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摄影前浪史
I Know How Furiously Your Heart Is Beating
© Alec Soth
如果把摄影史的发展当成一条河流,我们不可避免地成为其中的一朵浪花。那么这朵浪花经由了哪里,为什么会流到这里,还将会去哪儿?摄影究竟是什么,它到底是不是艺术?人类曾经做了哪些探索,我们能否突破它的边界去做一些有益的尝试?
埃德加·德加《芭蕾舞女》
当时,摄影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充分运用,如:新闻摄影、旅游摄影、科学摄影、明信片等等,照片可以被保存、被阅读、被展览、被运用在各种媒界上。而胶片摄影的纸质化传播为摄影打开了另一扇大门,柯达相机的标准化量产,便宜的冲印价格,使得照相机能够被西方各阶层的人使用。但是,在当时的艺术界,人们普遍排斥“机械审美”,原因是摄影与商业结合得过于紧密,它似乎无孔不入地渗透在人们的生活之中。
上世纪30年代,沃克·埃文斯拍摄的美国乡村和城市的影像、8岁法国男孩拉蒂格拍摄的各种风格的法国浮世绘,充分印证了摄影能够将生活中某些重要时刻记录下来,从而实现浪漫主义流派的一种功能,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摄影已经成为美术史的一种延伸。
世界摄影史上的几个关键词
① 从画意摄影到新客观主义
1920年代到50年代初,从反对“画意摄影”开始,摄影走向了对“本体”的探索,逐渐确立了自己的艺术地位,并发展成为当代艺术的焦点之一。摄影的两大特性——“记录性”和“时间性”日益突出,并且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
奥古斯特·桑德《三个农民去舞会》
② f/64小组与决定性的瞬间
安塞尔·亚当斯
罗伯特·卡帕《士兵之死》
1947年,罗伯特·卡帕,亨利·卡蒂尔-布列松,乔治·罗杰和大卫·西蒙、威廉·万迪4人联合创立了著名的玛格南图片社,奠定了“以不干涉被摄对象的抓拍来进行客观见证”的摄影伦理和影像风格。1952年,布列松一生中最重要的摄影集《决定性的瞬间》出版,精选了他在1932年至1950年拍摄的126幅代表作品,他的拍摄风格揉合了绘画几何学和超现实主义,通过巧妙的构图来建构视觉秩序。在布列松看来,空间上表达“意义”的“形态”要素会在某一个时刻形成合适的画面结构,这个时间点就是“决定性的瞬间”。
与此同时,美国“新地形学派”的部分摄影师,继承并发展了“新客观主义”摄影的理念和方式,如罗伯特·弗兰克、威廉·克莱因等人摈弃了之前对英雄主义“风景”、浪漫主义“高大上”的描绘,而着力展现隐藏在都市风景中的沉重、狂躁、疏离、焦虑等情绪,形成了对现代风景的个性化观看。
罗伯特·弗兰克《美国人》
弗兰克《美国人》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在他的精神鼓舞之下,史蒂芬·肖尔、戴安·阿勃丝、南·戈尔丁等一批后来者,一再打破摄影的禁忌,推动摄影推陈出新,形成了“新风景”、“新纪实”、“新彩色”、“私摄影”等影像浪潮。从这个角度看,《美国人》可以说是摄影“古典时期”与现当代时期之间的分水岭。
威廉·克莱因《纽约》
摄影的新时代
① 从“社会的风景”到“批判的风景”
这些摄影的新探索沿着三个方向展开,一是关于“风景”——形成了从“社会的风景”到“新地形学”(批判的风景)的转换;二是关于“纪实”——出现了不以“社会变革”为目的的,而以“个人化”观察和表达为基础的“新纪实”;三是关于“私摄影”——确立了摄影是通过与自身有关的私人影像,来达成公众视觉文献和艺术创作的新途径。这些探索确立了此后摄影发展的主要方向。
1967年的“新纪实“摄影展中,戴安·阿勃丝的作品作为独立的展区进行展示。她从40年代初开始拍照,与其他摄影师相比,她的作品显得更为“异类”和“反叛”,她的题材涉及侏儒、异装癖、同性恋等“边缘”人群和敏感题材。阿勃丝试图从“平常人的不寻常一面“和“边缘人的正常一面”出发,思考什么是正常和不正常,思考命运和生命的本质。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吕楠的《被遗忘的人》,那是1989年至1990年,吕楠在中国十个省市的38家医院接触了14000名精神病人所拍摄的作品,这部作品中真实有力地呈现了被遗忘的一群人的生存状况,与半个世纪前的阿勃丝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可见”新纪实“摄影影响面之广。
② “新彩色”摄影与“新纪实”摄影
1975年摄影联展“新地形学——人为改变的风景的照片”中,展出了刘易斯·巴尔茨、尼克拉斯·尼克松、斯蒂芬·肖尔等8位美国摄影师和德国贝歇尔夫妇的作品,这个展览催生了“新地形学”和“批判的风景”的概念,“社会的风景”一词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贝歇夫妇之后,安德里亚斯·古尔斯基是最为国人所熟悉的杜塞尔多夫学派成员了。古尔斯基最直接的特点是大幅的画面,他的许多照片都是由多张图片经过数字拼贴得来的,拼贴后的图片可以放到巨幅尺寸,场景恢弘,细节清晰,装饰性极好。
安德里亚斯·古尔斯基《99美分》
威廉·埃格斯顿,美国新彩色摄影之父,他最广为人知的代表作《红色天花板》以诡异、幽默的快照方式来定义色彩的心理空间。他早期的《卡迪拉克系列》以及后来的《大众的森林》作品集均运用色彩将美国南方大众色彩谱系作了最淋漓尽致的刻画,这些影像透过画面传达出丰富的信息,也传达出美国社会走向消费社会的一种巨大的变化,色彩在某种程度上确认了现实环境的这种巨大变化。
威廉·埃格斯顿《红色天花板》
同时期的1973年-1979六年间,美国摄影师史蒂芬·肖尔用8*10的大画幅相机拍摄了一系列游历美国途中的城市风景,拍摄了公路上的广告牌、商业中心的停车场以及城市里的街道。1982年,这些照片集结成册,取名《不平凡之地》,名为不寻常,其实都是生活中最普通的景致。肖尔对画面结构的精确分割、鲜明的色彩关系,突出了作品的真实性和临场感,新彩色摄影与新地形学摄影在画面中相互交织,使肖尔作品的时代意义非常鲜明。
辛迪·舍曼是在当代艺术中一位十分重要的艺术家,《无题电影剧照》拍摄于1977年至1980年间,辛迪·舍曼受影视文化和消费主义影响至深,她精通化妆术,常穿上各种不同的服装,戴上假发,扮演各种角色,家庭主妇、受害妇女、职业女性等。她照片里的女子角色不同,却常常令人联想起好莱坞电影里的女主人公,即使她们处于封闭的空间,孤独沉思或工作,仍然意识到自己正在被人偷窥,不自觉地摆出优雅、性感、诱惑的姿态。她作品的表演性,让她在作品中隐藏了自我,巧妙地展现了大众传媒和男性视角对于女性形象潜移默化的塑造,使这些作品有了更开放的内涵和不断被阐释的可能。舍曼的《无题电影剧照》是后现代主义摄影的试金石,也是女权主义摄影的杰作。
提起消费主义,另外一位不得不说的摄影家就是马丁·帕尔。他是英国的纪实摄影大师,马格南的主席。自1970年代开始,对英国进行了持续的拍摄,他经常对资本世界里庸俗、可怜的生活冷嘲热讽,比如全球化生活、英美快餐式生活。在他的作品中到处都是窘迫、尴尬的英国人。马丁·帕尔最著名的作品《最后的度假胜地》,刻画了一群英国穷人在海滩上旅游玩耍的状态,满地的垃圾,乱七八糟的英国国旗,加上闪光灯和鲜艳的色彩,犹如一盘塑料花,廉价又粗俗,而马丁·帕尔早已对这种拍摄方式驾轻就熟。
私摄影的发展
南·戈尔丁《性依赖叙事曲》
在南·戈尔丁之后,私摄影这个概念在全世界尤其是日本广为传播。20世纪60年代,世界照相机的生产中心逐渐向日本转移,以佳能、美能达、宾得等厂家为首的日本摄影器材厂商掀起了以家用“傻瓜”照相机、35 mm单反照相机为核心的自动化浪潮,自动曝光、自动过片、自动对焦、自动闪光,“全自动”大大降低了摄影的技术门槛。此外,宝丽来摄影的流行、彩色冲印的普及,使人们在生活中越来越多地拍照,形成了家庭和个人依赖照片进行“记忆”的习惯,进而产生了私人化的”视觉日记“的概念。日本的摄影师深濑昌久、荒木经惟不约而同地将镜头对准了自己的妻子。1971年,荒木出版了以自己的新婚旅行为主题的摄影集《感伤之旅》,正式拉开日本私摄影创作的序幕。在这本影集之里,他平淡而真实地记录了和妻子阳子的蜜月生活,却让人感受到某种莫名的感伤。
时代的语境
结合人类文明史与摄影史的发展作对照,能够发现其实两者的结合是非常紧密的。比如科技的发展催生了照相机,而两次世界大战发展了徕卡相机和战时新闻摄影,美国的经济大萧条催生了新纪实摄影,工业文明崛起和公路文化的诞生,成就了“新地型摄影”的繁荣等等,而影视文化、消费主义又刺激了辛迪·舍曼的《无题电影剧照》的创作等。
我们来看两个与时俱进的艺术家:乔·迈耶洛维茨和杰夫·沃尔——
1962年,24岁的乔·迈耶洛维茨走上街头开始拍摄,他很早就开始认真的审视和思考彩色摄影的表现和意义,从1972年起,他的照片全面由黑白摄影转为彩色。1976年开始,他尝试使用更大画幅的相机进行拍摄,同时也将画面转向了空旷无人的街道和城市景观,和之前充满情感的纪实摄影不同,乔·迈耶洛维茨开始用中性、无表情的摄影让图像去阐释画面背后的深意。美国911事件后,乔·迈耶洛维茨则成为此事件后唯一一位拥有无限接近事发地权利的摄影师,拍摄了从恐怖袭击之后的九个月中的救援工作。很少有一位摄影师,在其自身艺术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成为艺术史上那个阶段的代表,而乔·迈耶洛维茨做到了,从新纪实主义到新彩色主义、再到新地形学到新客观主义,他五十多年的摄影生涯里一直保持着对世界的探索,以及对自我的反思。
杰夫·沃尔是大尺幅舞台摄影的先锋艺术家,几十年来,他的作品用巨大的灯箱片展示,他最初的灵感来源于公共领域的广告牌而非艺术领域的展览。这也要归功于彩色在纪实摄影和纯艺术摄影领域的流行。沃尔摄影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照片如何被展示,以及产生怎样的视觉体验,因为他的照片看起来是当场的纯纪实,但实际上是事后的再创造,他会找演员和或者替身还原场景。其实,他的作品是对纪实摄影深层的反思,并且增添了新的意义和效果。
杰夫·沃尔仿日本浮世绘作品创作《疾风》
当前正进入人类纪时代,人类纪的核心是对生态、社会和人与自然之关系诸多问题的深刻认识和再思考。巴西摄影师萨尔加多就非常敏锐地关注到这些问题,从1980年代开始,奔走于地球上仍存在着的体力劳动的各个角落进行摄影采访。充实的学术准备、宽宏的拍摄计划,深入的拍摄实践,长时间的积累,使得他的作品犹如史诗般精美宏大。
这就是这个时代的语境。
本文参考书籍及文章:
《摄影的精神》(修订版) [英]格里·巴杰
《摄影:从文献到当代艺术》 [法]安德列·胡耶
《世界摄影史》 [美]内奥米 ·罗森布拉姆
《世界摄影美学简史》 赵刚
《一种德国式的高冷凝视︱杜塞尔多夫学派》 陈海舒
优游 | 文
秋深与你共黄昏
晓看口水暮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