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阿根 | 芦苇恋

【往期回读】

有客南方来   我的初中石碌

带父母进城   赵一锅   我是老前辈

芦苇恋

大桥镇  卞阿根

作者卞阿根先生:1955年生,江都文史学者,大桥镇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曾做过教师,后调到镇建安公司工作。

芦苇,故乡人称之叫芦柴,它充满了农村人的生活情调,情结着我们儿时的故事。

蓝天白云,秋高气爽,洁白的芦柴花在风儿的吹拂下,上下起伏,翻滚起层层雪白的波浪。我站在芦苇滩前,看着这情这景,心潮荡漾,思绪一下子被拽回到童年的时代。

我出生在长江北岸的大桥镇,故乡的河流成网,水道弯弯,是有名的水韵之都,乡愁里的水边芦苇,风情无比,是看不够的美景画图。春天,碧翠的芦苇,映绿了江河湖水,水鸟不时地翱翔蓝天,栖歇其间,在芦苇丛中筑巢孵育后代;夏天,水岸两边形成了一道道绿色的屏障,为河流穿上了新装,水面上的鹅鸭尽情地戏水畅游,高歌吟唱,乡情浓浓,意味厚重悠长;秋天的芦苇,一片金黄,芦柴花儿诗情流长。

芦苇,故乡人称之叫芦柴,它充满了农村人的生活情调,情结着我们儿时的故事。每年端午节前,肥厚的芦叶碧翠欲滴,贪嘴的我们,想快吃到粽子,就跟随着大人们,脚一赤,裤腿一卷,挎上竹篮,到水边芦柴滩里打芦叶,要不了两个时辰,篮子里的芦叶就装满了,足够裹上几斤米的粽子。有的村民,为了赚几个钱,挑上一副竹篮或粪箕去打芦叶,半天下来就能打上满满的一担,第二天早晨到集镇上去卖,无需多长时间,一担芦叶就卖光了,赚了钱喜在心里,也满足了集镇上居民们过端午节的需求。端午节这天村庄农舍,大街小巷,无处不飘逸着芦叶粽子的清香。

每年到了深秋的季节,气温开始转凉,冬天即将到来,寒气逐渐逼人。不知道为什么,那时候的冬天特别冷,一米多长的冻冻桩儿挂满屋檐口,形似一道瀑布,再加上缺少衣物,村民们的日子过得清贫而艰苦。常言道:“凉从脚上起。”芦柴收割后,不少村民为防孩子们越冬受凉生病,为给他们保暖,就从芦柴稍上,剪下一尺多长的毛茸茸的芦柴花秸秆,编织“毛窝儿鞋”给孩子们越冬抗寒穿。

在我读小学的时候,每年放了寒假,要到家住江边上的舅舅家住上个把星期,和长我一岁的老表玩。舅母除给我的老表编织一双毛窝儿鞋外,也少不了给我编一双。脱下脚上的单布鞋,穿上毛茸茸的毛窝儿鞋,顿感脚上暖气洋洋。每天早晨我们穿着毛窝儿鞋,在门前的场地上玩耍,到了9点钟,我们就要回屋,因为这时的太阳已经升到树头高,地面在阳光的照射下开始化冻了,脚上的毛窝儿鞋弄脏受潮了,就不好再穿。

那时候,我们村上有不少会打窝集芦席的村民,芦柴收割后,每户人家都要买回两三千斤,趁农闲季节,全家大人小孩一起动手,将一根根芦柴叶去净,根据所编织芦席的大小,将其铡断,再一根根用专门破芦柴的刀具抽破,用石碌碾压成芦片,编织的芦席。编织的芦席有正方形和长方形两种。编织窝集的芦柴,在碾压时无需铡断,直径将芦柴碾压成片。编织窝集的长短,同样也是根据需要而定,一条窝集编织好了,人们习惯地叫其“一饼”窝集。

我的母亲和庄上几个不会编织芦席窝集的妇女,她们也闲不下来,一早就肩扛扁担绳子和草扒,拿着镰刀,到离家4里多路江边上的芦柴滩里,去划芦柴叶,割边缘遗留下来的细小芦柴和周围的杂藤枝条回来,解决家中的烧锅草。到下午晚茶时间,将芦柴叶包裹在割取的细小芦柴和杂藤枝条里,捆成两米来长,比水桶粗的草捆担回家。这样的草捆子,我们家乡人称其叫“扒篓儿”。

(0)

相关推荐

  • 又到粽叶飘香时

    □钱开元 五月初夏,天气暖暖的,大自然生机勃勃,小河边一簇簇一片片的芦苇拔节生长,清风拂过,苇波荡漾,又逢芦叶飘香的季节.有几个阿姨戴着草帽,穿着雨靴,在小河边踮着脚采摘芦叶,这一茬芦叶最大最青最香, ...

  • 故乡的芦苇荡

        故乡的芦苇荡 ■骈国华 故乡淮河滩地里的芦苇荡有几千亩之大,几十里之长.你沿着滩地朝前走,从日出走到日落,都有芦苇婀娜的身影在你眼前摇曳,都有风吹苇叶的沙沙之声在你耳边回响,让你不会感到孤独和 ...

  • 芦柴

    因为<沙家浜>,人们熟悉了芦苇荡.在我们老家,芦苇不叫芦苇,只叫芦柴,或者就叫大柴.芦柴有大小柴之分.长得比大拇指还要粗.高达两三丈甚至四五丈的是大柴:小柴则只有小手指粗细,丈把高.大小柴 ...

  • 北墨经典 I 一湖芦苇

    有片浩浩荡荡的芦苇,盛开在淮河入江河道中间那条"狭长"四十多公里的"鱼脊背"上.这垄神奇的土地,随水落浮出水面,随水涨沉入湖底,肥沃而丰美.这里,既是芦苇的天堂 ...

  • 山水画中芦苇的画法

    <芥子园画谱>中用葭菼(葭指芦苇,菼指荻)代指水生植物,并有葭菼法,其文如下:宋时名手如巨然李范诸家,皆有渔乐图,此起于烟波钓徒张志和.盖颜鲁公赠张志和诗,而志和自属画,此唐胜事.后人蒙之 ...

  • 卞阿根 | 美味圩饼

    美味圩饼 江都  陈锡瑾 陈锡瑾先生:1937年生,丁中1955届校友.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江苏省作协会员.有六百余篇(首)故事.童话.寓言.儿歌.散文.连环画脚本等发表在<小朋友>< ...

  • 卞阿根 | 苋菜锅上贴烧饼

    苋菜锅上贴烧饼 大桥  卞阿根 作者卞阿根先生:1955年生,江都文史学者,大桥镇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曾做过教师,后调到镇建安公司工作. 苋菜炒好了,烧饼也熟了,吃烧饼搭苋菜,沾苋菜汤或用汤泡烧饼吃 ...

  • 卞阿根 | 盖房说喜话

    盖房说喜话 大桥  卞阿根 作者卞阿根先生:1955年生,江都文史学者,大桥镇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曾做过教师,后调到镇建安公司工作. 砌房造屋对村民们来说,一生一世也不过一.两次,比儿子结婚,姑娘出 ...

  • 卞阿根 | 喜鹊的传说

    喜鹊的传说 大桥  卞阿根 作者卞阿根先生:1955年生,江都文史学者,大桥镇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曾做过教师,后调到镇建安公司工作. "畜生,本该将你打入死牢,念你日前有功,免你一死.现惩 ...

  • 卞阿根 | 夏日纳凉

    夏日纳凉 大桥  卞阿根 作者卞阿根先生:1955年生,江都文史学者,大桥镇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曾做过教师,后调到镇建安公司工作. 晚饭一吃,天一擦黑,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走上三里五里或七里八里路去 ...

  • 卞阿根 | 九子不如石子

    九子不如石子 大桥  卞阿根 作者卞阿根先生:1955年生,江都文史学者,大桥镇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曾做过教师,后调到镇建安公司工作. 儿媳们提着沉甸甸的两个皮箱接回老头,心中有都说不出的高兴.打这 ...

  • 卞阿根 | 夏日听蛙鸣

    夏日听蛙鸣 大桥  卞阿根 作者卞阿根先生:1955年生,江都文史学者,大桥镇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曾做过教师,后调到镇建安公司工作. 听蛙鸣时,情绪要悠闲自在,再泡上一杯浓郁的香茗咂着,在惬意中细细 ...

  • 卞阿根 | 夏日捕蝉

    夏日捕蝉 大桥  卞阿根 作者卞阿根先生:1955年生,江都文史学者,大桥镇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曾做过教师,后调到镇建安公司工作. 蝉的鸣叫声分明地告诉我们,它们停歇在树上的什么地方,只需站在树下抬 ...

  • 卞阿根 | 栀子花儿香

    栀子花儿香 大桥  卞阿根 作者卞阿根先生:1955年生,江都文史学者,大桥镇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曾做过教师,后调到镇建安公司工作. 它虽然平凡,但是它脱俗:它虽然美丽,但是它不妖娆:它虽然平淡,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