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娄庄这座桥,是付员外修建的,所以……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在娄庄镇娄北村有一个自然庄,庄名叫“付桥”。这个庄北边小河上面有一座桥不假,但是在这个自然庄里,从来都没有姓付的人家居住过,为什么起名叫“付桥”呢?究其原因需要追溯到200多年以前。
清朝乾隆时期(1736——1796年),国家疆域辽阔(1300多万平方公里),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实行了“滋生人口永不加赋”的政策,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促进了人口的快速增长,全国总人口达到三亿。我们这里的广大农村,也出现了农业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欢马叫,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
话说当年,在付桥庄有个尹员外,家有良田百余亩,家境殷实富裕。尹员外膝下有一公子,在娄子镇私塾里念书,年方十六岁,娶一位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为妻。旧社会联姻,特别讲究门当户对,尹员外的亲家是付员外,家住在北边小王集附近的付家庄。付员外的家业比尹员外的家业还要大一些。尹、付两家联姻以后,两地相距30多里远,少不了人员来往,车马劳顿。
旧社会接亲戚,也有约定成俗的规矩。在姑娘出嫁的一 个月里,娘家要接好几次亲戚,三天、六天、十二天、十八天共接四次“短趟” ,早晨 去接当天送回,说是送回去晚了,老婆婆会瞎眼。一个月的时候“接对月” ,就是上个月初六出嫁,这个月初六去接,这一次新娘子能够在娘家多过几天。新媳妇生小孩,十二天“小满月” (旧社会,婴儿生“四·六凤”、“脐带凤”死亡率高,到十二天基本平安无事了;又因为一年十二个月,人们取十二为吉利数字,称作“小满月”),娘家要送喜面;小孩满月了,娘家要来人和车接闺女以及外孙(女),说是给小孩“挪尿窝”。每一年春节后,娘家都要接亲戚。接姐姐妹妹、姑娘、姑奶奶。老太太活到九十九,只要娘家有人,都要派人来接亲戚。至于老太太回不回娘家要看具体情况,就是不回去,娘家有人来接了、看了,老太太就高兴了。
那时候到处都是土路,车辆都是木制的。若是小户人家接亲戚,多是牵着毛驴,或者赶着牛拉柁(读tuo)车就行了。这种柁车下面没有轱辘,底下只有两根大约一米多长、20厘米宽、10厘米厚的木板,木板前头有点向上撬,上面安上长方形木框。农民平时把犁子和耙放在柁车上面,套上黄牛、毛驴拉下湖犁地用的。接亲戚的时候,在柁车上放一个软床子,床上面放着苇席和棉被,让姑娘或者媳妇坐在上面。大户人家要显摆一些,大多是骑着高头大马,或者套上老犍黄牛拉大车去接亲戚。大车的车身大约有两米长、一米高、160厘米宽。其中中部车厢大约一米宽,两边车楼子各有30厘米宽。每一边车楼子里面有一前一后两个木制车轱辘。四轮大车四平八稳的,所以又叫“太平车”。
付员外有三个儿子,只有一个闺女,付员外视闺女为掌上明珠。闺女出嫁以后,付员外想闺女,经常来尹家走亲戚,送物品,接闺女回娘家。偏偏在闺女婆家庄的北边有一条小河,大车不能过河,付员外来看闺女还要下车走一段路,才能到闺女家。付员外感到很别扭,便想在这一条小河上面修一座石头桥梁。付员外家大业大,又乐于行善好施,有钱好办事,说干就干。付员外安排三个儿子分工负责,一个在工地上带人挖土方,一个带人和车上山拉石头,一个去请石匠錾石头、修桥。一个多月时间,就把这座石桥修好了。
古往今来,修桥铺路都是做善事的,都是值得称颂的,值得传扬的,也是值得纪念的。付员外修了这座桥,不仅方便了自己,而且为当地老百姓人来车往、生产生活带来了方便。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是知恩图报的,人们为了永远记住付员外修桥的功德,遂把这个庄改名为“付桥庄”。以至于原来的庄名,已经无人知晓了。
作者:马香俊;灵璧县科学技术协会退休干部;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宿州作家协会会员,宿州散文家协会会员,灵璧家园网资深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