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长在树上的植物,曾被唐玄宗赐名“骨碎补”,主治跌打损伤!
导读:农村长在树上的植物,曾被唐玄宗赐名“骨碎补”,主治跌打损伤!
在农村里的一些古树,或者是岩石上,经常能看到一种蕨类植物。如果你把它拔出来的话,其地下的块茎和“生姜”非常的相似。而这种野生的植物,在农村里大家都称它为“骨碎补”。
骨碎补又名崖姜、岩连姜、爬岩姜,因为其地下的块茎确实很像生姜,因此的得名。在有的地方也叫它肉碎补、牛飞龙、飞来风、飞蛾草等。
关于骨碎补这种长在树上的“生姜“,在民间还有一个传说。村里的老人们都说骨碎补这个名字是唐玄宗李隆基所赐。因为李隆基在荡秋千的时候,一不小心把脊梁扭伤了,痛得厉害。
但是太医们尝试了很多的方法依然不管用。而后来一个民医向皇上进献了“崖姜”这种草药,通过煎服和外敷同时进行,很快就治好了唐玄宗的病。于是皇上龙颜大悦,给这种草药赐名为“骨碎补”。
骨碎补在国内也是广泛分布,其主要是生长在一些大树的茎干,或者是岩石上面。
骨碎补(Davallia mariesii)最早出自于《本草纲目拾遗》:骨碎补,本名猴姜,以其主伤折、补骨碎,故命此名。
骨碎补实际上是水龙骨科植物槲蕨的根茎,中文别名为毛姜、崖姜、岩连姜等。骨碎补全年都可以采挖得到,主要分布在中国南部、朝鲜南部以及日本。其种类繁多,有云桂骨碎补、华南骨碎补、大叶骨碎补等品种。
骨碎补是一种一年四季都可以采挖得到的药材,它不像人参要六年左右才能成熟,也不像一些名贵的药材要分季节才可以采挖到,因此骨碎补的价格并不算昂贵。骨碎补是水龙骨科槲蕨的根茎,这就意味着我们通常入药的就是其根茎。
从其名字也能猜到,其主要的功效之一就是续伤止痛,在民间老百姓也常常用骨碎补来治疗肾虚腰痛、跌扑闪挫、筋骨折伤、接骨续筋等症状。
以前农民朋友如果有骨折,或者是跌打损伤了,就一般是直接把骨碎补采摘回来,然后捣烂了直接敷在患处,效果也是很不错的。
其实,骨碎补的药用价值很高,还可以用于治疗耳鸣耳聋,牙齿松动;外治斑秃、白癜风等症状。
除了药用以外,骨碎补的食疗价值也不错,用骨碎补熬粳米粥,或者是和杜仲、瘦肉煲汤的营养价值都很高的。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食用骨碎补粳米粥有温阳益气的功效,对于老年人常见的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不过需要注意,骨碎补忌与羊肉、羊血、芸苔菜同食,同时阴虚及无瘀血者也尽量不要食用。你们认识这种长在树上的“生姜”吗?
附骨碎补粳米粥制作方法
先将骨碎补、附子、干姜三味药水煎约30分钟,去渣留汁备用;然后再将粳米淘洗干净,再把之粳米倒入之前的药汁中;最后再加适量清水煮至成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