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拾零】立锥于传统与变革之间(片思一束)
这里收集的是自己在开始认真思考语文问题时的一些断思片想,其中有很多不成熟的东西,基于公众号每天日更的压力,抛出来以博一哂。我看八股文八股文作为明清封建取士的一种文体。它的弊端已经非常明显,在这里我就不赘述了,但我们应该看到它也有实际的价值所在。首先,我们应该知道八股文它不是为制造作家、学者而服务的,它的目的是选择政府官员,难道我们现在能把公务员考试中的申论和文学创作等同起来么?其次,它的行文结构严谨,在结构的下面所隐含的是统一的思想和分析过程,这样就可能通过考试,选拔具有统一思维方式的“政府官员”。最后,它最终体现的是一种优中选优的筛选过程。凡是最终入围的学子往往都是具有很高分析能力的人才,而这种人才因为“起点高”所以能够在各方面显得驾轻就熟。我们过去面对古代文化时往往比较倾向单一的评判,其实任何形式的概念如果仅不把它还原到其应用的范围中去体察它的概念和外延以及作用,那是容易造成认识上的不完整的。对待古人的概念如此,对待“先进”的“洋概念”又何尝不应如此呢?多主体的混同前几天参加新课程培训,很多专家提到了“多主体”理论。也就是说从以往的“教师为主体”,“学生为主体”到现在的“教师、学生、教材的编写者均为主体”。至于这样的理论会产生怎样的效果,专家不管,要靠老师自己琢磨。在我看来,这种理论并没有多大的“进步”而且在没有前提条件下的“等量而观”更容易造成一线教师的困惑,进而增加教学的难度,最终还有可能产生负效应。怎样理解多主体呢?我是认为在课堂上教师是主体,在学习中学生是主体、在教材的编选上编写者才是主体,每个主体应该在各自的范围内发挥主体作用才能促进教学效果的生成。而那些不加辨别地提倡“多主体”做法的人可能忘记了“有主体就有客体”的前提,那么多主体却没有客体来平衡,不天下大乱才怪呢!关于借鉴的一些思考一、我们总是看到旧金山的中文课程标准,可这个标准经过完整实际的检验了么?效果怎么样呢?这一点我们应该先弄清楚,不能简单认为这个序列编排得好,实际教学效果就一定好。我尤其关心下面这一个课程目标的实际教学效果情况。旧金山的中国语文课程标准11:阅读不同形式和体裁的作品,以下面的作品为本学年重点:- 从春秋战国到清代的文言文作品- 1950到2000年的两岸三地的当代文学- 定义性议论文二、表面上我们看到的是中国语文课程和旧金山语文课程的比较。然而我认为二者之间是存在着很大差异的。这个差异就在旧金山语文课程的训练点和方式是从美国人对英语的习得经验中移植过来的,也就是说我们如果借鉴应该从美国人学习英语的经验中借鉴,而不是从衍生出来的内容上借鉴。而这种经验是不是真正能学到汉语的精髓,也是需要实际教学效果来检验的。三、如果从美国人学英语的经验入手,就不能不涉及到汉字和英文的区别问题。四、美国的历史短,语言变化不大、社会资料保存完整这些是它课程的优势,而中国历史长,语言变化很大,社会资料保存不完整。这些都直接影响语文课程展开的基础。只是表面上的借鉴,对这些内容不加分析,不进行整理,怎么能制定出适合中国的语文课程呢?五、说到英语和汉语的不同,语文届的前辈张志公先生可以说是最有发言权了。张先生曾经说过中国语言的发展的特殊性在于汉字问题、文言问题、汉语文有汉语文特点的问题、以往轻视文学教育的问题,这些问题应该仔细研究。我们光抱怨“当初叶老提出了什么,吕老提出了什么后人却没有实行造成了我们现在多大多大困难……”是没有用的。试问既然诸老指出了这些问题,我们也认同了这些问题,那我们研究了吗?我们改正了吗?我们还不是先学苏联再学欧美,有我们自己的东西吗?我们的不作为反倒成了我们“进行学习”的基础了!所以,我以前说过“我们要不要跟美国学?如果要学我们要学什么?”;现在我要加上一个,就是“在学之前,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语文课程改革的底线是什么?”而且在这个问题没有解决之前,所有的问题都应该放一放。(注:此为旧文,所以依然使用了“语文课程”这个说法,现在因为已经对这个说法存疑不用了。)学习怎么会是一件快乐的事?“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不知道这种提法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也不知道最先说这句话的人是什么身份。大家不妨从现在的生活中去找找例子看都是什么人在说这句话,在我看来一般只有两种人经常说这句话。一种是哄自己的小孩去上学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另一种是认为生活中只有快乐的而且只承认快乐存在的专家。但学习本身是快乐的吗,在快乐中学习的效果是怎样的,就可以不考虑了?在这个问题上可能会涉及到“寓教于乐”这个词语。也正是有很多人以这个词语作为“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的基础。那让我们对这句话做点考察工作。引用:“寓教于乐”这个词语是古罗马诗人、文艺理论家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的有关诗的作用的一个重要观点,即诗应带给人乐趣和益处,也应对读者有所劝谕、有所帮助。“教”,既指社会道德教育,又指文化开发,诗的“教”的功效应是崇尚美德、简朴、正义、秩序和法律,应促使人接受文明,为人神划界,为夫妇立定礼法。教是目的,教必须通过乐的手段才能实现,教化功能在诗和艺术作品中不应脱离使人获得愉悦的具体形象,欣赏者总是在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中得到陶冶、教化的。我们从上面的内容可以看到这样的几个问题。1、这个词产生的时候是针对“诗”的审美功能的言的,而不是针对教学活动而言的。2、这个词语论述的是审美方面的,在引申中体现的是社会教化功能之一,而不是体现所有的社会教化功能。3、“教”包含的范围要比“教学”大得多,而“乐”更不是只有单纯的快乐,在这里的“乐”更多的是一种通过娱乐活动而获得的理性的愉悦感。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寓教于乐”固然揭示了艺术的本质特征,但他绝不等同于很多人理解的“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或“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那么学习究竟有没有快乐呢?我要说肯定有,但绝对不会存在于学习过程中,而是在学有所成后带来的愉悦中。而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非常艰苦的事情!我们经常听到学生抱怨学习和他们的憧憬不一样,有很多老师、家长、学者很重视这种反应,认为是教育制度出了问题需要改变,其实根源是很多人对学习是一件苦差事这个根本概念认识不足的结果。正是这种不足造成学生的挫折感,而这并不是教育制度本身的问题。简单的说,我们都知道在人的味觉上先吃苦后吃甜食是很容易接受的,但先吃甜后吃苦是绝对难以接受的!味觉是这样,作为人的心理感受也是这样的!现在学生不肯吃苦,就是因为我们在错误地让学生先吃很多甜的东西!但在实际生活中甜只是百味之一,而快乐也只是人的百感之一。总吃甜是有危害的这已经是共识,而那些只谈快乐的教育难道就没有危害了吗?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拒绝为这种“快乐教育”所造成的错误埋单。关于古典诗词和流行歌曲的比较1、流行歌曲的语言趋势已经不能用古代的唐诗与宋词的语言标准来要求了。五四后文言教育已经基本中断,企望流行歌曲产生能与古典诗词的相当的水平已经不可能了。这既包括了作者的素养也包括了文字的应用两方面的缺失。所以,用古代的歌和现代的歌相比是不能在语言上过于苛求的。2、文人参与创作的古诗词中的确有很多精品,但也有不少垃圾。在比较中,如果我们拿古代的精品和流行歌曲中的垃圾进行比较,即便是出于“高标准、严要求”的目的,也是不客观的。3、《诗经》是由歌而来,《诗经》的作品并不全是文人参与的结果,民间的智慧不容小视,不能因为现在的流行歌曲中没有“现代文人”的参与而小视流行歌曲的表述内容。4、内容和形式上,流行歌曲固然受外来文化影响很多,但外来的东西也充重拾了中国歌曲的内容和形式,使得中国人在几千年诗歌的含蓄蕴藉之外,又增添了表情达意的新手段。5、我们现在说哪些歌能成为以后的诗还为时太早,毕竟我们的时代还在继续,如果我们能分辨出百年之前的哪些歌已经成为了现代的诗(具有文化内涵的经典),是可以从中找到些值得借鉴的东西的。6、歌曲无论怎么受从外来的影响,怎么被媒体传播,但真正的雅俗共赏的流行歌曲大多都是深受汉语文化传统影响的。也就是说无论是旧体诗、新诗还是流行歌曲在创作上都还是有迹可循的。这个“迹”在我看来就是:它们都要使用意象来传情,都要注意使用句子节奏的变化来调节情绪、都要使用押韵的修辞手法使诗句朗朗上口。古代文论无法指导白话文的创作为什么古代文论无法指导白话文的创作呢?我认为这是因为五四以来我们从文言改为白话后,已经脱离传统的表达形式,而转向了西方的文学样式。中国的古代文论所针对的是中国独有的文章体系,在这个文章体系中,与西方文学最接近的是诗歌,然而中国的诗歌由因为语言的特殊而产生了不同于西方的表现形式。正是由于上面在文体形式上的不同决定了中国古代文论从一开始就不适合来作为评判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参照,除了偶尔个别的共同点外,其他的内容根本上就是处在有劲使不上的状态。再回过头来说说中国的现当代文学。我们总抱怨在这里面没有多少堪称经典的巨作,少有的几部也是现代早期的作品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这是我们放弃了民族传统的缘故,五四时期我们没有完成好从民族文化向世界文化的转型,而是从民族的直接跳到了西方的,在现代时这个问题还不明显,而到了当代,在创作人群身上已经没有了传统文化的影响,有的只是在表面对西方的文学流派的模仿,很难形成既具传统又具新意的作品。这样一来我们用一百年的没有根基的肤浅的西方文学套路却想博得西方国家的喝彩,无疑是痴人说梦。我的教师理想以前教学生的时候,自己总希望学生能够记住自己。后来送走了几届毕业生之后,觉得自己的做法有些自大了。回学校的学生都记得我,但只是记得我这个人,而不是记住我的语文课。一名教师的作用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恐怕不好准确回答,但我敢肯定,其中不包括“被学生记住”这方面的内容。一名教师让学生记住自己的方式可能有很多种,但这并不是一名教师的职责。以前很在意毕业后的学生见到我却不跟我打招呼,现在已经能够接受了,因为那是不可以强求的。我的理想在成长中逐渐地形成,现在基本有了一个轮廓,其中主要的原则就是,不再做一名让学生能记住的教师,而做一名让学生有所收获的教师,至于学生能不能记住自己,随缘吧。谁的中秋节——看“好利来”广告有感(非近做)临近八月十五了,各商家开始推出各自的月饼品牌。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厂家当属“好利来”,因为这绝对是大厂商!但这一次看到的下面这张广告招贴画。
(多年前的文章,原图失效,此图为后配,所以和文章内容有出入)乍一看上去,主题鲜明,色彩鲜艳,似乎又透着“吉庆有余”的内涵。可仔细一看问题出来了,首先这“九洲”二字似乎是错别字,当时没有敢直接下断语,回来查了查词典,确实没有“九洲”一词。那州和洲是否是通用的呢?再查字典,得到下面的信息:1、洲 (形声。从水,州声。“洲”本作“州”,后人加水以别州县之字。本义:水中的陆地)①大陆及附近岛屿的总称。地球分为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②河流中由沙石、泥土淤积而成的陆地:沙洲。2、州(会意。甲骨文字形,两边的曲折线象河流,中间象水中的陆地。“州”是“洲”的本字。小篆字形象两个“川”字相重合。本义:水中的陆地)中国古地方行政区划名。相传禹治水后,分其领域为九州。历代多有兴废。民国废州。“昔,尧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故曰九州。”――《说文》。按,即禹贡之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也。舜分青为营州,分冀为幽州,并州,即虞书十二州也。从上面的字义解释看,“州”与“洲”之间是先有“州”而后有“洲”的,而“洲”是从“州”分离出来的,而之所以分出来也是因为有和“中国古地方行政区划名”相区分,所以保留下的代指中国的“九州”是正确的而不是分化出去的“水中的陆地”。退一步说用“九洲同庆”最起码是不准确的。再看,图中围绕着月亮的那几条鱼。赫然是“锦鲤”,那什么是“锦鲤”呢?查了查得到——锦鲤是日本特有的一种珍贵的观赏鱼类,体型大、寿命长、色彩鲜艳、姿态优雅,被日本人尊为“国鱼”,曾先后16次被日本领导人作为珍贵礼物赠送给来访的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它与中国特产金鱼相比,各有千秋。“锦鲤”作为观赏也就罢了,但它们堂而皇之登上了,八月十五的佳节食品的广告,未免不伦不类。“好利来”好名字,但真的希望我们的企业,有一点文化意识,不要把眼睛总是盯在“利”——“来”上。