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知识丨如何理解无友不如己者
长知识丨如何理解"无友不如己者"
2021-08-19 09:03 来源: 大道知行

《论语·学而》中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子罕》中又说道:“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无”通“毋”。“无友不如己者”从字面上直接理解是:别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但仔细看却有很大问题:第一,每个人都如此,你不去结交不如你的人,比你强的人也因为同样的理由不理你。那岂不是人人都没有朋友了?第二,评价一个人有很多标准,把“不如”直接理解为“不如”的话,具体是指哪方面不如呢?
《说文解字》说:“如,从随也。从女从口。”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里又具体解释:“从随,即随从也。随从必以口。从女者,女子从人者也,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可见“如”这个字,本义是指去往,引申有“类似”之意。所以我们说“无友不如己者”是指“不和自己志趣不一样的人交友”,俗话说,道不同不相为谋,正是此意。
那么具体是哪方面志趣不一样?《颜渊》篇中,曾子说,“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即君子因文章学问来会合朋友,以朋友来互相辅助、共进仁道。既然是“以友辅仁”,那么,如果友“不如己”、与自己志趣不一,两人交往相处就无益甚至是相损害了。“无友不如己者”是孔子对交友的看法,在孔子看来,交友是要交同道、同志趣之友,尤其是以仁为道的朋友,而远离缺乏仁德的人。
本文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