殿内设有各种防寒保暖的特殊设备,《西京杂记》记载:“温室殿以花椒和泥涂壁, 壁面披挂锦绣,以香桂为主, 设火齐云母屏风,有鸿羽帐,地上铺着西域毛毯。”未央宫温室殿是公卿朝臣议政的重要殿所。而皇后的宫殿则主要通过花椒和泥涂抹来取暖,被称为“椒房殿”。当然,到后来,“椒房”几乎成了皇后的代称,成为后宫女权的象征。

资料图:椒房。

椒房殿为西汉未央宫皇后所居殿名,椒房殿亦称椒室。因以椒和泥涂墙壁,取温暖、芳香、多子之义,故名。后亦用为后妃的代称。椒房殿有两处所在,一在长乐宫,另一处在未央宫。古书中有记载:“椒房殿,在未央宫,以椒和泥涂,取其温而芬芳也。”

唐宋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了鼎盛阶段,经济和科技都达到了一定高度,因此在取暖设备上也有了较大改进。《开元天宝遗事》记载“西凉国进炭百条,各长尺余。其炭青色,坚硬如铁,名之曰瑞炭。烧于炉中,无焰而有光。每条可烧十日,其热气逼人而不可近也。” 看来,那时连皇宫中的炭都很傲娇。唐代时,人们还发明了手炉,椭圆形的铜质炉内放火或者尚有余温的灶灰,炉子外加罩。

宋朝时,官员和皇帝使用的炭更加考究了。《宋史·食货志》中记载,“京西、陕西、河东运炭至京师,薪以斤计一千七百一十三万,炭以秤计一百万”。不仅如此,进贡的炭还要制作成野兽的形状。南宋时更加是纸醉金迷,宋高宗甚至要求进贡的炭必须是“胡桃文鹑鸽色”,炭火是用来烧的又不是把玩的,可竟然还有纹理和成色的要求,简直可笑之极。

古时的人们还会穿着纸衣。说起纸衣大家可能会疑惑,纸做的衣服怎么取暖,其实这对于当时一些贫苦人群来说也是无奈之举。唐宋时期,农田大多用于种粮食,麻的种植就相对减少了。此时造纸术却开始发展起来,穷苦的人就不得已从中取材了。此时专门有加强御寒效果而特意加厚的纸衣,称作“纸裘”,原料一般采用较厚而坚的楮皮纸缝制而成,质地坚韧,揉皱之后不但耐穿,还可以抵挡风寒,透气性也相对较好,加上造价便宜,简直是贫民士子出门必备首选之物。

纸,发明于汉代,到东晋时取代了简帛,成为书画的载体。到南北朝开始制纸衣,唐宋时期,制纸衣、穿纸衣更为流行。由于战乱,加之官府横行暴敛,人民缺衣少食,只好以纸为衣,渐渐的,贫民用纸衣蔽体,僧隐用纸衣修身,士兵有衣纸套穿甲胄的,士大夫出行也有穿纸衣的。唐代用麻纸,纤维强度高,抗老化,防蛀虫。宋代用树皮纸,拉力强,耐折磨,所以麻纸衣,皮纸衣耐穿。

宋朝还有一种特殊的保暖用具,叫做“汤婆子”,有,又称“锡夫人”、“汤媪”、“脚婆”,类似于热水袋。一般是由锡或者铜制成椭球状或南瓜状的瓶子,上方开口带有帽子,从这个口子里灌进去热水,临睡前放在被子里。这汤婆子不容易损坏,大多数百姓家都会有,婚嫁时还会作为送礼的物件,甚至有些汤婆子还会传给几代人。直到清朝甚至现代,汤婆子依然是百姓家的“取暖神器”。

资料图:汤婆子。

汤婆子一物,在古文中有很多记载。苏轼在写给朋友杨君素的信里提到:“送暖脚铜缶一枚,每夜热汤注满,塞其口,仍以布单衾裹之,可以达旦不冷。”黄庭坚曾作诗戏咏曰:“小姬暖足卧,或能起心兵;千金买脚婆,夜夜睡天明。”赞叹汤婆子带来的温暖,会令人心感物而动,就像一个善解人意的小姬一样富有吸引力。南宋范成大也有一首《戏赠脚婆》诗:“日满东窗照被堆,宿窗犹自暖如煨;尺三汗脚君休笑,曾踏靴霜待漏来。”自叙他过去冬天睡觉,犹如两脚踏霜,冷得整夜难眠。而有了汤婆子相伴,脚暖得都出汗了,早晨日上三竿也还赖在床上,不想掀开暖暖的被窝起来。

对于长期处在寒冷环境下的蒙古族人来说,显然比南方中原人士更需要保暖。古代蒙古族的主要居所就是蒙古包,在木头制成后,用毛毡搭建,毛毡基本是羊毛、骆驼和牛的皮绳以及马鬃尾制成,这样搭建出来的蒙古包即保暖又方便搬运,十分适合草原游牧民族的迁徙特点。蒙古包通风保温的效果非常好,抗风能力也很强,可以根据人口数量的多少变大或者变小,还可以根据室外温度的变化改变厚度。蒙古族人也会通过火来取暖,只不过他们的生火材料不是炭,而是牛粪、马粪。人们会在夏季时将牛马的粪便收集起来,晒干后储存,冬季时燃烧以取暖。粪便不易熄灭,污染也小,燃烧的效果与炭无异。

资料图:蒙古包。

蒙古包包内宽敞舒适,是用特制的木架做“哈那”(蒙古包的围栏支撑),用两至三层羊毛毡围裹而成,之后用马鬃或驼毛拧成的绳子捆绑而成,其顶部用“乌耐”作支架并盖有“布乐斯”,以呈天幕状。其圆形尖顶开有天窗“陶脑”,上面盖着四方块的羊毛毡 “乌日何”,可通风、采光,既便于搭建,又便于拆卸移动,适于轮牧走场居住。

明代时,手炉的样式开始变得繁多起来,也愈发小巧,可放在袖中。明朝时人们越来越懂得享受与养生,在手炉中除了放置取暖的炭灰,还会放些香薰和药材,手炉逐渐成为贵族把玩的艺术品,材料和做工也逐渐考究起来。

清朝的皇宫中有暖阁,就是根据火炕原理改造成的地下火道,《宫女谈往录》中,慈禧太后身边的宫女就回忆道:“宫殿建筑都是悬空的,像现在的楼房有地下室一样。冬天用铁制的辘轳车,烧好了的炭,推进地下室取暖,人在屋子里像在暖炕上一样。”

为了保障取暖,宫里还专门设置了负责供暖事宜的机构,称作“惜薪司”,这个职位的官员虽然职权少,但是非常有地位,因为他可以在御前侍候,有着“近侍牌子” 之称。这个部门在康熙后改称为营造司,隶属内务府。

此外,室内也会设有熏笼。熏笼的起源已经很难考证,不过在东汉的《说文》中有关于熏笼的注释,唐代的自居易在《宫词》一诗中写道:“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熏笼分为盆和笼两个部分,制作十分精美,大的熏笼达数百斤,有一米多高,有的甚至是青铜鎏金的,还有珐琅的。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坤宁宫等处都设有熏笼,熏笼有大有小,样子十分华丽。

资料图:清中期,铜鎏金掐丝珐琅花卉兽耳三足熏炉。

纵观历史,在取暖这样的事情上,也是分三六九等。有钱的人可以挑炭的成色,使用精心制作华丽的器具,而穷人就只能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贫寒的士子们也只能借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等诗句,发发牢骚罢了。

(0)

相关推荐

  • 天气越来越冷,古人如何御寒,我们在文学作品中找答案

    天气一天冷似一天,群里有南方的朋友开始买发热鼠标垫,否则冷得双手没办法握住鼠标. 现在的科技真发达,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这些御寒设施让我们不再害怕寒冷,生活也越来越舒服,四五十年前,小孩子们还靠一 ...

  • 凛凛寒冬,古人取暖有妙招

    每天读国学 01-13 14:02 进入冬季,防寒保暖成为现代人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暖气.热水袋.羽绒服--各种取暖工具纷纷登场,那么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古人过冬,是否真的是一场与寒冷的博弈呢 ...

  • 熬过寒冬 古人靠这些 取暖神器

        寒潮阵阵来,让人瑟瑟发抖的冬天最是难熬.现代人有空调.有暖气.有暖宝宝.有羽绒服--古人是靠什么才能熬过寒冬?其实,古代也有不少取暖神器,有些还在南京展出过.各种神器的发明,让古人安度寒冬. ...

  • 甘肃馆藏精品丨铜燎炉

    铜燎炉,元代,一级文物.通高34厘米,燎炉由盖.釜.罩.炉四部分组成.圆盖,上有柱形捉手:釜为圆形子母口,向下渐粗,至三厘米处平出一宽沿,下腹深直,圜底:罩颈部为斜直筒形,上有镂空方眼三组,罩面透雕连 ...

  • 《世界最便宜的12张抗癌处方》出炉,肿瘤学家汤钊猷院士推

    远离癌症是全世界人们的心愿,其实远离癌症并不难.收好著名肿瘤学家汤钊猷教授,结合40年抗癌经验,送您<世界上最便宜的12张抗癌处方>,照着做,让癌症没有入侵我们身体的空隙! 汤钊猷,男,广 ...

  • 辅食“黑名单”出炉,骨头汤、海鲜赫然在列,伤孩子胃肠影响发育

    孩子吃辅食阶段,吃对很重要,会影响到孩子的生长发育.三类食物被列入宝宝辅食黑名单,看看你还在给孩子吃吗?

  • 古人下馆子时,吃完直接扔碎银子说不用找了,不怕钱不够吗

    我们看古代影视作品的时候,经常看到一个现象.就是一些人在吃晚饭之后,直接扔了一些碎银子在桌子上说不用找了,然后就潇洒地走了.每次看到这种现象的时候可以说非常羡慕这些人,有钱真好.吃饭都不在乎价格多少, ...

  • 猪肝粉丝汤这样做才最美味,不加鸡精花椒,汤汁鲜香又营养

    猪肝粉丝汤这样做才最美味,不加鸡精花椒,汤汁鲜香又营养

  • 听说古人用花椒表达爱意?能成吗

    这是下厨房日更栏目:每日菜谱,每天推荐给你一道千万厨友跟做过的好菜谱,从快手早餐.深夜食堂.网红零食到家常美食,今天也要好好吃饭呀! 封面图片来源:巴巴Barbara "视尔如荍,贻我握椒& ...

  • 熏炉 | 古人闻香美学

    烛避窗中影,香回炉上烟. --南朝梁·刘孝威<怨> 唐绿釉龙柄博山炉 西安市长安区北塬出土 古人束香草燃之而取其香,有提神醒脑,驱除邪气的功用,因此很早就创造了香薰这种器具,上至皇室宫廷. ...

  • 在线教育“行业自律公约”出炉

    4月30日,国内首个<K12在线教育服务与评价>团体标准(简称:团标)正式发布.团标由天津市消费者协会作为发布单位,联合河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中国消费者报社.北京市律师协会.北京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